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迴響》,我一直對這部劇的定位產生疑問,劇情的主線是女警冉咚咚(宋佳飾)破一樁兇殺案,但是纏繞在主線周圍的副線有很多,比如冉咚咚夫婦的中年情感危機、嫌疑人家庭的倫理道德問題、各類配角的原生家庭問題等等。
劇集對副線的闡述時長甚至超過了主線,所以我無法把這部劇單純當做刑偵劇去對待,因為導演馮小剛加入了更為高級的概念——心理學,正巧我對這方面略有研究,所以想要暢所欲言一番。
背景解讀
電視劇《迴響》改編自作者東西的同名小說《迴響》,這部小說本身就是一部「心理現實主義小說」,作者東西曾獲得魯迅文學獎。在他的這部作品中有一句話「感情遠比案件複雜,就像心靈遠比天空寬廣。」
這段話拆解了當代人對世界的兩種探索方式,一種是向外探索,比如我們隨著科技的發展,能夠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等等,包括蘋果手機的誕生,電子產品的精細化、人性化,這些都歸類於向客觀物質世界探索。而另一種方式是向內探索,研究人,研究心理,研究主觀的東西,這類型的探索看似有些虛無縹緲,實際上卻在探查人類最核心的東西,要知道「精神上的進步才是真正的進步」。
- 心理學概念:本我、自我、超我
許多人看《迴響》都會覺得一臉懵逼,我看了許多觀眾的評論,都認為主角冉咚咚有極大的心理問題,甚至是精神病。其實不然,只是影片確實會放大某些心理學概念,為了讓觀眾更直觀的區分冉咚咚的三個「我」,下面我們來拆解:
第一個「我」是超我,所謂本我、自我、超我其實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認為三個「我」一同構成了一個人的完整人格,這就有點像一個人戴面具的樣子,有的時候面具戴的實實在在的;也有的時候摘下一點,搞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再有的時候,又完全去掉了自己的面具。
所以「超我」代表著理想化的自我,比如女警冉咚咚,對於事業,她想成為的是優秀的破案精英,對破案有著瘋狂的執著,因為這代表了她的崇高職業理想。
而對於感情,冉咚咚有著極強的自尊心,她的「精神潔癖」正是說明了這一點,她自己對婚姻忠貞,也同樣要求丈夫對婚姻忠誠不二。所以我們會發現,她和劇中別的女性角色不同,她們有的可以當小三,也有的可以放任丈夫外遇,只有冉咚咚的「道德底線」一直很高,她對自己有著嚴格的人性要求。
第二個是「自我」,自我就不像超我那麼完美無暇,它是帶著許多瑕疵的一個「我」,比如主角冉咚咚的中年情感危機,她對職業的焦慮,屢屢破案不順,找不到線索的時候,她會失眠。
還有她對情感的焦慮,她總是懷疑丈夫出軌,對丈夫的關注度明顯高於其他人,她總是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比如她信誓旦旦提出「離婚」,心裡卻是另外一副想法,她極度渴望丈夫能夠堅守婚姻、堅守感情。「自我」本身就涵蓋了特別多的「矛盾」,而這些矛盾恰恰就是超我和本我的衝突,因為在當代,作為一個「社會人」,沒有人能夠真的摘下「假面」做自己,所以也就沒有人能夠做回「本我」。
第三個是「本我」,其實如果不經過專業的心理諮詢或者相關的干預和學習,正常人很難找到「本我」。就像劇中出現的被害女孩夏冰清,從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她的期望,所謂冰清玉潔,是對女孩保持貞潔的一種願望,這也是夏冰清對自己的期待,也就是她的「超我」,可惜天不遂人願,她因為長相漂亮,被老闆徐山川強姦,從此走上了「為人小三」的不歸路。
其實夏冰清多次對自我產生懷疑,多次尋死,或者說多次找不到自我存於世間的意義,那是因為她的「超我」毀滅了,而「自我」又和「本我」 產生了極大衝突,「本我」想要放下過去,重新開始,而「自我」又對這樣來錢快、糾纏不休的錯覺戀情產生依戀。
其實夏冰清這個角色特別像房思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異常嚴重,因為受虐而愛上了罪犯,因為她只能用「愛」來讓自己好過一些,不用讓自己背上強烈的自我譴責,所以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她非要嫁給徐山川,哪怕知道他是渣男,哪怕結婚後馬上離婚,她也要嫁。其實她是想讓自己解脫,給這段畸形的感情找一個合適的藉口。
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在心理學界,把「原生家庭」講的最好的,我認為是武志紅老師。人的一生,幾乎都要經歷兩個家庭。前者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裡面有爸爸媽媽,或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家庭是我們成年後重新組建的家庭。而前者叫做原生家庭。
馮導在劇中把「原生家庭」這個概念放大了無數次,我們來回憶看看:
首先講冉咚咚,為何她對感情有著極其完美的要求,也對另一半有很強的控制欲。回到她的原生家庭,父親和母親本身感情不佳,張口閉口都是為了孩子維持婚姻,這會讓冉咚咚從來攜帶負罪感,認為父母這輩子沒能夠如願以償地各奔東西,都是自己害的。在她的潛意識裡,是絕對排斥像父母這樣將就著過的婚姻。所以對冉而言,婚姻必須完美,稍有瑕疵,就要退貨。
相比冉咚咚而言,她的丈夫慕達夫(王陽飾)應該是生在一個較為和諧的家庭中,這一點從雙方父母來暖房的情節中可以體現,他的父母總是笑容滿面,對人熱情且主動。冉咚咚對人的信任更低,因為她見到了婚姻的失敗案例。而慕則反之,他看到了成功案例,所以無論是從付出愛,還是信任伴侶,他都相對主動承擔。
再來說夏冰清,她成為小三,父母占一半的責任。因為父母時常為了錢吵架,而且沒有避開孩子,其實父母並不是不知道孩子會聽到,而且他們根本沒有在乎這個點,也許父母想法就是「聽到了就聽到了,又如何呢?」
而夏冰清的骨子裡其實看不起自己的父親,他認為父親的過失毀了整個家庭的幸福,父親的一次意外車禍,讓整個家都背上巨額債務,也讓夏冰清自己的「大學夢碎」。所以父親的「無能」讓她知道,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也是終止悲劇的手段,這就是為什麼她會選擇接受老闆強姦自己的事實,就像啞巴吃黃連一般,再接受被持續包養的預期,就像把自己當做商品賣給徐總一樣。無論她有多討厭自己的處境,她至少認為自己比父親有能力,能夠為家庭遮風擋雨,而不是創造危機,至少在她的世界裡,是這樣的。
最後說吳文超(包貝爾飾),從小「個子矮」就是他的痛點,一會被父親嫌棄,甚至懷疑不是自己親生的。一會父母親都再婚,再生子女,互相比拼身高,卻不曾顧慮到吳文超的心理感受。所以他在原生家庭中處於一個極度缺愛的狀態中,但凡其他人給他一點點關心,他就會十倍百倍回饋,這種人當他愛上一個姑娘的時候,他第一直覺是自己不配,從他對夏冰清的態度中就可以品味出來。
總的來說,《迴響》一劇又有馮導加持,又有宋佳、王陽、朱雨辰、吳優等演技派主演,差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但是刑偵線和情感線並行,確實有難度,邏輯條理很難說明白,口碑兩極分化很嚴重,按我的判斷這部馮導新作難逃爛尾,雙線的故事明顯沒有捋順邏輯,迄今為止還是過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