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存在嗎?我國一地發現悟空之墓,墓中還有金箍棒

2022-02-26     李藝南

原標題:孫悟空存在嗎?我國一地發現悟空之墓,墓中還有金箍棒

引言

假金只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答章孝標》

《西遊記》,一部影響世人幾百年的浪漫主義神魔小說,也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小說的巔峰之作 。它的出現開創了中國文學史章回體浪漫主義小說的先河,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真真假假的臆想與現實交錯的令人啼笑皆非的民間故事。

在那個妙趣橫生,迴路清奇的幻想世界裡,一個個人物都被描述的出神入化,宛如現實世界裡的某一類人,這些人物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無不反映了了世間的人情世故。其中,齊天大聖的敢愛敢恨的形象讓很多人感同身受,可謂《西遊記》里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後世關於孫悟空的真真假假的民間傳說可謂紛繁複雜,甚至有人稱在中國某地發現了孫悟空的墓地,古墓之中還有悟空標誌性的金箍棒 。

2005年,中國的考古學家在位於福建省順昌縣的始建於元末明初的雙聖廟裡發現了一座寫著齊天大聖和通天大聖的古代合葬墓。在這個占地面積只有二十平米的小廟裡,豎立著兩座石碑,左右 碑文分別為「齊天大聖」,「通天大聖」。人們不禁發出感嘆:「難道這個在小說里呼風喚雨的超人真的存在過嗎」?通天大聖又是何許人也?且不論真假,在我們關於孫悟空的了解里,他就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集成萬物之靈的自然之子。

在元代的一個描寫《西遊記》的元雜劇里,一段關於孫悟空身世的自白是這樣說的: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姐驪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三郎。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明確地得知位於雙聖廟之中的通天大聖是何許人也了。他就是悟空的小弟。看來明代的大作家吳承恩是從這裡找到靈感的。他將元雜劇中悟空幾位兄弟的本領都匯聚到了「齊天大聖」一人身上,創造了一個舉世無雙的被廣泛流傳的神話英雄。關於這個問題,順昌縣博物館的館長也是這麼認為的。

我們且當這個雙聖廟是按照元雜劇的描述建造的,但考古學家們在其中又發現了孫悟空從東海龍王那裡得到的「定海神針」,金箍棒。據傳言,這金箍棒質地特別,是一種珍惜金屬製成的,歷經幾百年後還閃閃發光。還有一說是這段「金箍棒」的原料是需要經過上千年地質演變才能形成的。關於上面的說法,我們只能將其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笑料。因為即使是真的,也是古代有趣之士對現代人開的一場玩笑罷了。

眾所周知,《西遊記》中描寫的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的背景是唐朝的唐玄宗時期。玄奘的身世不必多說,是被賊人所殺的狀元陳光蕊之子,十八歲受戒,後被太宗認為御弟去西天取經。而孫悟空的原型至今還未有定論。後人認為其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孫悟空真正的原型,應該是玄奘在取經路上到瓜州的時候,有過一段交集的胡人石槃陀。首先學者們認為石磐陀這個名字與孫悟空的身世有異曲同工之妙。

石槃陀身強力壯,一心向佛。所以遇到玄奘後就想追隨這個年輕的和尚。之後,玄奘看石槃陀認為石磐陀性格直率善良,有修成正果的前途,就收他為大弟子。石槃陀和玄奘也非常的志同道合。聽說玄奘要去西天取經,於是,便帶著一名有經驗的胡人嚮導並準備了一匹老馬護送玄奘出關,一路上費盡了心力。但這個故事記載的真實性卻讓人不敢恭維,後面寫到石磐陀對玄奘心生歹念的原因竟然是害怕偷渡之事落敗。要知道唐僧西天取經是唐太宗欽點的,至少在唐朝的領域裡是一路暢通無阻的。

但這些傳言也好,神話也罷,都是人們對於《西遊記》這個藝術化浪漫小說的現實延展。要知道,在那些連皇帝名字都是大忌的封建年代裡,人們的飯後閒談都有可能被當局當成謀逆的呈堂證供。人們娛樂的方法不過就是創造一些他們理想之中的神話人物。既然現實難以變革,那就在虛構的世界裡進行一場對統治者,對腐朽社會的批判。

結語

看過這些真假難辨的古代先人留給我們的彩蛋後 ,我愈發覺得中國傳統文化是其他任何文化都無法比擬的既可直接表述又可含蓄諷刺的內外皆修的藝術之文化。這些史料也成了現代人與古人對話的最好方式。

參考文獻:

《唐書》

《西遊記》

《答章孝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527669090c699e509bc666ec65bfb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