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刊總第3444期
經過2019年到2021年的前期積累、2022年的爆髮式增長,微短劇在2023年迎來了新的階段。
從體量上來看,2023年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劇481部,相較於2022年全年上新的454部,微短劇市場供給規模呈現快速擴張趨勢。其中,萬年影業、長信傳媒、檸萌影業等頭部影視公司均出現在了出品名單之中。不難發現,頭部公司的入局勢必會助力微短劇在內容創作上精進,推出精品佳作,而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國內短劇市場的面臨著 「內卷」加劇的情況。
在此之下,第一製片人觀察到,一批微短劇卻悄悄走向了 海外,微短劇「出海」成效如何?這是否可以成為影視公司的下一個盈利點?
瞄準歐美市場的ReelShort初現成效
在國內,目前微短劇主要有五種盈利方式,即版權分銷、平台分帳、會員付費、品牌商務和電商轉化。「出海」無疑打開了微短劇的另一種盈利方式。
目前,長視頻平台優愛騰早已在國際版 App 及 YouTube 上,推出了專供微短劇的頻道。例如,優酷短劇《悄悄喜歡你》《心跳戀愛》《別跟姐姐撒野》等短劇均取得了不錯的點擊率。短視頻平台 快手則推出 Kwai,經過多年的摸索,繞開了對手強勢的北美市場,在更有優勢的拉美和東南亞市場進行精細化運營。據了解,在拉美市場,快手的短劇非常受歡迎,去年就助力海外市場的用戶時長增長至65分鐘以上。而在微短劇出海上,做得最為成功的當屬 中文在線。依託在海外市場布局互動小說的業務優勢,中文在線於去年 8 月在海外上線了一款名為 ReelShort 的短劇 App。
值得一提的是,與長劇出海類似,大多數微短劇的出海目的地大都是以地理文化都更為相近的 東南亞為主。但 ReelShort 卻選擇以 歐美用戶為主要客戶群體。其一,無疑是中文在線在海外深耕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用戶以及經驗。其二,美國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電視節目付費習慣,更願意為喜愛的內容買單。
為了匹配歐美市場的快節奏觀劇習慣,ReelShort 將單集短劇時長直接縮短至 1 分鐘左右,節奏明顯更快。據媒體「白鯨出海」報道,ReelShort 稱目前已上線了超過上千小時的短劇內容,和出海網文的變現機制類似,採用用戶 單集付費模式。應用商店信息顯示,ReelShort 平均定價 10 美分/集,如果這一價格屬實,甚至比國內 1 元/集的價格還便宜。而ReelShort 近 1 個月的流水已超過 200 萬人民幣,其中美國用戶收入貢獻超過了99%。雖然與國內的規模不能相比,但這一成績無疑已是市場向好的信號。
什麼題材的微短劇
在國外更受歡迎?
從優愛騰國際版 App 、 YouTube 、kuai 、ReelShort 、Flex TV等多個海外微短劇播放平台來看,海外市場對微短劇題材呈現的喜好類型大不一樣。
在 男頻內容上,歐美地區比較偏愛 奇幻、遊戲題材,東南亞地區更偏愛 古裝武俠題材;而在 女頻內容上, 霸道總裁、狼人、吸血鬼、宮廷、職場愛情是東西方都比較通吃的題材。
以國內最大的泰國影視版權引進者、東南亞市場的重要輸出方藝鼎傳媒為例,其基於成功將《我可能不會愛你》《命中注定我愛你》《匆匆那年》等多長劇成功推向東南亞的經驗,去年也著手短劇的出海,製作了愛情短劇《暖暖向陽光》。從內容上看,《暖暖向陽光》中先婚後愛,冷麵精英律師與獨立善良營養師的搭配,十分契合東南亞觀眾的口味。
微短劇在海外仍屬小眾,市場培育還在初級階段
目前,出海的微短劇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將國內微短劇進行 翻譯,另一種則是採用本土演員進行拍攝的「本土化定製」,而前者依然占據 主流。
「第一製片人」與一位從業者交流時,他表示直接翻譯是成本最低的一種行為,本土化定製要考慮到場地、拍攝、人員等成本,花銷更大,性價比不高,沒有太多公司有資源、精力去做。「東南亞沒有打通商業模式,大多數還是以免費觀看的形式在YouTube上播放,而且在歐美地區拍攝的成本也並不低。」
在國內,微短劇已經形成百億規模,商業模式不斷升級,除卻內容分帳、廣告變現等商業模式之外,在直播電商方向的探索也頗有成效。根據《2022快手短劇價值研究報告&光合大會》數據顯示,2022年依靠快手短劇實現電商收入的人數增加了35%。其中,短劇《這個男主有點冷》《萬渣朝凰》《如花如荼》的女主角「一隻璐」直播帶貨的GMV較劇播之前提高了約60倍;憑藉短劇《七生七世彼岸花》,御兒古風的單場直播帶貨GMV已達1250萬元。
而在海外,微短劇的商業模式並未走通。目前微短劇這一內容形態在海外並不大眾,市場培育依然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
「無論是長劇出海還是短劇出海,主要的受眾還是華人占據很大比例。所以,拓寬受眾圈還是要在內容上下功夫。海外觀眾長期被Netflix等高品質劇集浸淫,對內容的要求也會更高。其次,要建立本地的團隊去融入本地市場,了解當地用戶的需求。打通內容生態與商業生態,要讓微短劇製作公司能夠有利可圖,才能吸引更多專業公司加入,形成一個良性、可持續的循環。」
即便目前的處境困難重重,但微短劇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依然是可觀的。相信在資本方、內容製作方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短劇模式能在多地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