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感染陽性率飆升!揭秘肺炎支原體→

2023-10-15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科普】孩子感染陽性率飆升!揭秘肺炎支原體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最近門診就診小朋友中

查出支原體感染陽性率飆升,

這支原體是什麼東西?

多大的小孩容易得?

大人也會得嗎?

下面帶大家一一揭秘肺炎支原體~

1. 支原體是什麼,小朋友感染得多嗎?

支原體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最小的非典型致病微生物,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導致肺炎

今年6月以來,不少孩子都出現了肺炎支原體感染,我院支原體檢測數據中,6月份陽性率為19.86%,7月份陽性率為25.65%,8月份陽性率達27.16%。學齡兒童患病較多,學齡前兒童亦可發生,即以幼兒園、小學年齡段的孩子為主。而近年來,嬰幼兒發病率有增多趨勢。

2. 什麼是支原體肺炎?有哪些症狀表現?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以間質病變為主的急性肺部炎症,占住院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0%~40%,是兒童最常見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

「支原體」可以通過直接損傷和感染後免疫損傷、炎症浸潤、支原體對治療的耐藥、粘呼吸道液纖毛系統損害而導致的分泌物增多及排除障礙、加上支原體與病毒或細菌等其它病原體的混合感染,可導致肺炎,甚至出現肺不張等併發症。

起病初期可有咳嗽、流涕、發熱等,重症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發熱以中高熱為主,持續高熱者預示病情重;咳嗽較為劇烈,可類似百日咳樣咳嗽。年長兒往往會出現反覆高熱,但不一定有明顯的咳嗽,拍胸片後發現已有「肺炎」改變,可表現為部分實變,以單側為主;嬰幼兒可有喘息表現,肺部早期體徵可不明顯,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雙側呼吸道音低和干、濕性囉音。所以孩子出現咳嗽劇烈、持續發熱的孩子,建議拍胸片,以明確有無肺炎。

3. 支原體會通過哪些渠道傳染?

支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染,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以冬季較多,平時可見散發病例,全年均有發病。約每隔3~7年發生一次地區性流行,其流行特點為持續時間甚長,可達一年。如北京地區1990年流行自1990年1月至1991年3月,持續一年二個月之久。

4. 網上說,支原體感染會快速引起肺炎和「白肺」,是真的嗎?

網上所說「白肺」,可能是檢查胸片時看到的白色陰影,這些陰影是一些炎症的滲出影,而醫學上的「白肺」是呼吸窘迫綜合症裡面整個肺部瀰漫性病變,程度是不一樣的,後者要嚴重許多,近期嚴重的支原體肺炎引起一些肺葉的滲出影較多,也就是傾向於第一種情況,而不是後面的情況,概念不同,不必恐慌。嚴重支原體肺炎的發生與患者自身免疫力、感染毒株的毒力及耐藥性均有關。

兒童支原體引起的「白肺」,發病早,進展迅速,病情較重,往往早期表現為發熱,尤其是高熱,而咳嗽不明顯或較晚出現,早期肺部體徵也不明顯,因此,對於持續高熱患兒,應及時就診,查病原學及胸片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防止併發症及後遺症的發生,提高生存質量,降低死亡率。

5. 支原體怎麼治療?需要住院嗎?能自己在家吃點藥嗎?

本病有輕症、重症和危重型,輕症患兒病程在7天左右,一般預後良好,重症、危重型患兒住院時間會更長。

由於支原體沒有細胞壁,對至頭孢、青黴素類抗菌藥物「天然耐藥」,故支原體肺炎常用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等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首選阿奇黴素,輕症可居家治療;重症推薦阿奇黴素靜滴,需住院治療。住院時間一般1周至兩周。

這些藥物的服藥方法比較特殊,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通過病情判斷服藥療程和停藥間隔,不建議家屬自行口服藥物,以免影響後續療效。故確認支原體感染後,一定要按醫囑規範治療,避免擅自購買抗菌藥物,以免延誤病情。

6. 馬上就開學了,孩子要如何預防支原體感染?接種肺炎疫苗有用嗎?

接種肺炎疫苗確實是能預防一些肺炎致病菌,但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能預防支原體肺炎的相關疫苗。預防支原體感染,要從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起,注意以下幾點:

  • 保證充足睡眠,加強體格鍛鍊,增強抵抗力;
  • 注意室內通風,勤洗手,注意手衛生;
  • 合理飲食,以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為宜;
  • 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如果家人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家裡的小孩作為易感人群是最容易被交叉感染的,建議做好洗手、戴口罩,避免帶病照顧小孩等措施,大人也需及時就診。

END

熱 門 視 頻 推 薦

供稿來源: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越秀兒科 楊小樂、李敏敏主治醫師

審核: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越秀兒科 彭淑梅 主任醫師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王舒華

主編:劉元鈴

發布:張達暉

小編今晚的雞腿就靠您的「點贊」「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1b4b72bc28478027d8f81dfc29c7b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