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在某視頻網站搜國產劇,映入眼帘的是這些:十之八九是言情片,要不就是抗戰劇,但很多抗戰劇也是為了浪漫。(小編搜索了「所有類型」,沒有專門的「言情類」分類。)
先來看看國產古裝劇吧:《軍師孔明》《猴哥》陪伴了我們的童年。熱度不減證明好電影不多,《廉頗》這麼老了還帶兵。單從海報來看,似乎只有被選中的幾位沒有談戀愛。(海報是最能體現整部劇的主題和導演意圖的一張)
無非就是不和相愛,人世間能不能來點煙花?精緻的摩登妝容,一塵不染的衣著,都在凸顯「不朽」二字。不管是什麼古裝題材,都拍成神仙劇了,反正神仙不沾凡人塵埃。
將其與一部不知名的外國電視劇進行比較是不夠的。劇組太窮,演員馬虎,明明是玄幻劇,演員卻不是「神仙」。(手動狗頭)
居然讓女主騎真馬,不怕受傷嗎?如何在不開7、8盞燈的情況下,高亮女主角的Dior口紅。
裹著被子出來見王,裙子上還全是泥巴,膽子大,就不能學我們女主精緻一點嗎?
一看就是個乞丐,褲腿上還有那麼多泥巴。這個小船員是在泥濘中掙扎嗎?
看看我們的英雄,雖然盔甲看起來是塑料的,但我們是乾淨的。
還有一點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很多男性角色都那麼女性化?就算角色需要,難道每部劇的角色都需要嗎?
這是聘請的同一位藝術家嗎?
古裝劇如此,但現代劇呢?
區別不大,除了少量的刑偵(主要是現代劇不能拍反戰題材了),都是關於愛情的。
男女主不用為生計發愁,畢業後可以拿著工資住複式房,剩下的就是談戀愛了。
愛情當然是人類最重要的情感之一,也是影視劇中的熱門題材。但畢竟是「戲」,不是婚禮。愛情應該只是劇情的一部分,而不是劇情是愛情的一部分。
你覺得國產劇的路會越來越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