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盯電子螢幕危害有多大?這些方法可有效護眼

2024-06-02     生活報

今年6月2日—7日是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周。在數字時代,應該如何保護好眼睛呢?

「醫生,我感覺眼睛乾澀酸脹,還有點頭暈……什麼?是因為我看多了電子螢幕?」面對醫生的診斷,32歲的陳女士露出無奈的笑容:「確實沒辦法啊,工作時間就得盯著電腦,手機也隨時待命,更別提晚上放鬆時刷微博、看視頻了……」

長時間盯電子螢幕,我們的眼睛會怎樣?

直接損害大

長時間聚焦螢幕,眨眼次數減少,容易導致視疲勞和乾眼症等。這些眼健康問題初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視。

此外,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產品還會引發脖子、肩膀和背部的慢性疼痛。

長期危害大

長時間看電子螢幕後,智慧型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螢幕產生的藍光,會干擾人體分泌褪黑素,影響睡眠質量。

尤其是一些人本身可能就有睡眠障礙,睡前看手機會使大腦保持活躍,電子螢幕產生的藍光又會干擾褪黑素的分泌,使大腦持續保持興奮狀態,形成惡性循環。

還有不少人晚上關燈後還在床上玩手機。這種行為極易引起眼部疾病的發作。

這是因為在黑暗的環境中注視手機螢幕,環境亮度低,人的瞳孔擴大,容易堵塞房水循環通路,引發諸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一些短期研究還顯示,社交媒體成癮與大腦信息傳遞部分的變化有關,這些人往往認知能力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大量使用社交媒體與罹患精神疾病之間存在緊密聯繫,在年輕人中表現更顯著。

這些方法可有效護眼

如果大家經常長時間看電子螢幕,並且有時會出現眼部不適,請記住以下幾個護眼方法。

遵守「20-20-20」法則

要想有效減少電子螢幕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根本之計是注意使用時長。

學界一般認為,觀看電子螢幕的最佳習慣是看螢幕20分鐘後,抬頭眺望6米外(20英尺)遠處至少20秒。這也是我們常說的「20-20-20」法則。

善用智慧型手機的護眼功能

大家可利用手機自帶的「勿擾模式」「螢幕使用時長統計」等功能,監控和分析自己使用手機的情況。

同時,一些應用程式也有用眼情況監測和休息提醒功能。這些工具能幫助你養成定期休息的好習慣。

保持正確坐姿

使用手機時

儘量保持平視狀態,且視線與手機螢幕垂直,腰背挺直、上半身放鬆。

觀看電腦時

眼睛和電腦螢幕的距離應不少於50厘米(約一臂遠),眼睛稍稍向下看,即看電腦的視線微微向下,電腦螢幕的中心位置應該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

注意,要讓眼睛注視的視線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線大約低15度。

觀看電視時

眼睛距離電視螢幕3米以上或6倍於電視螢幕對角線的長度,螢幕中心點高度同樣略低於人在坐姿時眼睛的高度。

多去戶外拒絕「宅」

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保護眼睛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科學研究證明,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可降低近視發生率。尤其是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戶外活動不僅是防控近視的重要手段,還是培養興趣愛好、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

成年人應當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多陪孩子開展戶外活動。

螢幕保護膜或手機護眼模式有用嗎?

目前市面上的護眼膜等產品,對藍光的過濾作用是有限的。電子產品自帶的護眼模式,也僅僅是通過調節色溫、亮度等參數,讓螢幕沒那麼刺眼。如在亮度較高的戶外,使用低亮度護眼模式,反而會加重眼睛的疲勞。

其實,只要長時間、近距離看物體,都會引發視疲勞。電子螢幕對眼睛的傷害是長期的、慢性的、多因素的,不要迷信某一款護眼產品,科學護眼至關重要。

來源:健康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484ce356912c5e14b8c7425923c9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