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必看!這些乾貨漲發技巧值得收藏

2022-07-08     紅廚

原標題:廚師必看!這些乾貨漲發技巧值得收藏

乾料是指經脫水干制而成的原料,與鮮、活原料相比,具有干、硬、老、韌等特點。菜肴中經常使用的乾料有海參、魚唇、魚肚、乾貝等。而這些乾貨在進行烹飪之前需要做漲發處理才能進行後續的烹飪。

下面,紅廚網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乾貨漲發的一些知識。

整理:紅廚網

題圖:攝圖網

乾料漲發,即將干制後的原料通過漲發重新吸入水分,使原料恢復原來的形狀或改變原料的質地,便於烹調成菜。

鮮料干制便於攜帶,便於保藏,有些鮮料干制後經漲發,還能給菜肴帶來特有的口感。如蹄筋,油發後變得鬆軟。

而漲發,令原料復水,則能除去部分原料中的異味,改變其原有質感,給人以松、酥、糯、軟、嫩等適口的感覺。

圖片來源:攝圖網

乾料漲發的方法

乾料漲發的方法大致可分為水發、油發、蒸發等。

1、水發

水發是原料中使用最多的方法,除含粘性油分、膠質及表面有僵皮的原料外,一般都是水發,水發分為冷水發和熱水發兩種。

(1)冷水發

是把原料投入冷水中,經浸泡使其吸收水分,恢復原形。乾料內部細胞液被高度濃縮,遇清水後,清水透過細胞膜向里滲透使乾料吸水。

圖片來源:攝圖網

(2)熱水發

把乾料放入水中,經加熱煮沸使其吸收水分漲大回軟,凡冷水發不透的原料要利用熱水發。

熱水的滲透能力較強。根據不同的原料,又分為煮、焗、泡等方法。

煮:對一些質硬、體大、表皮有泥沙的乾料,如魚翅、海參等,經冷水浸泡用沸水煮沸,使內部充分吸收水分,達到回軟發透的目的。

有些原料外表有棘皮 (如大烏參 ), 還需先用火烤焦外皮,刮凈後再放水中煮發,以改善口感。

焗:一些經煮沸的乾料,仍發得不透,需採用煮後焗制一段時間,以達到漲發的目的。

泡:是將乾料浸沒於溫水或熱水中,不再加熱。此法操作簡單,容易掌握。如粉絲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2、油發

油發即是將乾貨原料放於熱油中,根據其厚薄,先用低溫油浸沒,然後再加熱炸發的方法,原料細薄的則可直接油炸,使原料質地膨脹鬆脆。

油發後的原料,需用溫水浸泡回軟,漂洗幾次,去掉油膩。

需用油漲發的乾料其成分大多含膠元蛋白,如蹄筋,肉皮等。油發時先用油焐,讓原料收縮,冷卻後再用熱油炸至漲發。油焐階段油溫為120~130℃,油炸時的油溫為 180℃左右。

圖片來源:攝圖網

3、蒸發

是把乾料放在盛器里用水浸沒(也可不放水),上屜蒸至回軟膨脹的發料方法叫蒸發。如乾貝、海米、魚唇、魚骨等。用蒸法一是原料本身鮮味較好,蒸發可保留湯汁;二是為了保持原料外形,蒸發時原料不受衝撞; 三是蒸籠里有壓力,溫度也比較高,原料漲發速度較快。

乾料漲發實例

1、海茄子(茄參)

海茄子形如茄子,主要有黃、黑兩種。

漲發方法 :

(1)將海茄子放溫水盆泡至回軟,上火煮開,端離火浸泡。水冷後開肚拿腸去沙洗凈。

(2)放入熱水鍋上火煮開15分鐘取下,焗幾小時,這樣反覆幾次直至發好,用清水泡上即可。

圖片來源:攝圖網

2、魚肚

魚肚,即魚腹中沉浮器官,經干制而成。魚肚漲發通常用水發和油發。

漲發方法 :

(1)水發:將魚肚放沸水中浸泡回軟,小火燜煮2一3個小時(時間視魚肚大小而定),用溫水洗一遍,再換一次水燜煮,待魚肚全部發透無粘性時即可。最後再用清水漂洗乾淨。

(2)油發:將乾魚肚下油鍋低溫浸軟,再升高油溫炸至漲大、呈焦脆海綿狀時撈出。然後將魚肚放入溫水中泡透,漂洗,除去油分,再用溫水反覆清洗乾淨即可。

圖片來源:攝圖網

3、乾貝、江瑤柱

漲發方法 :

(1)將乾料去掉老筋,洗凈。

(2)放入碗里加紹酒、蔥、姜、鮮湯上屜蒸透,待手能捏斷,呈絲狀即可。最後用原湯浸泡備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海米、大蝦干

漲發方法 :

用涼水將原料洗凈,春、秋、冬季用溫水,夏天用涼水泡透取出,加水、蔥、姜、紹酒上屜蒸透回軟即可。

圖片來源:攝圖網

5、海蟄

漲發方法 :

用清水洗去泥沙,改刀下七成熱水燙一下撈出,再用清水反覆洗凈,放清水中浸泡至脆嫩即可。

圖片來源:攝圖網

6、海螺干

漲發辦法:將海螺干用溫水泡軟洗凈,下鍋微火慢煮至透時撈出即可。

7、凍粉

凍粉指海藻類的石花菜、雞足菜、白髮菜和龍鬚菜等海生植物加工而成的透明粉絲。

漲發方法 :

將凍粉用涼水洗凈,然後用溫水泡軟即可。

8、蛤士蟆油

漲發方法 :

將蛤士蟆油用溫水泡軟,放盆內,揀凈黑色雜質即可使用。

9、蹄筋

常見的蹄筋有豬蹄筋和牛蹄筋,此外還有羊蹄筋和鹿蹄筋。蹄筋的漲發方法分油發、鹽發、水發等。

(1)油發:將蹄筋冷油下鍋,油溫約3-4成,待蹄筋收縮,表面有白色小泡時熄火,至油冷後撈出。再將油升溫至6-7成熱,將蹄筋炸至無夾心即成。然後用開水浸泡、清洗乾淨後,即可使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2)鹽發:將大粒粗鹽下鍋炒干呈散落狀時,下蹄筋迅速翻動拌炒,待原料漲大鼓起時,將其埋在鹽中關火焗透,然後開火繼續翻炒,炒至用手能捏斷時,取出用熱水浸泡,反覆漂洗乾淨即可。註:此法實際應用極少。

(3) 水發:先將原料用溫水洗二遍,下鍋煮2-3小時,撈出撕去外層筋皮,換新水下鍋用小火慢煮,待煮透回軟時撈出,用水泡上,即可備用。

10、銀耳

漲發方法:

將乾料用涼水泡1小時 (冬季用溫水 ),摘凈根和雜質,漂洗乾淨備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11、玉蘭片

漲發方法 :

將玉蘭片用開沸的淘米水浸泡12小時後撈出,放冷水鍋內用微火慢煮,水開後撈出;另換水泡上,每日煮一二次,隨時將發透的挑出使用,待全部漲發後,放在冷水中浸泡備用,夏季要勤換水。

12、香菇

漲發方法 :

將香菇洗凈,用60℃左右的溫水泡30-40分鐘取出,摘凈小根,再用清水洗凈,即可使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13、百合

漲發方法:

將干百合用開水 (加蓋 ) 泡約半小時,然後摘去雜質,放涼水內浸泡即可備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14、葛仙米

葛仙米產於廣東等地,灰褐色,如葡萄乾大小。

(1)先用溫水洗一遍。

(2)再用溫水 (根據季節掌握水溫,冬季熱些,夏季涼些)泡軟,洗凈泥沙即可備用。

15、海參

干制海參在烹調前,都需要進行漲發,使其吸水膨脹,從而增加適口性和可烹性。

(1)漲發器具與水質

漲發海參對器具的要求比較嚴格,最好是用砂鍋或不鏽鋼器具。切記不能用銅鍋或鐵鍋,並且器具要潔凈,不能沾油脂。

另外,在漲發過程中還不能接觸鹽和鹼,鹽會使海參收縮吐水,鹼則會使海參溶解腐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海參的漲發率,降低漲發海參的品質。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漲發海參時,很多廚師都是直接用自來水,這是不可取的。因為某些地方的自來水硬度比較大,屬於鹼性水,如果用這種水去漲發,海參不僅表面容易腐爛,而且內部還可能漲發不透。

蒸餾水因為不含任何雜質,並且離子含量低、容易滲透,用其漲發海參效果要明顯好於自來水。

(2)海參漲發工藝

1)燎燒

大烏參和豬婆參都有比較厚硬的外皮,在漲發前一般都要把海參放到火上燎至外皮枯焦發黃。

需注意的是,在燎燒海參外皮時,如果外皮燒得不徹底,往往會影響到發制效果;而要是燒過了頭,一旦傷及海參內部的肌肉纖維,也會影響其漲發率。

2)干蒸和冰水浸泡

燎燒過的海參在磕掉表面的焦炭硬殼後,再送入蒸櫃干蒸約1.5小時,等參體吸收了蒸汽的水分發軟時,再取出來浸泡在加有冰塊的純凈水裡。

傳統的漲發方式並無蒸汽干蒸這一過程,增加這一步的原因是干海參的水分含量較少,再加上又放到火上燎燒,參體的水分就進一步損失。若此時直接把海參浸入水中,高溫的參體就會馬上吸水膨脹。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種肉厚海參的外表吸水膨脹後,其細胞壁會阻礙水分向海參內部滲透,而參體吸水的不平衡,則會導致下一步漲發時,海參表皮的肉質因吸水過多而軟爛,同時參體內部又可能吸水漲發不夠。

如果把燒過的海參先放蒸櫃里干蒸,讓參體從外向內地小部分吸收蒸汽的水分,那麼參體外表就不會因為放水裡浸泡而過度地吸水膨脹,甚至溶解。所以,只有讓整個參體均勻吸水發軟,才能保證參體內外水分平衡。

而將蒸軟的海參倒入冰塊里,目的是要讓海參充分冷卻,海參在融化的冰水裡,會緩慢地達到內外吸水一致,從而為下一步發制打下良好基礎。

3)清洗海參

在海參放冰水裡浸泡24小時後,參體已經充分吸水回軟,就可以用刀颳去海參表面燒得焦黑的皮層,清洗乾淨再放入不鏽鋼桶,加入純凈水燒開5分鐘便撤火,靜置6小時取出。此時的海參,用手就能輕鬆掰開其腹部。

用剪刀剪開海參的腹部,除去海參的內臟和口部砂囊,再用小刀仔細地刮削海參的外皮。因為海參干制時,往往要用石灰或草木灰吸干,而這些物質,主要殘留在海參沒有燒到的外皮里,沒有處理乾淨會導致海參發苦發澀。

在清洗海參時,按傳統方法清洗,會把海參的腹膜一起處理乾淨,但腹膜對海參內壁有保護作用,若是過早地除去海參內壁的腹膜,往往會導致接下來浸泡漲發時,海參內壁因吸水過快而出現開花現象,從而使海參的彈性與咀嚼性變差。因此,最好保留腹膜。

圖片來源:攝圖網

4)加入普洱茶助發

把清理乾淨的海參放到大不鏽鋼桶里,在摻入純凈水淹沒的同時,加入普洱茶並上火燒開,隨後改小火加熱1.5小時,關火後還要繼續焗2小時,然後倒出茶水,加入冰塊讓海參慢慢地吸水膨脹。一般每50千克干海參需加2.5千克普洱茶。

按傳統方式漲發海參,不會用茶葉去輔助漲發。用普洱茶助發的理由是,普洱茶是後發酵茶,因此茶水裡的生物鹼含量較高,而這種微弱的生物鹼性,有利於海參吸水膨脹,但又不會使海參因為發得過火而散爛。

另外,普洱茶里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可吸附海參中的異味,具有一定的除異味作用,這對除去海參的海腥味和干制時形成的苦澀味,有明顯的效果。

同時,茶多酚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作用和抗氧化能力,這有利於海參的保鮮和防止變質。總的來說,用茶葉助發海參能起到促漲發、除異味、防變質的作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5)繼續煮制、浸泡至熟透

當茶葉助發過的海參在冰水裡浸泡過後,連同不鏽鋼桶一起上火燒開,離火保溫後,再撈出海參放冰水裡浸泡,隨後把已經發好的海參挑出來,用冰水浸泡保存,隨用隨取。

保溫時,因海參的個體差異,要特別注意一些已經接近發製成功的海參,故在保溫時間上應相應縮短。當海參已經膨大軟糯有彈性時,用手拿住海參能感覺到它在發顫,便說明海參已經發好了。

對那些第一次煮制和浸泡後還有硬心的海參,需要繼續上火用沸水發,再用冰水浸泡,如此反覆幾次,直到所有的海參都發製成功。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技術關鍵

1)對於發好海參的腹膜,可以在改刀加工前才除去,如果發好的海參一時用不完,那也不要急著除去海參腹膜。

2)海參都具有後發效應,也就是說發好的海參如果保存起來慢慢用的話,還會繼續吸水膨脹。因此,漲發海參的量應當控制好,若是過多地在冰箱裡存放,往往會因為吸水膨脹過度而導致海參軟爛。

3)在發海參時,水燒開後就應該轉小火,並且不能放鍋蓋。這是因為海參吸水後,如果長時間處於大火沸騰狀態,會使海參內部的水分沸騰汽化,從而導致參體出現孔洞。這好比蒸過了火的水蛋一樣,如果是海參肉質起蜂窩眼,那麼它的質量將大大降低。

4)浸泡海參一定要用冰水,不能用常溫的純凈水。這是因為冰水能夠使海參快速降溫,從而增加參體的彈性。

小結

乾貨漲發在中餐烹飪中是很重要的烹調技法。如今,在不少廚師的鑽研和努力下,乾貨漲發的技巧和方式都有很大的改變,基本每個廚師都有屬於自己的獨門乾貨漲發技巧。

其實,無論什麼方式進行乾貨漲發,最重要的是能提高漲發率,保證乾貨的品相和品質。而在實際的運用中,隨著技術和大家對乾貨的了解更加熟悉,漲發技術也愈加成熟,因此大家不一定要拘泥於某種漲發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3d85d43fce245e65e75003ac8f9c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