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詠梅:溫婉的外表,搖滾的內心,老公還是王菲初戀
若要說近來娛樂圈的一大樂事,那必然是在廈門舉行的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了,今年的金雞獎熱鬧非凡,彙集了一大批大咖明星,流量明星和實力大咖齊聚一堂,獎項方面也是實至名歸,頗有看點。
年初《地久天長》一舉奪下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獎盃的消息從國外傳回國內的時候,很多人都還在問「詠梅」是誰,甚至不得不打開搜索欄,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她!」
但其實詠梅出道已經24年,演過不少經典影視劇,只是多為配角的角色,比如《北京愛情故事》,《乾隆王朝》,《懸崖》,《中國式離婚》,《刺客聶隱娘》等等,還有前不久熱播的《小歡喜》中季楊楊的媽媽,詠梅屬於典型的戲紅人不紅,有的人為為此嘆息,但這其實也正是她最想要的,也因此在拿下柏林影后之後,她在採訪中表示,最擔心的便是「我還能愉快地去上瑜伽課嗎?」
佛系的演員
詠梅出生於1970年,在1995年二十五歲時正式出道拍戲,直到今年才名利雙收,也就是說,詠梅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摸爬二十餘年,到了49歲才迎來事業的巔峰和成就,若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真不一定耗的起。
走過這低調的幾十年演藝生涯,與其說詠梅不重名利,倒不如說這是因為她對自己演藝生涯的追求和對功利的佛系。
詠梅從不參加真人秀節目,低調是她的代名詞,她是屬於需要自己空間的一類人,她知道對她而言,一旦在綜藝中向觀眾展示自己強大的個人標籤,這對其日後塑造角色都是一大障礙,她不是萬能的,所以她選擇了取捨。
而當她感到實力演員被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虛有其表的流量的時候,她選擇暫停自己的腳步,等待市場回歸冷靜。
當她覺得電視劇市場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通俗重複的時候,她認為這樣演下去對她而言只是單純的消耗,沒有提升的價值,於是她把重心從電視劇市場轉移到電影市場,嘗試新的領域,也不排斥電視劇創作新的驚喜。
正是詠梅的這份執著,才會讓自己在這個幾乎每位女演員都在擔心的「中年危機」的年紀,成功綻放。
當很多女演員還在追求少女感的時候,詠梅不怕演老人,不怕扮丑,不怕在鏡頭面前素顏,不怕暴露五官的死角,也正因為她這些堅持,才有這位新晉影后的誕生。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麼優秀的詠梅,其實並不是科班出身。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一點,對詠梅的一生影響很大。
詠梅畢業於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當時的年代,算是不低的學歷,畢業後自然也是就業市場的香餑餑。
有時候,一切都是天意。
演員的工作自由可控,天馬行空,這正合詠梅的胃口。
於是,詠梅便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這份淡定沉穩,也是沒誰了。
但對於一個把演員當做畢生事業的人來說,這點等待,確實不算什麼,她更想看到的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這樣才能攀上事業的高峰,不然一切原地踏步收穫的都是枉然。
人不可貌相
人們總是說「相由心生」,但不要忘了還有一句「人不可貌相」。
真正的詠梅,骨子裡帶有叛逆的靈魂。
畢業後離開家鄉,踏入當時很多人持觀望態度的改革前線,這是詠梅的第一次叛逆。
撇開朝九晚五的白領生活,到走進瞬息萬變的娛樂圈名利場,這是詠梅又一次叛逆的抉擇。
在當時多數人的眼中,演員並不是一個正當職業,這在家裡人都是幹部的詠梅家裡更是如此。
詠梅的奶奶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她不想看到孫女進入這個大染缸,事實證明詠梅拎得清自己,但沒能在奶奶去世前證明給她看,這大概是詠梅「大器晚成」對自己唯一的遺憾,她等得起,但是家人等不起。
詠梅的叛逆,還體現在她對搖滾的熱愛上。
詠梅大氣溫婉的外表,總會讓人覺得她是古畫里走出來的大家閨秀,撫琴可能才是標配,但其實她有一顆火熱的搖滾心。
她喜歡搖滾的不羈,喜歡有力量感的東西,喜歡回老家時開著汽車在經過大草原的一望無際的公路上馳騁的感覺,這時候車內播的可能正是搖滾樂。
詠梅的老公就是一位搖滾歌手,他是前黑豹樂隊的主唱兼鍵盤手欒樹,值得一提的是,欒樹也是王菲的初戀男友,王菲空靈的外表下其實也是一顆佛系又搖滾的心。
早在詠梅大學的時候,就擔任過黑豹樂隊《Don』tbreakmyheart》這首歌曲的MV女主角,年輕時候的詠梅真的是風情萬種,盤正條順又酷又颯,如今步入中年的她,也絲毫沒有褪去往日的氣質。
人們總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其實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後,必然也有一個偉大的男人,任何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講究平衡的。
很多人每到一個年齡段都有揪著自己內心的焦慮,年輕一代剛踏出社會的焦躁,幾年後三十而立的不安,到四十歲的「中年危機」,循環往復,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如此下去,何時才到頭?
不要等到生命盡頭的時候,才來懊惱沒有享受人生的每個階段,後悔會議凈是滿腹心事。
與其跟自己的年齡賽跑,急躁地追求短期的成功,到頭來一敗塗地反而墜得更深,倒不如學學詠梅的心態,做好每個階段該做的事情,一步步積累,踩實踩穩,在真正的機會到來的時候,不要畏懼向前沖,這樣即使失敗了也不必後悔。
人要學會和自己和解,也要學會找到和自己相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