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摔倒,千萬不要著急站起來!尤其老人

2023-12-21     果殼網

原標題:雪天摔倒,千萬不要著急站起來!尤其老人

最近幾天,許多地方都迎來了強降雪,如今大雪仍在繼續,這給出行帶來很多困擾。

雪天出行,路面濕滑,很容易跌倒摔傷,尤其老年人要格外注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全球每年有 30 多萬人死於跌倒,其中 60 歲以上者占比超過 50%。在我國,跌倒也是 65 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雪天如何避免摔倒受傷?以及摔倒後,如何避免因處置不當導致的二次傷害?今天來詳細說說。

警惕!這些地方摔倒風險高

從摔傷者的經歷來看,有三種最常見的危險情況。

第一種,是比較光滑的台階或者地面。尤其是拋光的大理石,是最容易讓人摔倒的,拋光的大理石表面粘上薄薄的雪非常滑,摩擦係數很低,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

第二種,就是由於雪下得比較厚,地面被雪覆蓋後,地上的溝溝坎坎是看不出來的,看起來都很平坦,實際上坑坑窪窪,也很容易讓人摔倒。

第三種情況就是斜坡(往往還會結點冰),下雪天這種坡是很容易滑倒的。

圖源:pixabay

小心!摔一跤危害並不小

對很多朋友特別是年輕人來說,可能會覺得不就是摔一跤嗎?爬起來拍一拍該幹嘛幹嘛。但事實上,摔倒很可能會在你不經意間造成嚴重傷害。從臨床角度來說,人體上有四個部位,常會因為摔倒造成損傷,嚴重的甚至可能致命

排名第一的是手腕。絕大多數雪天的時候,醫院骨科的急診接診最多的就手腕。

圖源:https://litfl.com/moore-fracture/

大家都知道,我們摔倒下意識反應就是手撐地。如果是年紀比較大的老人,本身就有一些骨質疏鬆,摔的時候身體協調能力又不是很好,這個時候他手著地往下一戳,如果是往後手背先著地,叫 Smith 骨折;手心著地就容易出現 Colles 骨折,出現餐叉樣畸形。如果骨折復位後感覺比較穩定,打石膏固定一段時間就可以,個別情況可能還需要手術復位。

第二常見的損傷處是肩關節。肩關節損傷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是下意識手撐地的過程中出現的,還有些人摔倒時,上半身砸到地上,肩關節先著地。

圖源:https://www.sportsinjuryclinic.ne

所以肩關節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肩袖撕裂,另一種是肩關節脫位。如果說位移不是很嚴重,撕裂不是很嚴重,可以保守治療,但個別可能還是需要通過手術來解決。

第三種則是非常嚴重的損傷——股骨頸骨折,是我們在摔倒時側面(髖關節外側)著地時容易出現的骨折。

圖源:https://drjulianguerra.com/

有些人管它叫「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為什麼說它是「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呢?

首先它是很多老年人才會發生的骨折。第二就是這個位置骨折之後,會極大程度影響股骨頭的血運,即使做手術也是會大機率出現股骨頭壞死,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直接考慮做髖關節置換。

如果患者年齡較大,不適合做髖關節置換手術,那可能會導致患者長期的臥床,生活能力受限,還有可能出現繼發的併發症,比如肺炎、尿路感染、血栓、嚴重的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等等都會接踵而至,非常容易出現生命危險。

最後一種常見摔傷位於臀部,叫尾椎骨折,相對來說對生命的危害性沒那麼大,但又讓人很尷尬和難受。

圖源:https://sinicropispine.com/

大家小時候可能都經歷過,玩鬧時把前面同學的凳子一撤,同學直接坐地上(好孩子千萬不要模仿!)。如果是雪天的時候,腳底一滑往後摔倒,基本上摔的就是俗稱的「尾巴骨」,初學滑雪、滑冰的朋友們請務必小心!

尾巴骨摔後基本分為兩種情況,不是特別嚴重的,趴一段時間養一養就行了;如果特別嚴重的,比如出現了折彎,可能還需要涉及復位。雖然危險性不那麼高,但尾椎骨折的朋友一定不願意回想那段連坐下都得小心翼翼的日子……

注意!這樣摔倒後別著急站起來

通常摔倒後,我們會下意識想儘快站起來,或者看到別人摔倒後,想儘快把對方扶起來。要注意的是,對於某些摔倒的傷患,千萬不要著急站起來,甚至於在救助的時候,如果搬運方法不對,也可能會導致二次傷害,加重他們的痛苦

那麼,如何判斷摔傷的嚴重程度?以及哪些情況不宜自行處理呢?

首先,查看疼痛的劇烈程度。

因為疼痛本身對於人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提示,如果摔倒者休息一會就不疼了,大機率沒問題,不放心的話事後去醫院再檢查一下即可。

但如果傷者疼痛非常劇烈,滿頭大汗,甚至都起不來,大機率是有比較嚴重的問題,因為疼痛就是一個很好的提示,應當及時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幫助。

其次,查看關節周圍有沒有明顯的畸形

比如正常的關節是平的,但現在它凸起來了,有一種是活動度的畸形,比如肘關節都反關節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股骨頭頭頸的骨折,此處骨折的傷者可能出現下肢明顯縮短和旋轉的情況,這種關節周圍骨頭明顯畸形的情況大機率是出現了脫位和骨折,這時候就不要輕易地去挪動或者讓傷者趕快站起來。

總之,骨折和脫位發生的時候,需要患者在第一時間保持相對固定的,如果在急救搬運的過程中沒有固定好,那麼有可能會因為我們的斷端對於周圍的軟組織的切割造成二次損傷,有的時候甚至容易造成神經血管的損傷或者一些肌肉軟組織損傷。

所以,如果我們粗略判斷發生了上述情況,或者出現了沒法自行判斷的情況,都應該儘快讓專業醫務人員到場,在現場進行緊急處理。

如何避免摔傷?

相比於「摔傷後怎麼辦?」防患於未然顯然更加重要。那麼,如何才能避免摔傷呢?注意這 5 點:

1、時刻保持警惕,多加小心

下雪天,有很多地方都比較濕滑,容易滑倒。在這樣的環境中行走時,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多加小心。

尤其是很多路面雖然沒有積雪,但是結了薄薄的一層冰,這種情況是最容易被忽視,也最容易滑倒。

2、放慢行走速度

下雪天出行,一定要放慢速度,每一步都要踩實,一步一個腳印,尤其是碰到不平的路面,更要放慢步伐。

3、更換防滑的戶外鞋

下雪天的路面很容易結冰,變得非常滑,如果鞋子不防滑更容易跌倒摔傷。現在很多戶外鞋的鞋底會有一些防滑的科技,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另外還要注意,褲子不可過長,以免踩到褲腳發生跌倒;襪子合腳,不穿滑腳的絲襪;鞋帶要繫緊並且鞋帶不可過長,以免踩到鞋帶引起跌倒

4、注意保暖,儘量避免雙手插兜

雪天出行,要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儘量不要因為天冷的時候把雙手插兜。因為如果在發生摔倒的一剎那,你的雙手插在兜里來不及拿出來。就會導致身體直接摔下去,造成更嚴重的損傷。所以明知道地面較滑的前提下,大家最好把手拿出來,隨時做好維持平衡的準備。

5、老人儘量避免出門

摔倒是造成 65 歲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冬天如果下雪、結冰,則路面濕滑,加上衣物很厚,遮擋望向腳下路面的視線,老年人更容易在冬天摔跤,發生骨折。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長期臥床很容易導致原有的內科系統疾病加重,以及引發泌尿系統感染、褥瘡、肺炎等併發症。

最後的最後,提醒大家千萬千萬不要亂踢東西!有人已經因此被送醫院了……

策劃製作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製|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黃濤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 運動醫學科 康復治療師

審核丨唐芹 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林林 丁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c3e12a4778c73b3e5ff798f2c0f9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