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有一支300人精銳部隊,實力不亞於關東軍,最終去向如何?

2022-08-25     羲和奇談

原標題:溥儀有一支300人精銳部隊,實力不亞於關東軍,最終去向如何?

末代皇帝溥儀曾有一支300多人的精銳部隊,實力很強,對上關東軍也沒吃虧。但雖說有實力,這支部隊的下場卻並不好。

具體怎麼回事呢?咱們先聊一聊這支隊伍是怎麼來的。

亂世之中,如果沒有軍事力量作為保障,在危險到來時就只能淪為砧板上的魚肉。這個道理,相信溥儀理解得非常透徹。正是因為沒有自己的人馬,無論是被迫退位還是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他都毫無還手之力,只能隨波逐流。

因而溥儀很想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獨立武裝,哪怕不能助他復辟,也可以在關鍵時刻保護他的身家性命。

但中原各方軍閥雖說打成一團,在對待溥儀的態度上卻出奇的一致,絕不讓他涉及軍政,想組軍隊?沒門!不過保鏢倒是可以的,軍閥們不至於這麼苛刻。

所以寄居天津時,溥儀身邊就召集了十多名身手了得的保鏢,來源主要是前清大內侍衛、蒙古騎士、各鏢局的鏢師等,這些人是有真功夫的,並非花架子。

比如武術教官霍殿閣,自幼練武,是八極門第六代宗師、滄州十大武術名人之一。當時溥儀本有兩名日本保鏢,但他既想利用日本人,也防著他們,想把保鏢換成國人,於是找到了霍殿閣。日本保鏢不服,提出比武,霍殿閣打敗了兩人才得以在溥儀府中立足。

溥儀對這支親兵極為信任,去東北時也帶著,並在此基礎上又從滿清皇親宗室中招募了300多名子弟,編為三個隊,稱為「護軍」,軍費由溥儀自掏腰包,這是獨屬於他的私人衛隊。

護軍組成的那一天,溥儀想必十分高興。這麼多年了,終於有了自己的武裝班底。他不缺錢,出手極為大方,護軍的武器裝備是當時最為先進的,除每人一支三八大蓋外,每隊還配輕機槍一挺,而且給每位士兵都專門訂製了稱手的大刀,充分考慮了各種作戰環境。

對於這支護軍,溥儀唯一的要求是他們要絕對服從他個人。俗話說「端誰的碗,服誰的管」,軍餉軍糧都是溥儀發的,大家的忠誠度就比較高,真的做到了效忠溥儀,還在「皇宮」中設置炮樓和崗哨。

在護軍的保護下,溥儀有了安全感,也享受到了一點自由的滋味。

這令日本人極為不滿,他們扶持溥儀是為了日本的利益,又不是在做好事,當然不願看到溥儀借著護軍脫離掌控,甚至出現另一個張作霖跟關東軍周旋。

為了徹底掌控溥儀,關東軍本部找種種理由,先是限制護軍的數量,後收繳步槍和機槍,又取消了「皇宮」中的軍事設施,只給護軍留下防身的匣槍。

護軍大多出身滿洲貴族,身上還有功夫,心中自有傲氣,也看不慣日軍,雙方屢次衝突。積怨之下,最終釀成了著名的「大同公園」事件。

1937年6月28日,護軍一、二隊放假,第三隊執勤。20多名放假的士兵結伴去大同公園遊玩,其中4人花錢僱船游湖,管理員卻百般阻撓。

原來當天有200多名關東軍在公園中聚餐,大部分在岸上喝酒,有4人在湖中划船,管理員討好他們,不准其他遊人入湖,被說穿後態度很差,仗著有日本人撐腰,提著酒瓶子砸向一名護軍。

護軍怒了,要管理員給個說法,管理員此時才看出他們不一般,慫了,溜回值班房不敢出來。事情到這裡本來可以停止,但附近的關東軍發現此事,過來挑釁,率先動手,被幾名護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放倒了。

周圍的護軍和關東軍聽到聲響,都趕來相助自己的戰友。前面說過,護軍是有功夫的,心裡又早憋著股火,各自施展絕學,沒一會兒就把關東軍全都打趴下了,連關東軍帶來的惡犬也被一腳踢死。

圍觀的百姓大聲叫好,護軍們出了胸中這口惡氣,揚眉吐氣地回到了溥儀的皇宮。

當時是很爽,但過後麻煩就來了。日本人本就不想讓溥儀有自己的力量,這下更如同抓到把柄,汙衊護軍各種罪名,抓捕了為首的11人到憲兵隊,嚴刑拷打,有些人當場被打死。

溥儀極為痛心,卻無能為力,也不敢和日本人作對。

被抓的護軍挺令人敬佩,雖說受到殘酷的折磨,卻一個都沒承認罪名。可惜這沒什麼用,日本人還是借著這件事,逼迫溥儀遣散了參與鬥毆的護軍,以及護軍中的骨幹精英,換上了日本人。

至此,護軍名存實亡,不再是溥儀的護衛,而是日本人安插在溥儀身邊的監視者。

霍殿閣雖說沒被辭退,但他在護軍中的弟子們遭到關東軍捕殺。他本人也受排擠,一氣之下辭職到天津隱居,鬱鬱而終。

這件事情過後,溥儀丟失了手中最後那點可憐的本錢,更不敢違逆日本人的意願,也不奢望再造軍事小團體,只能認命當關東軍手中的橡皮圖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70589881248732dcd0f5f2de9f03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