7月22日大暑,記住:吃1面、2菜、3茶,遵循時節時令,健康度夏

2024-07-18     簡食記

大暑,作為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著一年中夏季的高峰。大暑通常出現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今年(2024年)的大暑落在了7月22日。大暑期間,太陽輻射強度達到一年中的最高點,氣溫高、濕度大,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最熱的時期。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分別描述了大暑期間的自然現象,螢火蟲開始出現,土地濕潤,常有雷陣雨,預示著作物生長所需的充沛水源。

大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文明,它是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節點。古人認為,大暑之後,天氣開始逐漸轉向涼爽,是秋收的前奏。大暑時節,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會隨之調整,以適應炎熱的氣候。民間有「大暑吃瓜」的習俗,西瓜、黃瓜等水分豐富的果蔬成為首選,既能解渴又能消暑。此外,綠豆湯、酸梅湯等清涼飲品也被廣泛食用,以達到清熱解暑的目的。

大暑期間,養生保健尤為重要。中醫認為,大暑時節人體易受暑濕侵擾,應注重祛濕清熱,避免中暑。推薦食用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如苦瓜、蓮子、薏米等。同時,適當的運動如太極、瑜伽等,也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7月22日大暑,記住:吃1面、2菜、3茶,遵循時節時令,健康度夏

「吃1面」

涼麵:在大暑時節,一碗清爽的涼麵成為了不少人的首選。涼麵不僅能夠迅速降低體溫,還易於消化吸收,避免了夏季因熱而引起的食欲不振。通常,涼麵會搭配各種蔬菜絲、芝麻醬或醬油等調料,既美味又健康。

「吃2菜」

1. 苦瓜:苦瓜被譽為「夏季第一菜」,具有清熱解毒、減肥美容等多重功效。大暑期間食用苦瓜,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濕氣和毒素,減輕暑熱的影響。

2. 冬瓜:冬瓜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能夠利尿消腫,清熱解暑。冬瓜荷葉薏米排骨湯是一道經典的大暑養生菜品,既能補充蛋白質,又有清涼解暑的效果。

「喝3茶」

1. 綠茶。綠茶是夏季飲用的理想選擇,因其未經發酵,保留了較多的天然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胺基酸等,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降溫、生津止渴的功效。綠茶品種繁多。

安吉白茶:色澤翠綠,形如蘭花,滋味鮮爽,香氣高長,具有較高的胺基酸含量,能有效緩解夏日疲勞。

西湖龍井:產自杭州西湖周邊,色澤翠綠,香氣清新,滋味甘醇,被譽為「綠茶皇后」,有很好的清熱解暑效果。

信陽毛尖:產自河南信陽,外形緊細圓直,色澤翠綠,湯色明亮,口感清爽,能夠幫助消暑解渴。

2. 普洱茶。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皆適合夏季飲用,但各有側重。

普洱生茶:未經人工渥堆發酵,保留了較多的原始茶性,口感較生猛,具有較強的解油膩、促消化能力,適合飯後飲用,幫助腸胃蠕動。

普洱熟茶:經過渥堆發酵,茶性溫和,具有較好的養胃效果,能夠幫助消化,適合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飲用,尤其是在食用油膩食物後。

3. 白茶。白茶性溫,不寒不火,適合各季節飲用,但在炎熱的夏季,其清熱解暑、安神定志的功效尤為突出。白茶製作工藝簡單,保留了較多的天然活性物質,如茶多酚、茶氨酸等,能夠有效對抗夏季的燥熱感。老白茶更是具有消炎、清熱解毒的作用,特別適合大暑時節飲用。

適時飲用:早晨起床後和下午工作間隙飲用綠茶,晚上可選擇溫和的普洱茶或白茶,避免影響睡眠。

適量飲用:每日飲茶量不宜過多,避免攝入過多咖啡鹼導致失眠或心跳加速。

個性化選擇:根據個人體質和喜好選擇合適的茶品,如腸胃敏感者可優先考慮普洱熟茶和白茶。

這些飲食習慣,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於季節變化的敏銳感知和對自然規律的尊重。通過選擇適宜的食材和飲品,我們不僅能夠享受到美味,還能有效地調節身體狀態,抵禦炎熱帶來的不適,從而達到健康度夏的目的。

在大暑時節,除了注意飲食之外,還應當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及時補充水分,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以減少中暑的風險。同時,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也是夏季養生不可忽視的一環。遵循時節時令,合理調配飲食與生活習慣,讓我們共同迎接一個健康、清涼的夏天。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討!人生是一場荒蕪孤獨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照顧好自己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5a171061b86e70b309077b8fe8dd1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