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孩子聰明的原因不是讀書,而是父母的這個動作

2023-01-30     菁媽育兒

原標題:麻省理工研究:孩子聰明的原因不是讀書,而是父母的這個動作

文|菁媽

01

1995年美國人類學家貝蒂·哈特和托德·雷斯利的研究著名的「3000萬字差距」,跟蹤了42個家庭發現。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到4歲時,跟出生在比較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會少聽3,000萬個英語單詞。

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智商是117,貧困家庭孩子的智商是79,再過了6年這些孩子10歲的時候才發現,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依然更好。

所以很多人就覺得孩子聽到的詞彙量越多,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好

麻省理工大學,哈佛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小組共同研究了一個項目,在波士頓以30多名4~6歲的孩子為研究對象。

發現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會比較強,這個跟父母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是沒有關係的,只在於父母平時跟孩子交流的語言和方式。

這其實也是代表著3000萬詞彙的研究中,為什麼富裕家庭的孩子更聰明?主要是因為富裕家庭的父母更有時間跟自己的孩子聊天,會更懂得跟孩子聊天。

父母會給孩子買很多的書,甚至給孩子聽一些手機或者故事機講的故事。

其實給孩子閱讀或者聽故事機講故事,並不能很好的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想要提高孩子的智商,還得要父母多跟孩子進行引導式的溝通聊天。

02

為什麼父母跟孩子多聊天能夠讓孩子更聰明呢?

因為跟孩子聊天其實是互動式的,父母會根據孩子的表情,孩子的語言來進行反饋,而給孩子看電視或者孩子看書,其實都是單方面的輸入

因為看書閱讀是一種吸收的過程,孩子小的時候吸收的能力會比較差,所以看書看著看著孩子就覺得沒有意思,不想看了。

但是跟父母聊天,父母就能根據孩子的表現來變換聊天的方式,就能讓孩子更感興趣,就能激發孩子的智力。

父母跟孩子互動式聊天,才是養娃的最佳方式,具體怎麼做

增強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在三歲之前是親密關係建立的關鍵時候,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沒有關注到孩子的情感需求,甚至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迴避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焦慮或者害怕拋棄,形成不健康的依戀關係。

而父母這個時候多抱孩子,多跟孩子聊天,多跟孩子互動,就能讓孩子形成健康的親密依戀關係,能夠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孩子的社交能力會更強

社交非常關鍵的交流工具就是語言,如果父母從小跟孩子經常溝通交流,那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更強。

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也會更強,孩子對別人語言中表達出來的非語言的情感以及信號也能體會得更好一些。

所以這些孩子在社交中他能更快地覺察到別人的意願和意圖,在社交中就能更好的判斷該如何去回應別人。

這樣的孩子在社交關係中更受別人歡迎,在人際社交中也能更加如魚得水,更加容易通過社交得到自己想要的資源,所以這樣的孩子社交能力會更強。

孩子更聰明

父母學會跟孩子互動溝通的時候要多引導,比如孩子問「鳥為什麼會飛?」我們可以問孩子,還記得上次我們一起去坐飛機嗎?你覺得飛機會飛跟鳥會飛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這樣會引導孩子去思考,孩子就會想到飛機是有翅膀的,而鳥也是有翅膀的,這樣並不是說是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是能夠很好的引導孩子去思考。

孩子的發散思維強,以及孩子學會思考非常的重要,這能更好的激發孩子的大腦,能夠讓孩子更聰明。

所以家長從小一定要多跟孩子進行互動式的聊天,才能讓孩子智力發育更好,以後更聰明。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ede797200c0fd6a5403a95f63cb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