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燃的事,大概就是蘇翊鳴奪冠了。
一周前,大家還在為他因為裁判誤判而被「偷」走金牌的事憤憤不平。一周後,他就憑實力拿走了單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項目的金牌,直接成了中國冬奧代表團歷史上最年輕的奧運金牌得主。
咱就是說,還有什麼能比更解氣…啊不,是更爽的事了嗎?沒有了,甚至都有一種爽文男主的故事照進現實的感覺。
而且這位傳奇少年,跟前幾天的那位刷屏了的天才少女谷愛凌還很熟,從小一起訓練一起長大的那種,算是青梅竹馬了。
還有網友給他倆起了個cp名,叫「蘇坡愛豆」哈哈哈(這種少年天才頂峰相見的設定我可太愛了吧!
給沒太關注到前情提要的網友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得從蘇翊鳴2月7號那天以88.70分拿到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亞軍的事說起。
雖說他作為一個17歲的小將,能拿到銀牌已經是給中國單板滑雪、中國雪上項目創造了多項歷史了,甚至還打敗了他自己的偶像麥克莫里斯,但這枚銀牌也是大家意難平的開始。
因為就以他在決賽的這一跳來看,他是完全有資格拿到金牌的。
他不僅挑戰了1800度的五周轉體,還是全場唯一挑戰1800,並且順利完成了這個動作的參賽運動員。
就他這一套原地起飛然後穩穩落地的大動作,大家都覺得小蘇這個冠軍應該是穩了。
但是宣布成績的時候他只拿到了88.70分,並沒有像大家預想的那樣拿到90+的分數位列第一。
一時間,別說是國內的網友對裁判的這個打分表示了迷惑和質疑,外網上也有不少網友也紛紛為蘇翊鳴鳴不平,覺得他那麼完美的一跳不應該才拿到這麼一點分。
在蘇翊鳴和拿冠軍的那位帕羅特究竟誰跳得更好這件事上,阿槓作為一個滑雪小白也不太好評價。畢竟是真人裁判現場實時打分,主觀因素也是很難避免的。
但是看到瞬間陷入沉默的各國解說的反應和比賽現場的一些記者的專業評價,就能知道蘇翊鳴這個亞軍拿得確實有點離譜了。
有網友發現,在蘇翊鳴的第一跳中,瑞典和法國裁判均給出9分,但加拿大裁判只給了5分。
一個冷知識:在坡面障礙技巧比賽中,裁判是分段打分的。
那位給蘇翊鳴打了低分的加拿大裁判負責的是道具區,雖然最後一跳蘇翊鳴的得分是高於帕羅特的,但可能是因為道具區有低分的緣故就導致蘇翊鳴最終的總成績比帕羅特少了2.25分。
或許蘇翊鳴在道具區的表現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咱作為一個外行人也是不太懂道具區的扣分標準是什麼。
不過給蘇翊鳴打低分的是一位加拿大裁判,最終奪冠的選手帕羅特又正好是個加拿大選手,這就讓人很難不往「裁判偏心自己國家隊員然後故意壓分」那方面想了吧?
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多,大家對他錯失冠軍這件事的意難平情緒也迅速發酵起來。
很多網友都希望蘇翊鳴的團隊可以去申訴,表示可不能在自己家門口被人欺負了。
本以為這件事可能就要這麼意難平下去了,結果2月10號的時候出現了一些更讓人意難平的「轉機」。
該項目的裁判長在接受採訪時承認給加拿大獲得冠軍的選手帕羅特的分數打高了,並且直言是因為角度問題沒能看到帕羅特的抓板失誤,當自己意識到這個錯誤時分已經提交,無法更改。
也就是說,裁判確實是存在誤判,而我們蘇翊鳴本來也確實是有資格拿下這枚金牌的。
裁判承認錯誤歸承認錯誤,但遺憾終究也是競技體育里最難避免的一部分,如果蘇翊鳴這邊沒有要申訴的意願的話,那他錯失的這枚金牌大概也就只能這麼錯過了。
後來他還出面回應了打分風波,表示他覺得此前的坡障比賽沒有任何爭議,尊重裁判也尊重對手(咱就是說,這就是「無冕之王」的格局吧~
遺憾歸遺憾,一轉頭我們小蘇就親手把這個「無冕之王」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金牌——他在2月15日進行的單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決賽中,以182.50分奪得了冠軍!
這不僅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裡獲得的第六塊金牌,還刷新了中國冬奧代表團歷屆最好成績,為中國單板滑雪實現了冬奧金牌零的突破…妥妥地是又一次創造歷史了。
錯失了一塊金牌?那就在下一場裡堂堂正正地贏回來,這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小蘇真的很爭氣」?
而且他這回的分數可以說是遙遙領先了,「翊鳴驚人」實至名歸。
最終讓他登頂奪金的這一跳,也是真的會「飛」無誤了,屬於是炫到阿槓每看一遍都會原地起雞皮疙瘩的程度,值得反覆觀看。
不過就在他奪金之後全網網友為他歡呼的這段時間裡,不少網友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華點」。
比如我們「六公主」(電影頻道)轉播他奪冠新聞的時候給他寫的title:中國單板滑雪運動員 演員 蘇翊鳴。
網友:???演員?好傢夥,蘇翊鳴你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然後大家隨手一扒,就發現蘇翊鳴身上的驚喜遠比我們一開始預想的還要多很多。
蘇翊鳴可能怎麼也沒料到,自己奪冠之後的畫風怎麼跟別的冠軍不太一樣呢哈哈哈,一不留神就被大家扒得底褲都不剩了。
他的驚喜包括但不限於:曾經以童星出道,曾經的願望是考中戲、當演員
參演過《狼殿下》、《生逢燦爛的日子》、《林海雪原》、《搖滾小子》等多部影視作品
在徐克執導的電影《智取威虎山》里演過「小栓子」一角,演的還是韓庚的爺爺hhh
這一演,讓他入圍了第35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人。
雖然最終沒進那一屆的最終提名名單,但對於演小栓子那會兒只有10歲的蘇翊鳴來說也是個挺大的肯定了。
而且他還很愛音樂,打卡過迷笛音樂節,很可能曾經跟你在同一個音樂節的草地上甩過頭蹦過「迪」
講真,如果他後來沒去搞滑雪,沒準兒滾圈就會多一個人才了~
不過他自己親自「辟過謠」,說他喜歡hiphop哈哈哈,這回說唱圈得一分。
別問他演過的這些電影、電視劇為什麼有一種又老又新的感覺,就拿《狼殿下》來說吧,印象中好像也並沒有過去多久。
問就是因為,他真的很年輕,是2004年出生的弟弟,兩天後才到18歲生日…
一個冷知識:《狼殿下》是2020年播的,2017年拍的,那會兒蘇翊鳴13歲(00後真的連「黑歷史」都是高清的hhh
你以為奧運賽場上的少年冠軍「戎馬半生」,結果回過頭來發現他不僅文體兩開花,在冬奧會奪金前已經拿下了一系列世界冠軍,還未滿十八歲,並且中英日三國語言可以自由切換…這樣的人生,真的是爽文作者都不敢寫的吧?
可現實就是,這樣一個「別人家孩子」的傳奇故事,就實實在在地在所有人的見證下上演著,很難不感慨。
正好刷到他在《智取威虎山》里說「滑雪誰不會呀」的片段,聯繫了一下現在,感覺「小栓子」的心路歷程可能be like:沒拿到金像獎,那我去拿個奧運冠軍吧?(開個玩笑
不過網友們玩梗歸玩梗,蘇翊鳴放棄演藝圈徹底投身體育圈的經歷也確實稱得上是「反套路」了。
他雖然4歲接觸滑雪,7歲就已經成為世界知名滑雪品牌的簽約滑手,但他是在知道北京將會舉辦冬奧會時,才把冬奧會當作自己的奮鬥目標的。
跟其他很多從小就進行著專業集訓的運動員相比,他的起步時間算是比較晚的。
直到2018年入選國家隊,蘇翊鳴的職業生涯才算是正式開始。
為了更好地備戰冬奧會,他就決定先不拍戲了,把百分之百的經歷都投入到訓練中去。
天賦固然很重要,但也是他的努力和自律讓他得到了更多的回報。
成為職業滑手之後,他的日常就是訓練、參加各種比賽、拿獎、破紀錄…
在這屆北京冬奧會開始前不久,他還剛剛拿到了「首位完成單板滑雪內轉1980度抓板動作的運動員」的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
講真,別人家的孩子17歲破世界紀錄拿奧運冠軍,我17歲的時候可能1980有多少圈都還得數半天…又是忍不住感慨人與人之間差距之大的一天。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我們都樂於誇他是天才少年,覺得像蘇翊鳴這樣的孩子是一出生就自帶「外掛」,但看了他的訓練經歷就會知道,這條冠軍之路一點也不容易。
因為有天賦的人千千萬,但只有真的能堅持下來的人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這段時間,隨著谷愛凌、蘇翊鳴這些少年冠軍的走紅,他們的追夢故事、家庭氛圍、家人的教育理念等等內容也是引起最多討論的。
可能相比自身的天賦值和自律,家人對他們興趣愛好的那種支持和理解才是最讓網友們最羨慕的點。
能夠在這麼小的歲數就早早找到自己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熱愛,並且有可以支持自己走得更遠的天賦和專注力,這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了。
再加上父母那種順其自然的育兒理念,給了他最多的鼓勵和支持,讓他不僅可以盡情追夢,還能在這個奮鬥的過程中收穫樂趣。
進可以更高,退也可以沒有什麼負擔,這樣的成長環境跟現在各種「卷」、「雞娃」、「成績至上」的社會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吧?
淺淺代入了一下,羨慕的心情又加深了一層,永遠會被這樣的一些「野蠻生長」的故事觸動。
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所謂的「天才」屈指可數,更多的還是身為平凡人的我們。
看到不少網友一邊點贊蘇翊鳴、谷愛凌他們的故事一邊表示被反激勵了之後更emo了,覺得自己努力一輩子也走不到人家這種高度,還不如原地擺爛。
很能理解這種感受,但其實羨慕歸羨慕,也沒必要急著去否定自己。
他們是那種很早就明確地知道自己熱愛什麼的人,但蘇翊鳴也有過迷茫、想放棄的時候,但他堅持住了。
相比之下,我們中的很多人可能更多的是還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就更容易覺得生命沒有意義。
但很多時候,人們都不是先明確了熱愛的方向才去嘗試的,而是先勇敢邁出舒適圈,積極嘗試,在這個走出去的過程中才慢慢發現了自己心裡想要去哪個方向。
看到蘇翊鳴接下來的安排是去成都上學,完成高中的學業,然後考大學。
至於他會考哪裡、考什麼專業,誰也不知道,目前的壓力已經轉移到了各大院校這邊,還挺好奇他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熱門選手最終會去向何方的。
總而言之,別人的成功雖然不可複製,但我們也一樣有機會成為閃閃發光的人。
新的一年,就祝大家都能早點找到自己的那份熱愛吧,希望大家都可以擁有一個很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