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米香白酒應該「貴」?論米香型的「價值獨特性」

2022-02-21   酒食評論

原標題:為何米香白酒應該「貴」?論米香型的「價值獨特性」

作者:李虓

古話說,「世間萬物米為珍」,從大約一萬四千年開始,稻米對於我國國人生活和文化就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目前,稻米成為我國單產最高、最穩定的糧食,占到全國糧食總產量的36%-46%,除此之外,稻米,還給中國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讓我們具有了「稻米型國家」的典型特徵。且看,中國漢字中,以米為偏旁的有133個,以禾(代表黍、稻)為偏旁的有182,以上述字組成的詞組和成語更是難以計數。

水稻(拍攝/sandy)。

而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發現,中國文化中,人們思維邏輯的開展往往藉助於具體的物,轉以表達抽象的概念和感受,成為中國特有的從物質的大米向精神文化轉化的現象。例如:「精」和「粹」的實意是精選的米和挑選後不含任何雜質的米,經過抽象,就產生了諸如精心、精英、精彩、精妙、精鍊、精髓、精神、精深等詞,成為中國文化的內核精神。

中國人食米,也用米演繹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米香型白酒正是其中,當絕大多數白酒酒種都在採用高粱或者混合糧食釀造美酒的時候,米香型白酒仍舊以最純粹的稻米為原料,釀造出獨一無二的米香風格。

洞藏三花酒(拍攝/李虓)。

但矛盾之處在於,承載了中國人生活和文化精粹的大米原料,所釀造出的米香型白酒卻絲毫沒有高粱酒的氣勢,常被認為是中低端酒。其實,無論基於原料還是酒品,都很難講得通,若說原料,為什麼日本的清酒可以動輒成千上萬?若說是酒品風味,為什麼連純凈的伏特加都可以有高價值產品的湧現?所以,價值的低估,其根源在於「誤解」。

01

被大師讚譽的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是中國小曲白酒品類的典型代表,在南方諸多地方均有分布,比如兩廣、兩湖、雲貴川、閩贛、蘇皖台等地區,但最出名的還是桂林地區出產的「三花酒」,曾在1957年全國小曲酒評酒會上,被評為第一;在1963年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並獲銀質獎章;在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再次被評為國家優質酒,因此,三花酒也被有「米香酒王」的榮譽。

在工藝上,米香型白酒用料十分純粹,完全使用大米為原料釀造,並採用同為大米原料並融合草藥製作的小曲為糖化發酵酒麴。米香型白酒酒體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 β-苯乙醇為復合香氣,在呈香呈味物質的組成方面與其他香型具有較大的差異。

米香(拍攝/faris)。

著名白酒大師沈怡方先生曾格外關注小曲酒的發展,對於米香型白酒還特別撰寫米香型白酒技術發展的綜述,其中提到:較多米香型白酒均為國家優質白酒,小曲酒也是可以出名酒的。小曲酒,是我國白酒傳統生產工藝的一朵奇葩。小曲酒的特色和優點對發展現代釀酒科技進步也曾有其積極的貢獻。不斷科學地總結與發展傳統生產工藝,小曲酒種這朵鮮花將會在白酒百花園中開得更為艷麗,迎來明媚的春天!這就是白酒行業著名的「小曲酒的春天」論斷。

02

被時代埋沒的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也曾經輝煌時刻,這從歷史上證明了米香型白酒的價值,比如,桂林民間流傳順口溜:「想要富,燒酒磨豆腐。」抗戰期間,桂林人口驟增,消費水平高,桂林釀酒業急劇發展,僅三花酒糟坊就有40餘家,加上兼營的,超過百餘家,泥灣街一帶就有安泰源、朱長興、羅永貞、恆吉祥等六七家之多。米香型白酒以其「清亮透明,蜜香清雅,醇甜爽冽,回味怡暢」的特點,與以茅台酒為代表的醬香型,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為代表的濃香型,以汾酒為代表清香型白酒並稱四大香型白酒,成為是國內最早被公認的四大典型白酒香型之一,以至於在兩廣、上海、武漢、北京、天津乃至港澳都享有盛譽。

古代酒坊(圖片/網絡)。

那麼,米香型白酒為何發展停滯了呢?時代的變化是重要因素。上世紀至今,改革開放的成功,讓中國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中的重要體現在於飲食。上世紀80年代是重要的分水嶺,80年代末90年到初,小康生活的深入,類似雞鴨魚肉的食材、炸雞燒烤開始流行起來,相比於吃大鍋飯、蘿蔔白菜為主菜的物質匱乏年代,國人的口感一直在向風味的豐富升級,而在這樣的追求風味和香氣的偏好背景下,米香型白酒相比濃香、醬香,甚至於大曲清香均不占優勢。所以,米香型白酒問題,是價值與時代不匹配的問題,而不是酒品價值本身的問題。

03

被誤解價值的米香型

在飲食多元化的今日,在追求風味的複雜之中,也存在由繁到簡、由濃到淡的趨勢。從這一方面來看,米香型白酒價值正在被重新認知,迎來發展機會。那麼,米香型白酒具有哪些特有的價值?我們應該從何種角度來理解米香型白酒呢?

第一,獨特的香氣價值。

米香型白酒在物質組成上具有獨特性,雖然酒體中酯類成分在濃情醬米四大香型中屬於較少的種類,但其酸類和醇類,尤其是醇類物質,在諸多米香白酒中,比清香和濃香型白酒還要高;而在較低水平的酯類中,卻唯獨具有較高含量的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和 β-苯乙醇,乳酸乙酯就有濃郁的酒香,乙酸乙酯具有清新的果香,而β-苯乙醇則是玫瑰花和蜂蜜的主要香氣成分,所以高醇和高酸的舒適綿軟口感下,突出格外的獨道的花果香,這是其他白酒所不具備的。

白酒品鑑(拍攝/李虓)。

第二、獨特的體感價值。

米香型白酒的評語為「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甘冽,回味怡暢」,飲時的柔和感和飲後的暢輕感是十分顯著的特徵。之前的米香型白酒由於價值低估而價格低廉,所以直接導致了工藝品質不過關,而產生了諸如「後苦」「上頭」等問題,但真正的優質米香型白酒其實並不存在這種「低級」的品質問題,因為米香型白酒的工藝簡單,對於不良物質的去除也相對容易控制。所以,身體負擔小、輕鬆愉悅是米香型白酒的又一獨特價值。

第三、獨特的風土價值。

白酒是山水風土的產物,人們常說「好山好水出好酒」,品味一杯白酒除了酒體本身以外,也是品味的一方地域的獨到之處。桂林山水甲天下,作為「天下第一」的風土環境,同樣賦予了米香型白酒不可複製的價值,這就如同「離開了茅台鎮釀造不出正宗的茅台酒」「離開了法國香檳地區就只能叫做起泡酒」一樣具有稀缺性。

穿山岩酒窖藏酒融洞(拍攝/李虓)。

第四,獨特的洞藏價值。

酒是陳的香,白酒也是時光的產物,在諸多儲酒方式中,洞藏是格外獨特和符合老熟進程的形式,但在很多地方合適合理的洞藏方式並不多見,而在廣西尤其是桂林,「無山不洞,無洞不奇」,這裡的溶洞資源為白酒的儲存貢獻了十分豐富的洞藏可能,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洞藏帶來的老熟變化,這亦是其他地區白酒所不能比擬的。

正因如此,米香型白酒應該高端化,也具有高端化的價值,而經過這些年看到清香、濃香、醬香三大香型的突飛猛進,米香型也逐漸開啟了中高端化的結構調整,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300元到600元,甚至於1000元以上的米香型白酒均能看到。

穿山岩·蘭斛藏香 洞藏三花酒(圖片/網絡)。

比如,有一款穿山岩品牌出品的「蘭斛藏香」洞藏三花酒曾賣到1599元,品牌來自劉鎮的《踏莎行》詞句,而包裝則使用了桂林十分有代表性的梅瓶,這款酒幾乎開創了三花酒的「天花板」。所以,米香白酒應該「貴起來」,因為它有很多無法替代的特殊價值,靜待發現。

作者簡介:

李虓,食品發酵學碩士,酒類食品行業評論作家,策劃人,工程師,《酒食評論》創辦人,李虓策劃諮詢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