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省錢」的5家火鍋店,生意卻爆火!

2022-07-22   火鍋餐見

原標題:史上最「省錢」的5家火鍋店,生意卻爆火!

本期看點:

1、盤點那些走「省錢風」的火鍋店

2、給火鍋老闆帶來4點啟示

這些火鍋店,一個比一個「省」

1、大彤集老火鍋(成都)

不管你是外地人,還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這家店的存在,足夠讓你大吃一驚。

遠看像是60年代獨棟供銷社,基本上屬於毛坯房的狀態,靠在牆上都會沾灰的那種,有網友戲稱為「危樓」。兩層樓,一樓門口有個院壩,茅草棚子裡還可以用餐。

聽說所有的桌椅板凳都是老闆收來的古董,長得千奇百怪,看起來一貧如洗,但還是吸引了很多消費者打卡,院內院外都很出片兒。

這兩年,「獨棟風」越來越流行,居民樓成為火鍋品牌的心頭好,不需要很重的裝修,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功能性的設施,很容易做出新意和體驗感。

2、陋室老火鍋(重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家火鍋店,把劉禹錫的《陋室銘》發揮到了極致。

藏在居民樓,店裡幾乎沒有多餘的裝修,牆還是土牆,很素很簡單,門口的設計素凈典雅,很出片,簡約而不簡單。

有網友說,看著整體風格像茶室,和麻辣的火鍋剛好形成互補,浮躁的心也很容易靜下來,和市面上很多火鍋店形成了一個差異化。

晚上到了,柵欄一圍,桌子一擺,露天壩就出來了,大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3、就三桌涮肉館(北京)

剛開業的時候,27平的屋裡只有三張桌子,而且開在了村子裡,最早的時候需要提前兩個月預定才有位置。現在也只有8、9桌。

就是這樣一家店,也是爭議性最大的必吃榜餐廳之一,5年來,靠著「就三桌」噱頭和良心的菜品,吸引很多消費者和明星打卡。老闆很固執,他家不開放加盟,就做這一家店。

據說店內的設計都是老闆自己畫的,裝修很有文藝氣息,全靠DIY,掛了很多裝飾畫,拍照很好看,還有專屬明信片可以自取,和草場地藝術家村的環境相得益彰。

能拴住小眾人群的心,並形成復購,也是做生意的門道。

4、付一八火鍋(成都)

付一八火鍋,地處武侯區某個偏僻的小巷,由一座小舊樓改造而成,開在一個工地旁,只看外部裝修,與工地食堂相差無幾。

一樓沒幾張桌子,店內牆面斑駁,標語及字體頗具年代感,樓梯正對店門,僅可容一人上;二樓擺著十幾張矮桌子,簡單地搭個棚,牆壁上掛著老式蒲扇,供客人扇風。

就是這樣的環境,每天下午4點營業,5點半就得排隊。

越是難找,我越要去吃;越是簡陋,我越要去打卡」,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抱著如此心態,去嘗試這類火鍋鏈最低端的門店,如果菜品新鮮、口味獨特,很快便有了復購理由。

5、吃皮火鍋店(合肥)

這裡不像是一家店,更像是走進了重慶的街頭,也走進了我們每個人的童年。

一台不怎麼靈光了的彩色電視,一盤錄像帶,一杯快樂肥宅水,一盤瓜子花生米......都是小時候的記憶。

斑駁的牆壁,摺疊小桌,塑料板凳,隨處可見的手繪大字報,特別有時代的氛圍。用竹竿撐起來的小攤,滿滿都是煙火氣。

「看著就不貴」,也給了消費者一個選擇的理由

「省錢風」里,有這些啟示

這兩年,「省錢風」的餐廳越來越多,看過去隨意、隨性,又有點隨緣裝修的意思,但給人的感覺,又像是精心設計過、雕琢過。

這麼一來,衝突感就有了,顧客就很容記住。

省錢風的場景,有這麼幾點好處:

>>花錢在刀刃,省錢在刀背

簡單的裝修,總能省下點錢,畢竟,尤其是在消費降級的時代背景下,能省一點是一點。

衝著場景裝修來的顧客,一次兩次還行,時間久了,就沒了新鮮感,影響復購的還是產品和體驗。

對於囊中羞澀的商家而言,實在沒必要花大錢砸裝修

像上文的付一八火鍋,一樓沒幾張座位,二樓是露台,只裝了個涼棚,四面透風,熱得要死,人家只在晚上營業——中午營業,怕客人中暑。

付一八創始人說,因為資金少,幾乎沒做裝修,就打掃打掃衛生,擺幾張桌子。

錢,要省在刀背上。

>>氛圍好、感覺對,復購就來了

火鍋的起源,是碼頭工人在江邊生活燙煮食物,稱之水派;還有馬幫的工人在運輸時,到了飯點,尋井而生火,臨井而煮食,稱之陸派。

可見,火鍋帶的基因,乃是下里巴人的氛圍感,並不是居廟堂之高的陽春白雪。

省錢風帶給人的氛圍感,常是隨意、接地氣、沒有約束,吃到酣處,豪放之士還會光起脊背。

像這幾年興起的地攤火鍋,低桌子、矮凳子,彪形大漢坐下都伸不開腿,但吃到興頭上,這些都不重要了。

感覺對了,復購就來了。

所以,火鍋老闆一定要重視氛圍感,即便沒氣氛,也要想辦法拉動氣氛,讓顧客活躍起來。

>>只要「省錢」有特色,你就很值錢

省錢風的火鍋店,多有個共同點——年代風

黑白電視、縫紉機、二八自行車、收音機、老相片……這些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很容易挑起大家的懷舊之心。

那年月,生活拮据,很少有人捨得下館子、吃火鍋,歲月不饒人,轉瞬長大,如今,又遇舊時光、舊場景,美美吃上一頓火鍋,大有「我亦不饒歲月」之感。

還有復古田園風的,像成都的大彤集老火鍋,基本是毛坯房,靠著牆,一沾一身土,院裡擺幾張桌子就開吃了。

這些省錢風火鍋店的特色,都還挺明顯。

如果顧客一踏進門,立刻就能感受到火鍋店的風格,這樣的場景就很值錢

>>快速拓店的品牌,裝修往往很「省錢」

簡裝修、好複製,這點毋庸置疑。

往牆上貼幾張畫報,淘寶上整些老物件,甚至連牆都不用刷,就能開門迎客,這樣的裝修實在簡單。

像五里關,一直沿襲市井風格,一路高歌猛進開到京城,照樣排隊。

就三桌涮羊肉館,僅有3張桌子,毛坯、插畫、牆都沒粉刷,這樣的店,一旦打出品牌,複製會非常快,畢竟,產品是大頭,裝修簡直毛毛雨。

尤其是一些加盟品牌,重裝修,會把很多人拒之門外。

最後

實際上,省錢風的背後,仔細想來,都是都人性的洞察。

無論是懷舊、隨意、不喜歡被約束,還是好奇、驚訝、嘗鮮心理,本質上,都是在撩動顧客情緒,所以,你要想方設法,給顧客傳遞一些信息,讓他們產生情緒波動,當然,一定得是正向情緒。

如果顧客來到你的店裡,波瀾不驚,那可不是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