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成,是《隋唐演義》、《興唐傳》等舊武俠小說根據民間傳說虛構的人物,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都是第七條好漢。在清初褚人獲的講史小說《隋唐演義》中,羅成是燕山北平王羅藝的兒子,秦瓊的表弟,精通槍法,因皮膚白皙面容俊俏但卻不苟言笑,人送綽號「冷麵寒槍俏羅成」,而後跟隨秦瓊、程咬金等人在瓦崗寨參加起義軍,並大破楊林的一字長蛇陣。瓦崗軍解散後加入王世充,轉而投奔李世民,小說里被稱為是可以比於三國時的常勝將軍趙雲。
在後來的唐軍與劉黑闥軍的戰鬥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算計,被蘇定方設計騙至淤泥河亂箭射死。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為羅成故里,隋唐時期有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李世民即位不久,羅藝舉兵謀反失敗,估計其親屬亦被屠滅全族。一般認為,羅成的原型是僅二十幾歲便犧牲的初唐名將羅士信。性格特點「陰、險、毒、辣、狠」,使得一手「穩,准,狠」的絕槍,當時人稱冷麵寒槍美少年。
羅士信:唐初齊州歷城人(濟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大業年間,羅士信為齊郡(即齊州)通守張須陀屬下一員戰將,勇武過人,因一舉擊潰齊郡長白山王薄、左才相、孟讓等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而成名,頗受張須陀器重。後隨張須陀鎮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兵敗,張須陀被殺,羅士信隨同裴仁基等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
在率部征討王世充時,重傷被俘。王世充愛惜其才,以禮待之。士信恥與王世充為伍,不久,率所部千餘人降唐,被拜為陝州道行軍總管。士信作戰勇猛,帶兵有方,治軍嚴格,賞罰分明,行軍作戰身先士卒,深得部下擁戴,部下作戰時均能盡力用命。隨秦王攻伐王世充,屢戰屢勝,名震一時。因功授絳州總管,封郯國公。
羅成與羅士信的共同點:
他們都用槍,很勇猛,武藝高強;
史上羅士信在瓦崗軍里呆過,羅成也是;
瓦崗軍敗後,羅士信投靠的王世充,羅成也是;
因不恥王世充,羅士信投了唐,羅成也是;
武德五年(622年),羅士信率幾百人同劉黑闥數成軍對持八天後被殺,才二十多歲,演義中羅成也是在同一年,同一個地方,被同一個人所殺,死時也是二十多歲。
羅成:在隋唐十八傑中列第七,十六傑列第八,在《隋唐》說書和《說唐傳》中都是第七條好漢。在清初禇人獲的講史小說《隋唐演義》中,也虛構了羅成羅公子,是燕山羅藝的兒子,秦瓊的表弟,精通槍法,在《興唐傳》使用五鉤槍。他家的羅春,在《說唐》是老家人,在曲藝評書《興唐傳》、《隋唐》、《瓦崗英雄》羅春與羅松都是羅成的兄弟。實際上禇人獲《隋唐演義》也有少年英雄羅士信,很勇猛,是秦叔寶的山東老鄉和朋友。史無羅成之名,其大部分事跡是等小說和評書中虛構的,部分則取材自羅士信。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