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裝修時,都容易走上「柜子越多越好」誤區,認為只有多打柜子,才能滿足自己的收納需求。哪怕現在沒東西放,之後也會陸續填滿。
事實上柜子數量多並不代表收納能力強,柜子增加的同時,也會進一步壓縮人的活動空間,而且定製櫃在家裝中的費用一點都不低,所以如果小戶型柜子沒有合理設計的話,最後很有可能多花了一大筆錢,還影響了家居質量!
所以今天小易君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柜子應該如何設計,一個柜子才能頂得上別人家三個柜子的收納力度。
1.明確收納對象
在定製柜子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柜子所收納的對象是什麼?例如玄關櫃收納主要需要考慮鞋子、鑰匙、雨傘和一些其他雜物,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一個簡單的斗櫃或者鞋櫃,再搭配適量的掛鉤就可以滿足基本收納需求。
櫥櫃主要考慮的是廚具家電,如果想把鍋放到櫥櫃裡面收納,那麼櫥櫃的抽屜就要特意設計得高一些。
只有根據收納物品的尺寸進行設計,這樣的柜子才會更加貼心實用。
而且家裡沒有明確收納對象的柜子越多,只會導致許多該扔的東西扔不掉,全部都被囤起來,最終柜子里塞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成為無效的收納。
2.有些柜子不如不裝
有時候柜子的數量多並不代表實用,大家可以仔細回想一下自己家的柜子,就可以發現其實有些柜子的實用性很差,而且操作上所帶來的麻煩要遠大於收納上的便利。
這種網格式酒櫃,不僅收納對象單一,而且打掃起來也是非常的麻煩,因此如果不是特別愛喝酒的話,一般家裡不建議安裝這種網格酒櫃。
現在也有很多業主為了增加收納,會將電視牆做成整排的柜子。事實上,這種整牆柜子的設計更加適合有足夠空間的大戶型使用,如果您家是小戶型的話,打上一排柜子之後,客廳就會看上去特別擁擠。上圖的這種方式就是很不錯的選擇,即實用又不顯擁擠。
3.注意分區布局,靈活預留空間
有很朋友家裡雖然看上去有很多收納格子,收納空間非常大,但是在收納時總會遇到大的東西放不下,小的東西又留下很多空位的尷尬情況。其實,這都是因為當初的柜子分區、規劃沒有做好。
格子再多,收納空間再大,如果沒有辦法利用的話,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安裝柜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分區布局,下面這種平均分布的布局方式,隔板反而限制了柜子的儲物量。
如果是初次裝修,自己也不清楚將來會有多少東西需要收納的朋友,建議不要把布局做死,少做隔斷,靈活地預留空間。
4.加薄抽屜
相信很多朋友都清楚抽屜的收納性和實用性都比隔板分層要高,但其實不是越深越大的抽屜就實用,很多抽屜的高度太高,會導致有一大部分空間白白浪費。
這時我們就可以在大抽屜裡面再加一層薄抽屜,一層高度6-12cm「薄抽屜」,可以讓內部空間利用得更好,將零碎的工具和物品放在這裡,不僅不容易亂,也能避免大抽屜太深裝不滿。
加薄抽屜的做法一般適用於衣櫃和櫥櫃,用來解決內衣、領帶、小飾品和勺筷等零碎物件的收納。
5.巧用五金,最大化利用空間
有時候並不是只有增加柜子,才能增加柜子收納空間,也有很多不影響現有空間,且可以增加柜子容量的方式。例如合理利用好五金件,最大化地利用空間,柜子也可以變得很能裝!
縱向抽拉式的褲架,再搭配Z形狀的晾衣架,比起疊放衣物,不僅收納能力更強,而且褲子一抽就能拿出來,收納的時候從一側放進去也很省時。
鞋櫃也可以利用五金件,做成兩面傾斜的旋轉鞋架,呈Z字形排布的形式,讓鞋幫和鞋面的高度差得到充分的利用,可以放兩倍的鞋子。
6.利用好立面空間
柜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立體集成」越好。柜子越多,所占用的面積越大,當橫向空間不足時,我們可以將立面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做柜子都直接設計成頂天立地櫃,占地面積不變收納的容量卻更大了。
例如廚房就可以在滿足操作台的面積需求之後,多餘的空間打一體小高櫃。把廚房的立面空間充分利用起來,小廚電、各種雜糧都可以放在這裡,騰出操作台的空間,保證台面整潔。
收納的目的在於方便物品的使用,而不是單純為了把東西藏起來不用,因此在定製柜子的時候,不僅需要考慮收納空間和收納能力,同樣要注意柜子的實用性和利用率喲~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以上所提及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