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先行、勇立潮頭,蘇州中行爭當自貿金融服務「領跑者」

2023-06-28   安茜聊生活

原標題:創新先行、勇立潮頭,蘇州中行爭當自貿金融服務「領跑者」

2019年9月,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簡稱「蘇州自貿片區」)掛牌,為蘇州金融業探索開放創新提供了新契機。三年來,中國銀行蘇州分行(簡稱「蘇州中行」)立足自貿片區前沿陣地,深度參與金融改革創新,積極發揮金融活水功能,在跨境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探索形成了一批創新經驗,跑出自貿金融服務「加速度」。

回應新需求,首創業務彰顯引領姿態

2021年2月,蘇州中行與新加坡分行合作,落地江蘇自貿區首筆1000萬元同業融資業務,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跨境雙向流通渠道,開啟了蘇州自貿片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新篇章。同年11月,蘇州中行積極聯動澳門分行、匈牙利分行,成功落地自貿區首批銀行信貸資產跨境轉讓試點業務,有效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拓寬了跨境資產轉讓渠道。

自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成立以來,蘇州中行在自貿區的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累計超510億元,領跑同業;借力海內外一體化優勢,成功開立區內首個跨境人民幣同業帳戶、落地首筆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創新服務境外客群,落地首單NRA帳戶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為境外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融資支持……一系列金融服務創新探索,體現出蘇州中行「先鋒引領創新賦能」的文化品牌和精神源泉。

圍繞金融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要求,蘇州中行在開拓跨境人民幣業務市場的同時,依託中國銀行遍布全球的一體化金融服務平台優勢,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豐富完善產品體系,全面回應自貿區金融服務新需求。近年來,蘇州中行獲評「蘇州自貿片區一周年制度創新優秀合作夥伴」「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獎」「2021年度蘇州工業園區優秀合作銀行」等,全面打響中國銀行自貿品牌。

突出特色化,產融結合賦能區域創新

為服務「全球產業鏈上的蘇州」進一步增強產業主導力和綜合競爭力,蘇州中行探索推出「科技型企業蘇州工業園區模式」(簡稱「SIP模式」),並因地制宜深化服務,逐步構建起以「SIP模式」「投貸聯動」「多方風險分擔」三大模式為一體的金融服務體系,針對片區內新興產業發展和創新型企業成長,提供商行、投行、基金、保險等在內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

近年,面對蘇州園區「經開區+高新區+自貿區」三區疊加戰略機遇,蘇州中行下轄工業園區分行積極探索與政府部門聯動,推廣多個銀政合作創新產品,通過不斷深入的職能優勢互補,助力片區內科技企業「長得快」「走出去」。例如,與園區海關、經發委合作研發「關助融」企業增信融資項目,搭建了「關政銀」合作新機制。

截至目前,「SIP模式」已累計為近1500家科技型企業提供超160億元授信支持。園區中行還連續多年獲評「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金融服務明星銀行」,多次獲評蘇州工業園區「金融服務產品創新獎」,已經成為園區產業發展和科技攻堅的重要金融支撐。

推動一體化,聯動發展踐行國有大行擔當

蘇州自貿片區位於長三角核心區域,且處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北向拓展帶。蘇州自貿片區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區位特點和經濟優勢,讓蘇州中行不得不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相關業務,以創新金融服務踐行國有大行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

在得知中新智慧園項目存在一定資金缺口後,蘇州中行第一時間啟動授信上報,核定並成功落地2億元跨區域開發貸項目,專項支持「中新智慧園一期工程」建設,為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再添金融活力。據悉,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位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聚焦以智能傳感產業為主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蘇州中行提供授信支持的中新智慧園項目是該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開發建設為集研發設計、封裝測試、生產製造於一體的智能傳感產業創新綜合體,以新技術帶動區域資源配置效率提升和產業結構優化。

蘇州中行圍繞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探索同城化服務、跨區域授信、信息共享等,落地了多項「首創」性金融產品和服務,形成良好示範效應,為中國銀行戰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今年,蘇州中行還深度參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E企融」信易貸服務平台建設,打破區域和企業主體的數字鴻溝,構建示範區「信用+金融」生態。(王夢菲李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