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使命回鄉的林紹海,為什麼一定要用芙蓉花來祭拜祖先?

2022-03-13     安慶大同

原標題:帶著使命回鄉的林紹海,為什麼一定要用芙蓉花來祭拜祖先?

引言

故鄉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帶有溫暖回憶的避風港,很多飛黃騰達的人都會衣錦還鄉,不僅是回到家鄉看望親人,也是想將自己的成就告訴故鄉。還有一部分人,回到家鄉是為了祭拜先人。其實祭拜祖先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風俗,這種風俗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在很多古裝劇中,大家經常能夠在劇中看到人們祭拜祖先。通常在後人祭拜祖先時,都會準備好一些食物,還有對祖先有特別意義的東西。而今天介紹的這位同志卻堅持要用芙蓉花來祭拜祖先,這其中包含著怎樣的緣由呢?

01

耄耋之年的林紹海,在使用擲茭的問卜方式來決定自己是否要進行北行。這是一種在華人中很流行的問卜方式,據說擲茭是人與神靈間的交談紐帶,而人們則能夠通過擲茭來獲得神靈的指示。晚年的林紹海身體還算硬朗,在擲茭前他照例先給神靈點上了蠟燭,並進行了燒香膜拜的儀式,然後才緩緩向神靈說出了擲茭所問之事,最後將茭經拿起來,雙手合十對其進行參拜,還要圍著香爐內的香繞上一圈,最後將東西往後一拋,合掌誠心謝過神靈,便完成了一次。而完整的擲茭,需要將上述步驟重複三次,這樣神靈才會應允。年邁的林紹海通過擲茭,得到了回鄉的答案。

02

林紹海的故鄉是千里之外的河南衛輝。原來,在林紹海所居住的福建,有400多萬的林氏後人。他們當中很多人已經說不出自己家族背井離鄉的原因了,或者是因為經商,或者是因為求學,更有甚者是因為逃荒、遊歷等等。這400多萬林氏後人無法確定自己的家族到底是因上述哪一種原因而離開故土,但是他們確定的是,自己心中思念家鄉的情緒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也就是說,居住在福建的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是河南衛輝。每一年農曆的四月初四,就是林氏後人們相聚在一起叩拜他們共同祖先的日子。這是林氏後人特有的儀式感,他們需要這樣的儀式感來舒緩心中的思鄉愁緒。

而他們共同的祖先便是大家熟知的比干。原來,比干就是林氏一族的太始祖。身為商王朝中忠心耿耿的一員,他無法對昏庸無道的紂王視而不見。然而比干一次次的進諫都沒有得到商紂王的採納。商紂王的耳朵只聽得進小人的讒言蠱惑,並沒有將比乾的進諫放在心上。最後,比干被陷害,剖心而死。他是我國歷史上首位以死進諫的忠臣,在比乾死後的數千年中,無數人被他剖心一舉震驚,同時也寫下了不少稱讚、歌頌比乾的作品。

03

擲茭後的林紹海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開始興奮地準備著回鄉之路的東西。因為北行不僅僅是地圖上那一段距離,還是林紹海要完成使命的一次旅途,而為了完成這次使命,林紹海需要準備不少東西。首先就是祭祀祖先時的菜譜,林紹海精心地安排著每一道菜,仔細地寫到菜譜中去。林紹海介紹到,當地的風俗是這樣的,必須要用一個宴席來進行祭祀禮儀。而宴席的菜品也是有講究的,要二十四路菜,十二中山上菜,十二中海中菜,又稱作「二十四」花宴。而這種宴席,並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山珍海味,只是用麵粉為原料做成的24種不同的陸地、海洋動物造型的花雕而已。這些東西需要在祭祖儀式那一天,由林氏後人一一敬奉給祖先,由此表達後人對祖先的挂念與敬仰。其實這種祭祀禮儀在我國南方地區已經延續很久了。

結語

當一切都準備妥當後,林紹海還是有些擔心,因為他說河南衛輝當地並沒有祭祖所需要的芙蓉花。在南方的祭祀儀式中,芙蓉花是必需品,甚至有這麼一句傳言,「得海芙蓉一束,勝得金銀滿車」。由此可見,林紹海一定要帶著芙蓉花祭祖也不是全無道理。為了讓故鄉能夠開出芙蓉花,林紹海特地跑了很多花房,挑選了品種優良的海芙蓉進行了移栽,這一次,他將帶著海芙蓉一起回鄉。而他的使命,就是讓故鄉也能夠開滿海芙蓉。

參考文獻:《千秋比干》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2709281e8febc83d4e403d2387ae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