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故伎重施 美國選擇一忍再忍 但這事讓其忍無可忍

2019-11-08     張殿成軍情觀察

伊核協議曾被國際社會視為通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國際熱點問題的典範,是國際多邊合作的重要成果,對鞏固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促進中東和平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美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卻宣布廢除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嚴厲的經濟制裁。

起初,伊朗採取靜觀其變的策略,聲明堅持遵守伊核協議,不給美國重啟制裁的藉口。但是伊朗的策略並未奏效,即便伊朗堅守伊核協議,美國仍舊將過錯歸咎於伊朗,並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制裁。在過去數十年間裡,美國以各種藉口對伊朗進行過各種經濟、外交、政治和軍事制裁,嚴重遲滯了伊朗的發展。而再次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德黑蘭也沒有息事寧人,幾乎就在美國宣布首輪經濟制裁的同時,伊朗也以試射各種飛彈和重啟核計劃作為回應。

其實, 巴列維王國時期的伊朗曾是美國的重要盟國,美國也曾是伊朗發展核工業的堅定支持者,但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後,華盛頓卻視德黑蘭入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說白了,伊核問題的本質就是美伊關係問題。德黑蘭認為,其不僅有權發展的彈道飛彈計劃,而且有權力發展核工業。但華盛頓卻認為,伊朗的飛彈計劃對美國及其中東協友以色列、沙特等構成直接威脅,而伊朗對中東反美勢力的支持,特別是出兵敘利亞直接觸動了美國的中東利益。而更讓美國所無法容忍的是,伊朗還以發展民用核工業為幌子進行核武裝。因此,在美對伊實施多輪經濟制裁後,伊朗又故技重施,宣布啟動30台新型的IR-6型離心機。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伊朗將重新加速生產核燃料,並以此為籌碼換取美解除制裁。

在美國看來,在過去幾年裡,伊朗雖然沒有公開進行武器級核燃料的生產,但卻從未停止過對發展核武器的技術研究。而在伊核協議簽署後,擺脫了經濟枷鎖的伊朗更是加強了對彈道飛彈,特別是中程彈道飛彈的研製,其軍事力量得以迅速增強。伊朗不僅在荷姆茲海峽擊落了一架美軍「全球鷹」無人偵察機,而且還接連扣押美國盟友在海灣地區的油輪。儘管美國選擇了一忍再忍,但這事卻讓其忍無可忍。日前,伊朗全國舉行了大規模的反美集.會。數千名學生和市民聚集在德黑蘭市中心的前美國駐伊朗大使館門前,手持標語,高呼「打倒美國」「打倒以色列」的口號,並焚燒美國和以色列的國旗。伊朗軍方官員甚至還在參加活動時,還將美國的國旗踩踏在腳下,這讓白宮十分惱火。美國隨即宣布對伊朗實施進一步嚴厲的經濟制裁。此外,美國還率領56個國家在波斯灣北部、阿曼灣等海域高調地舉行聲勢浩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其劍鋒所指無需明言。

分析認為,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絕對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在許多國際事務中可以憑藉其霸權行事,但卻偏偏遇到了不信邪的伊朗,使得美伊矛盾不斷激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伊朗履行了伊核協議,但美國卻在有意製造地區安全危機,並通過「極限施壓」遏制伊朗武裝力量的發展,以進一步強化對中東局勢的管控。不過,「極限施壓」不僅沒有迫使伊朗作出妥協和讓步,反而強化了德黑蘭擁核自保的決心與意志。毫無疑問,如果未來伊朗研製出核彈,也是美國逼迫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24RSW4BMH2_cNUgs-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