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兩天,刷了下《好事成雙》。
看燈塔數據,《好事成雙》是當下新劇霸榜次數最多的日冠。
收視率漂亮,然而,質量堪憂。
這篇文章想以張小斐的角度聊聊這部劇。
講真,我很喜歡張小斐在《你好,李煥英》中的表演。她也是我看這部新劇的原因之一。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張小斐從電影演回電視,本是下凡。《好事成雙》會加速張小斐的下凡速度。
簡單講,在《好事成雙》中,張小斐沒吃透林雙的學霸人設,也沒演好家庭主婦,劇本先天不良,更沒有給她很好的滋養。
先說張小斐的演技。
在劇中,林雙是學霸,高光時刻是以國內唯一一名女生的身份拿到「全球大學生程序競賽第一名。」全劇最大金手指顧許,在林雙面前也不過是千年老二。
然而,我們看看林雙敲代碼的姿勢,很難相信她是學霸,她竟然不會盲打。
對一個程式設計師來說,盲打是必備技能。然而,林雙在敲代碼時,竟然有一指禪。即便林雙很久沒有出來工作了,她也應該有肌肉記憶的。
我不是說,程式設計師身份就是會盲打的充分必要條件(生活中確實有些程式設計師不會盲打),但張小斐想要演出林雙作為頂級程式設計師的一面,展示她有盲打的技能,才更有說服力。
然而,她卻不懂得這樣做。
另外,林雙作為家庭主婦的一面,也讓人覺得虛假。她需要每天洗手作羹湯,照顧孩子和老公。然而,她家的餐桌,我很難對林雙的廚藝高看一眼。
衛明的早餐無非是三明治和牛奶,都是一些去超市購買就能搞定的半成品。但凡有點營養學知識,都不會這樣吃。而在第十六集,林雙去面試時,劇中又用回憶的形式展現林雙會早起煮雜糧粥。在此之前,我們沒有見過衛明喝過一次雜糧粥。
我懷疑像林雙這種層次的中產家庭,習慣牛奶麵包就湊活一下,是拍戲方便。
林雙該有的廚藝,沒有展現出來。如果這些例子還不沒有說服力。我們就來看看第五集,林雙給醉酒的江喜煮蘿蔔湯。
林雙在煮蘿蔔湯時強調蓋蓋,騷操作。煮蘿蔔湯需要敞開鍋燉,才能使蘿蔔辣氣跑掉,這樣才會有更好的口感。
江海還讚嘆林雙煮的蘿蔔湯好喝,簡直就是不走心的花言巧言。
像林雙這種受過高等教育,做啥啥都成,沒有工作,修煉一身好廚藝,沒啥難度吧。
張小斐沒能演好家庭主婦的一面,估計是她缺少做家庭主婦的生活經驗。
徐帆主演《關於我媽的一切》,有洗菜做飯的情節,她告訴女兒,「洗青菜適合用小蘇打 ,水煮青菜時,放點鹽和油,煮出來的菜才不會發朽。」
原理很簡單,青菜焯水時,水裡的鹽和油可以為青菜加一層保護膜,葉綠素不容易溶於水,菜葉能保持翠綠。
在影片中,徐帆的動作有家庭主婦的熟練靈活,散發著一種勞動的美感。這些應該是徐帆調用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徐帆確實給剛子當了很多年賢內助。
再來說一下《好事成雙》的劇本。
俗爛。
無論是惡婆婆形象有濃厚的AI劇本氣質,還是用小蘋果各種生病來創造戲劇衝突,它們都是證明。
說回張小斐的戲份,就是一筆糊塗帳(其他演員的戲份也好不到哪去)。
林雙2015年畢業(第八集面試提到),曾在方舟工作兩年,後來生娃回歸家庭。在第十五集,林雙以衛明夫人的身份參加薇姐家的宴會。
事前江喜還特意為林雙科普方舟的大佬。姑且認同像江喜這種基層小員工能接觸到公司大佬,但林雙也不需要江喜科普吧。畢竟,她有過在方舟工作過的兩年經驗 ,這些元老級別的高管,像林雙這種業務骨幹,比江喜更有可能接觸到這些管理層。
第十六集,林雙和江喜的對話,也能看出《好事成雙》的劇本已經是自相矛盾的糊塗帳了。
林雙:我當時在方舟工作的時候,也沒覺得這麼內耗啊。
江喜:方舟那個時候,屬於初創階段,就幾十名員工。
劇情交代,方舟在2005年成立,林雙應該是在2015年左右加入的方舟。林雙加入方舟時,它至少已經成立十周年了,用初創階段來定義方舟,江喜哪來的勇氣?
我明白編劇們討厭戀愛腦,但是,當江喜就不再戀愛腦後,她就搖身一變成為林雙指點迷津的人生導師,這樣的戲是不是太過了?
林雙這樣的職場精英,像個剛畢業的小傻子一樣差點成為職場跑回,這樣的戲,是不是也太過了?
我認為,《好事成雙》連職場劇的基本線都做不到。職場人的裝扮很刻板,戲裡的衝突很懸浮。
免責聲明,我認為只是個人之見,不代表客觀現實。如果您覺得《好事成雙》是國產劇之光,我也尊重這個觀點。
我現在都很疑惑,第十一集中,方舟的調查小組認為,江喜登陸衛總帳號,她被視為出賣公司的內鬼。江喜雖然不是職場精英,但她正常人的腦子應該有的吧。她只需要說一句,江喜在爆料出現後才登陸衛明的帳號,這說明出賣公司的人另有其人——江喜已經在調查小組暗示衛明是最大受益者了,此時的她不缺少拉衛明下水的勇氣。
好吧,江喜是戀愛腦,想不到這一點。
那麼,方舟的調查小組也沒腦子?
話說回來,《好事成雙》難以成為張小斐的代表作,無論是劇集質量,還是表演層面,它都是很容易被觀眾遺忘的爛劇。
不信,大家可以腦洞一下,如果這部劇不是名導滕華濤導演,不是張小斐,不是黃曉明這樣的大明星參演,會有多少人喜歡這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