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2日凌晨,巴黎奧運會閉幕式在法蘭西體育場舉行。隨著巴黎奧運會的圓滿落幕,一股功能性飲料的熱潮席捲各大社交平台。從奧運賽場上運動員手中的「小藍瓶」到社交媒體上的熱議話題,功能性飲料不僅成為運動員們的秘密武器,也迅速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關注。
運動員人手一瓶 功能性飲料掀起賽外熱潮
在桌球女單對決期間,老將倪夏蓮在休息間隙飲用可口可樂的瞬間走紅網絡,也意外地將公眾視線聚焦於運動員們手中的「神秘水」,觀眾紛紛好奇「他們喝的究竟是什麼?」
出鏡率最高的小藍瓶——Pow-erADE是可口可樂旗下的運動飲料,其富含的糖、電解質以及特定添加劑如沛力肽和維生素B6,能夠成功幫助運動員在高強度運動中保持體力和耐力,幾乎成為巴黎奧運賽場上每位運動員的標配。從孫穎莎結束比賽休息時,到張博恆等待成績的間隙,再到全紅嬋接受採訪期間,小藍瓶的身影無處不在。而另一款全球運動飲料市場的領頭羊佳得樂,則以其多樣化的口味和廣泛的市場認可度,在奧運會上高頻出現。國內品牌康比特也認領了國家隊手中的小黃瓶神秘水——康比特甜橙味「高能」能量粉,作為服務國家隊20多年的明星單品,這款飲料不僅出現在奧運會,也是國乒隊日常比賽的必備單品。
此外,國內品牌東鵬特飲也藉助奧運熱潮,在社交媒體上火了一把。其魔性的廣告語「為國爭光,東鵬能量」引發了社交媒體模仿潮,再次加深了大眾對於東鵬特飲的品牌認知。
科學配比、補充能量 但功能飲料並非適用所有人群
在奧運會的加持之下,功能飲料逐漸披上了「健康光環」,公眾普遍認為「運動員的選擇肯定健康」,那麼,功能性飲料究竟是什麼?它為何成為運動員的鐘愛?
根據中國軟飲料分類標準,功能性飲料被界定為通過調整飲料中天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需要的飲品,包括運動飲料、能量飲料、營養素飲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飲料四大類。以運動飲料為例,其營養素的成分和含量能夠精準地適應運動員或參加體育鍛鍊人群的生理特點和特殊營養需求。
西安市營養協會會長王勇健介紹:「功能飲料的關鍵成分通常包括鈉、鉀、鈣、鎂、維生素(特別是B群維生素)、牛磺酸、抗氧化劑、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及可能含有咖啡因。這些幾乎都是構成人體、參與人體正常生理代謝的成分,它們協同作用通過補充因出汗或日常活動而流失的營養素,幫助維持電解質平衡,促進能量代謝,提高身體機能和耐力。」其中,牛磺酸作為代謝促進劑,能夠增強抗氧化能力,提升注意力。咖啡因則作為中樞神經興奮劑,起到短暫消除睏倦、激發活力的效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功能性飲料在運動員中廣受歡迎,但其並非適用於所有人群。北京市營養協會營養師顧中一指出,過多的咖啡因可導致噁心、嘔吐、抽搐、心悸、高血壓等,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致命。而研究數據表明,一瓶功能性飲料的咖啡因含量約為一罐可口可樂咖啡因含量的470%、一杯咖啡的160%。因此,功能性飲料更適合運動員、需要長時間集中精力或是在高溫高強度工作環境下工作的人群。一般運動量達不到專業運動員以及患有心臟病或高血壓的人應避免高咖啡因飲料。
除此之外,運動飲料中的糖分不可忽視。浙江省中醫院營養科任醫生認為,如果大量飲用運動飲料勢必會造成糖分攝入過多,可能會引發肥胖、糖尿病等問題,「老年人、兒童、孕婦不適合飲用這些飲料。」
因此,王勇健提醒消費者,在挑選這類飲料時,首先要確定自己飲用的目的,是為了補充能量、保持清醒,還是補充特定營養素,再仔細閱讀產品標籤,了解成分構成與含量,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功能飲料。「對於宣稱有特殊功能,如減肥功能的飲料,需理性看待其宣傳效果,必要時諮詢專業醫生或營養師的意見。同時切記,這些飲料不應替代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市場藍海待開發 回歸自然、免疫提升是未來趨勢
隨著功能飲料熱潮的涌動,這一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發展前景也逐漸顯現。根據貝哲斯諮詢調研數據,2023年全球功能性能量飲料市場容量達2973.58億元(人民幣),同年中國功能性能量飲料市場容量達586.98億元。頭豹研究院則預測,2026年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1536億元。
這一快速發展的趨勢背後,是國民運動的普及與大健康理念的盛行。熱愛籃球運動的張先生表示,其日常所在的籃球館裡都會備一些像尖叫、電解水、樂虎這樣的能量飲料,「我其實對於運動飲料具體的成分沒有了解,就是運動完之後沒力氣了就會喝一瓶,多少還是有點功效的。」作為白領的李女士則認為,「功能性飲料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應急措施,比如在高強度的工作會議前喝一杯可以讓我保持清醒和專注。但我平時還是更傾向於喝白開水或茶水。」
然而,市場的高速增長也伴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指出,當前功能飲料在飲料行業中比重較小,占比5%左右,但隨著國民運動習慣的逐漸養成,功能飲料在市場的認可度不斷提升。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也表示,目前整個功能性飲料賽道還處於一個剛需的節點,中國能量飲料市場尚存大量待開發的消費人群類型、消費場景及地域,「當前,消費者在健康管理、營養管理、體重管理、顏值管理的加持下,將進一步推動功能性飲料的發展。」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和品質生活的追求,王勇健認為未來功能性飲料市場將向更健康自然、低糖或無糖的方向發展,針對不同人群和場景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如睡眠改善、免疫提升等定製化服務也將成為新的趨勢。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曲麗莉 實習生 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