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不語,是人生一種高遠的境界

2022-06-08     凌小麥

原標題:不言不語,是人生一種高遠的境界

不言不語,是人生一種高遠的境界

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

-01-

在《沉默的大多數》這篇雜文的開篇,寫道:

「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別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裡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

只是這麼簡單的幾句話,便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聲。

你的沉默,自有力量。生活中寡言少語的人,往往會更加成熟,相反那些呱噪不停的人,往往都有些幼稚。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也就是告訴你,一個人要多行動,少說話。當你懂得沉默了,很多看似很難的問題說不定就迎刃而解了。

一個人越是喜歡顯擺自己的本事,越是沒有本事的人。越是厲害的人,越是深藏不露;越是優秀的人,越是低調。

-02-

獨木舟在《深海里的星星》中寫的:「世界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

這世間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不要逢人就隨便訴苦,有時候你說的是心裡話,別人聽的是笑話。

沒有誰比誰活得容易,有人呼天搶地,有人沉默寡言。

有抱怨,但是別輕易地說出口。畢竟,你抱怨或者不抱怨,事情都要去做。

生活中的苦,終究要自己嘗,生活中的累,終究要自己買單。不要輕易向別人訴苦,也不要輕易向別人示弱,沒有人願意聽你說,生活中的這些糟心事。

當你找人傾訴時,百分之80的人會把它當成笑話;剩下的百分之20會無動於衷。甚至有人會將你的隱私、你的痛苦當笑話講給別人聽。

-03-

說話也是一門學問,有智慧的人,總是金口良言,沒腦子的人,常常口無遮攔。

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人這一輩子,喋喋不休並不是好事,與其說多了讓人聒噪,不如適時地沉默。

言語傷人比刀子厲害,刀傷在外,而言語傷的是內傷。刀傷可以治癒,但言語的傷害也許會持續一輩子。

不要評價別人的生活,你不知道人家經歷過什麼。管好自己的嘴,別瞎議論,別嚼舌根。不說諷刺挖苦的話,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身修養體現。

良言一句讓人暖,惡語一句寒人心。不和不懂你的人說心事,不對親近的人說狠話,不故意揭人短處。

而是懂得言行進退有度,懂得沉默是金,在剛柔張弛之間,透出一種力量感和智慧感,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舉。

-04-

古人說:「神閒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領。」

言多必失,往往那些叫得響、到處炫耀的人,基本沒有真才實學,也從不估量自己的實力。 畢竟,一個人的能力不是看他說了多少,而是看他做到了多少。

大呼小叫,並不會提升自己。弄不好,會弄巧成拙。懂得沉默,才能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才能用最好的姿態面對一切。真正內心沉穩的人,很少說話。

經歷的事情多了,人就變得沉穩了,少言語了。在我們的身邊,有一些沉默寡言的人,雖然話不多,但是做事卻特別穩妥。

古人云:「貴人話語遲」,並不是說貴人說話的時間晚。而是說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境界高的人總是先思考後說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da44289926e7f6e8e1771d78255a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