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追案》清朝版的掃黑風暴,何冰早已踢開演技,享受角色了

2022-09-11     我的萌寵嘟嘟

原標題:《劉墉追案》清朝版的掃黑風暴,何冰早已踢開演技,享受角色了

在《劉墉追案》開播好幾集之後,《掃黑風暴》還在各大一線衛視上播出呢,好像在前一天晚上,《掃黑風暴》才最終收官。其實,看網劇並且已經是平台VIP的觀眾,早已經把《掃黑風暴》這部劇看完了。當大家在看《劉墉追案》這部劇的同時,再看到《掃黑風暴》這部正在播出,不免要把兩部劇放在一起比較一下,別看這是兩部劇是完全不同的電視劇,但是,如果你細究起來,二者真有很多相同之處。

所以小編便不自覺地把《劉墉追案》比作是清朝版的《掃黑風暴》,兩部劇最明顯的相同之處,就是二者都是一案到底,也就是說一個案件一直偵破到電視劇結束。該案件本身就是一個戲劇大懸念,當這個懸念揭開時,本劇也就結束了。大家回憶一下,《掃黑風暴》是不是這種情節設置?其實,從《劉墉追案》所播出的這十一集劇情來看,它何嘗又不是一案到底的劇情設置呢?

關於這種劇情設置,小編之前就在文章中討論過,它應該是一個倒著生長的樹形結構,劇情的主幹就是那條一貫到底的大懸念主線,然後主幹之上又在不同的高度上旁生出很多的側枝側干,而這些側枝側干就是附著在大懸念之上的小懸念。當然,這都得益於編劇和導演的創意和編劇功夫,他們可以在大懸念之下,拆分出一級懸念、二級懸念、動作懸念甚至四級懸念。而觀眾們就被《劉墉追案》這四類懸念死死地吸引著。

不論是編劇,還是觀眾,雙方都要經歷著四個級別的懸念,只不過雙方的方向不同。編劇是從一級懸念到四級懸念進行拆分設計,而觀眾則正好相反。觀眾必須要把所有細節和懸念走過一遍之後,才能知曉整個案情的全貌。其實,《掃黑風暴》也是這樣的懸念設置,但有一點不同,那就是觀眾早就知道高明遠是最終黑手,唯一不知道的就是掃黑專案組是如何破獲這起大案的。而《劉墉追案》則壓根就不知道那個背後大BOSS是誰。

導演為了防止觀眾忘記大懸念主線,在劉墉貶官之後,不論在哪一集那個面具人都會出來晃一下,提醒觀眾注意劇情的大主線大懸念。因為這期間,編劇和導演繞的彎子也太大了。先是從黃愛玉的案件開始,然後就把假傳聖旨案這條主線給丟下不管了。接下來好多集劇情全部都是徐五和黃愛玉謀害親夫案的故事情節。這期間,儘管面具人也一直不時地出來晃蕩幾下,但是,觀眾一直看不出面具人和徐五案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

不過還好,觀眾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就在第十一集劇情里,索倫圖與劉墉在府衙門前交換徐五和項悅榕時,面具人在暗處把徐五用毒蜂給殺掉了。直到此時觀眾們才發現假傳聖旨案與徐五案之間的利益關聯。好了,至此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大段情節中,都涉及到哪些懸念級別了?假傳聖旨案當然是一級大懸念了。從黃愛玉開始到徐五,這期間所涉及到的懸念都是二級懸念。

而偵破徐五案件期間所拆分出來的那些懸念,都屬於動作懸念了。劉墉與索倫圖在府衙內外對峙期間的那些戰鬥與計謀,都屬於四級懸念。懸念越小停留時間越短,而且不論哪一級懸念都特別吸引人。好了,接著再來說一下何冰的演技。之前我還對他有一個小誤解,那就是對於他在台詞上運用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表示不解。後來,終於理解了,那就是他與劉喜說話時,用的都是充滿喜感的山東話,而跟其他人說話時,用的就都是普通官話了。

通過何冰對於劉墉的演繹,我終於理解了什麼叫老戲骨和實力演員了。在詮釋演繹角色時,他顯得特別陶醉其中。在角色中的何冰是那麼地舒服,他似乎不是在演角色,他是在角色的設定中享受生命和生活呢。在跟劉喜說話時,他有著作為山東人的自豪與享受,在與秦朗、賀子楓、徐五、索倫圖對話時,他又在享受著劉墉那種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坦蕩和磊落。這期間,你只要觀察琢磨他在台詞中的氣息和用聲,就知道了。此時,在演技上,何冰已經到了去術存道的地步。而其他演員還在演技的層面上苦苦掙扎、苦苦求索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1ab2d5d47e2e0d913ecceaaa664a0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