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家長群里發了一條信息。要求家長們做一個配合打卡的作業,很快就有家長在群里截圖表示已經完成任務了。班主任非常感激的,在群里發了抱拳的表情,希望還沒有完成的家長們能夠抓緊時間配合完成。
第二天多數家長已經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了打卡,但是還有幾位家長無動於衷。老師單獨艾特了那幾位家長,但是他們沒有說明原因,也沒有回覆。老師應該是非常著急,後來在群里說的話語也流露出了不滿意。
老師也很難,他們要按照校方的要求來做各種打卡任務。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的參與和回復,老師無法和校方交代,會對不配合的家長不滿意,當然對孩子也會有偏見。
老師討厭這三種類型的家長,希望父母們多和老師進行交流溝通,不要做讓人討厭的家長。
1、不積極完成任務的家長
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學校里會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安全教育的答卷,消防知識,地震知識等。這些任務都有時間的規定,應該按照要求快速的完成。
如果老師不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完成任務,校方會對老師做出批評,也會影響到班級的評分等。
有的學校會要求孩子們看一些電視節目,並且要求把孩子觀看的照片和視頻發到班級的群里。有的家長看到了就會馬上完成,而有的家長則會拖拖拉拉,對於老師的要求並不重視,連做也不做,好像沒有看見一樣。
老師也希望被理解,被回應,重視。一遍又一遍的催促,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家長一次、兩次的拖拉老師不會說什麼,如果每次都不支持老師去完成任務。老師對家長的印象不好,難免會對孩子有看法。
2、有問題直接找校領導
孩子在學校里難免會犯錯,或者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表姐家的孩子在班裡和同學發生了小矛盾,班主任說這些都是小事情,不影響學生們的正常交往,不用太在意。
表姐覺得班主任不負責任,直接找了校領導,於是領導就把班主任批評了,說他沒有做好工作。家長直接越級找上面的領導了,這樣班主任感覺沒有面子,還受到了批評,心裡對表姐產生了怨氣。從那以後,班主任對表姐孩子的管教也非常少了,不學習就不學,不惹事兒就行。
通過這件事情,表姐也為自己的做法後悔不已。如果家長有意見,一定要先和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因為孩子每天在班主任的眼皮底下生活,他們才更了解班級和孩子的情況,家長應該和班主任一起商量更穩妥的解決方法,如果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班主任去找校領導商量,這樣處理問題才會更加合理,班主任也能感覺到自己得到了家長的尊重。
3、不滿意,就把事情發泄在群里的家長
一次大寶的班裡準備出遊,班主任給每一個學生都做上了姓名牌。結果由於疏忽大意落下了一個同學,這位家長非常生氣,直接在班級群里質問老師,為什麼把他家的孩子給忘記了,是不是老師對他和孩子有意見?
班主任解釋了好幾遍,並迅速的將孩子的姓名牌加上了,還和老還和家長道歉了。但是這位家長依然怒氣沖沖的懟老師,為什麼沒有把別人家的孩子給忘記?
最後很多家長都出來幫忙說話,才把這件事情給平息了。老師自然是非常尷尬,對家長沒有了好印象,對於孩子也也是如此。
其實這只是一件小事情,老師也不是故意的,發現了錯誤馬上就改正了,家長沒必要斤斤計較的了。
那麼,老師喜歡什麼樣的家長呢?根據多位班主任反饋,下面這兩類家長,很受歡迎。不用老師操心太多,而且孩子的學習,也都非常不錯。
1、凡事積極配合的家長。
學校和班級有活動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關注配合。對於老師交代的任務,總能按時打卡完成。
比如說老師告訴家長,孩子在學校里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完成的也不好,希望家長多多督促。
父母能夠多多配合,大人嚴格管教孩子,讓他們有良好的轉變和進步,老師自然會感受到家長的尊重和責任心。能夠積極配合老師的家長,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2、心存感恩。
尊師重教,家長從小就要告訴孩子,尊重老師,當孩子取得了進步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老師反饋。告訴老師孩子正在慢慢的進步,老師看到家長的肯定和回復也會非常感動。自己的學生優秀,做老師的也非常開心。
一個老師要面對班級里好幾十個孩子,也要面對很多的家長。有的家長能夠心存感恩,教育孩子懂得尊敬師長。還有的家長對老師有偏見,有情緒,那麼孩子也會跟著大人學。
家長要以身作則,告訴孩子對老師心存感激之情。家長和老師是一種合作關係,只有尊重彼此,才能相處舒適,達到合力,共同進步的作用。
枕邊育兒寄語:
希望孩子成為老師喜歡的學生家長,也要努力做讓老師喜歡的家長。孩子在學校里,得到更多的進步,以後的進步空間也會更大。家長們想讓老師對自己家的孩子好一點,就不要拖後腿。不要做前面分享的三種類型的家長,凡事多和老師交流溝通,這樣孩子才會更受老師的歡迎。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