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有一個乾隆公道杯,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古人真會玩兒
馬未都在收藏界的名氣不是一般的大,但凡是搞收藏的,基本上都知道他的鼎鼎大名。馬未都收藏門類極其廣泛,不僅有瓷器、家具等老本行,還有一些冷兵器、玉器等。至於馬未都收藏的乾隆公道杯,就值得說道說道。公道杯特別神奇,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為何會有這樣的設計?
公道杯之「公道」二字,可是來頭不小,語出《禮記.禮運》,原文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由此可見,公道杯注重的就是公平、公正、客觀。這一點與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不謀而合,尤其在待人接物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公道杯一般用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喝茶,另一方面是喝酒。前者主要是主要是甄別茶水顏色,令客人都覺得自己是被公平對待。後者就是用來喝酒,就是馬未都所收藏的乾隆太白醉酒公道杯。
馬未都所藏乾隆公道杯設計極為精美,李太白居於酒杯中間,內部設計有一個瓷管。大家別小看這個瓷管,杯子一倒滿水就往外漏的奇特景觀全靠這一獨特設置。根據馬未都的說法,這裡邊有聲兒是活的。馬未都特意用一瓶礦泉水做了實驗,隨著水的逐漸加多,裡邊的「太白」小人就飄起來了。馬未都指出,太白醉酒是傳統的畫面。
但是,馬未都收藏的公道杯有一個問題,水倒滿了卻沒有漏。馬未都強調,一般來說水倒滿之後,這裡邊的水就會漏出來。之所以沒有漏出來,全在於這個公道杯出現了損壞。暫且不說馬未都殘器版公道杯價值幾何,不妨看一看公道杯的水為何會漏出來。馬未都解釋,之所以水倒滿了會漏出來,主要是利用了物理學中虹吸現象。
早在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東坡志林》卷四中,就記載了四川鹽井中利用唧筒,把鹽水吸到地面。關於虹吸現象的原理具體細節,大家在中學時代都學習過,在此不做過多贅述。古人是非常會玩的,喝酒也好,喝茶也好,圖的就是一個樂趣,是不能超過那個線的。一旦超過,那就不公道了,水就會漏出來。通過馬未都收藏的公道杯,你就能看到古人真會玩兒。
馬未都的乾隆太白醉酒公道杯雖然是一個殘器,可也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獨特的酒文化。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玩兒,確實是有一定人文主義精神。反觀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忽略了酒文化,變成了純碎的喝酒,這也就失去了喝酒的樂趣。當然了,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件特殊的文物感受到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還是相當發達的,最起碼在運用虹吸原理上確實是玩出了花樣。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的科學技術講究經驗,而不注重理論。換言之,我可以利用這一現象製作出各種各樣的稀罕物件,可想要從中的整理出科學知識,更高級別的使用,這就非常困難了。中國科學技術在近代不如西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一特殊的局限性,這又是另外一個沉重的話題了。
參考資料:
馬未都表演公道杯神奇虹吸現象,讓人驚嘆古人的智慧.廣西收藏馬未都
鼠年說文物:金瓜子,乾果捧盒,炭烤火鍋,公道杯
《東坡志林》.蘇軾
《禮記·禮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