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躺上人類的小遊艇,就好似回到了家鄉的冰蓋上,在夢境最深的地方,會有北冰洋壯闊的冰川......」
6月11日,挪威的海邊來了一位特別的遊客,她就是芙蕾雅,一隻來自北冰洋的小海象。
5歲的芙蕾雅在北大西洋的海岸早就不是生面孔了,早在2020年,當地的居民就在海岸邊見過芙蕾雅的身影。
她的每一次現身,都會登上新聞頭條,引起人們的關注。
兩年來,人們或是親眼目睹,或是通過網絡圍觀,親眼見證了芙蕾雅身上偶爾新添的傷疤,看著她雪白的獠牙一年年長長,黢黑的鼻頭一年年變大。
最終從一隻可愛的小海象,長到足足一千二百斤的小海豬。
今年3月份時候,她先去拜會了丹麥的故友,接著又去了瑞典,直到幾個月前,芙蕾雅到達她旅途的終點,挪威奧斯陸。
她剛在奧斯陸露面,就引得一群人蜂擁圍觀。
挪威當地政府以「海象可能會傷人」為由,多番阻攔,可他們管不住這群狂熱的粉絲。
有人越過警戒線,想要近距離接觸芙蕾雅。
更有人跳進海里和它一起游泳,還會有小孩子朝它丟吃的。
芙蕾雅雖說有點害怕,但和人們玩的十分愉快。
可誰想到,正是因為這種喜愛,卻給芙蕾雅帶來了殺身之禍。
隨著人們和芙蕾雅的接觸越來越多,挪威當局對芙蕾雅的不滿也愈加強烈。
上周四,挪威當局發出了最後通牒,如果人們再控制不住對芙蕾雅的狂熱喜愛,政府就會對她採取極端措施——安樂死。
這一通告瞬間燃起了人們的怒火,人們的過激行為,為什麼要用芙蕾雅的生命去買單?!
可最終,挪威政府還是蠻橫地殺害了未成年的芙蕾雅,在八月的第十四天,用一劑劇毒的鎮靜劑終結了芙蕾雅年輕的生命。
美其名曰是擔心芙蕾雅傷害到圍觀她的人群。可誰知道,芙蕾雅從未傷害過任何人!
5歲的年紀本該是她旅途的起點,奧斯陸竟成了她一生的終點。
如果說芙蕾雅有錯,大概錯在她靠近了最富庶的北歐,靠近了北歐挪威的富人區吧。
她出生在一片冰原的北冰洋,卻死在挪威富人區的海岸邊。
可有沒有人想過,芙蕾雅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從美麗的北冰洋來到奧斯陸?
難道芙蕾雅天生和別的海象不同,非得得到人類的關注和恩寵不可嗎?
不,如果可以,誰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
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無盡掠奪,遼闊的北冰洋已經沒有芙蕾雅的立錐之地了,她剛出生時墊在她身下的那塊浮冰已經變成了這般模樣!
芙蕾雅哪裡是故意靠近人類,她只是在汪洋大海中隨波逐流,努力的找到她記憶中的那塊浮在海面上的潔白的冰。
但是芙蕾雅沒有找到,她只看到了在岸邊起伏的白船,和記憶中的那塊冰有三分相像。
她哪裡會知道,這些「冰」的造物主不是她身下這顆蔚藍色的星球,而是岸邊擠作一團的人類。
北冰洋遍布的浮冰變成濤濤海水,也和這些人類有著不可忽視的關係。
人類奪走了她的家園,卻也容不下一隻剛剛五歲的未成年海象。
芙蕾雅的生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隱喻,也許,靠近人類,是芙蕾雅做過的最錯的決定。
因為管不住圍觀的群眾,所以選擇殺害被圍觀的芙蕾雅。
人類可以殘害所有的動物,但不允許自己的利益,受到一點點的侵犯,哪怕只是一個可能性。
也許這些動物的確給一些人造成了困擾,但這些問題的真正製造者不是這些無辜的生命,而是人類自身。
如果人類不隨意拋棄寵物貓,流浪貓還會成為一個問題嗎?
如果人類沒有破壞自然,小芙蕾雅還會離開她賴以生存的北冰洋嗎?
這些由人類製造的問題,解決問題的代價也應該由人類承擔。
對待芙蕾雅,明明可以把她運走;對流浪貓,明明可以絕育領養,但每一次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殺。
為什麼?因為這一切兩全其美的辦法都很貴,哪裡有簡單的殺戮來的便宜來的快!
人類把自己的錯誤轉嫁給了無辜的動物,可它們要付出的代價是生命。
下一次,我們還會這樣嗎?每一次,都只能這樣嗎?
如果一直如此,人類即使霸占了地球,在宇宙中卻仍像卑微的塵埃。
安息吧芙蕾雅,這邋遢的世界配不上你的善良。
擴散+在看,希望更多人能明白,我們人類並不比其他動物更有權生活在這個星球,請善待身邊的動物。
如果可以,請從善待流浪貓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