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 出台首個經營資格標準

2019-11-25     中經雲端

[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 出台首個經營資格標準

據遼寧日報消息,2019年11月19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在以標準引領商事登記主體資格與經營資格分離改革方面再次出新,正式推出《食品經營類主題式服務規範》標準,這是繼主體資格標準後的第一個經營資格標準,將進一步助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2019年以來,大連片區食品經營類經營資格審批已完成692項,是使用頻次最高的經營資格許可。根據企業反饋,大連片區以問題為導向,對該項使用頻次最高的經營資格許可進行標準化規範,在以標準化推進辦事便利化的同時,徹底取消審批各環節的自由裁量權,保證食品經營類企業經營資格審批實現標準化和可預期。據了解,食品經營類企業一般需辦理主體資格和食品經營類經營資格兩個審批事項,所需材料要件有食品經營許可書和承諾書以及其他8份文件。實施《食品經營類主題式服務規範》標準後,申請人只需根據提示在相應平台上錄入信息即可,申報材料由系統自動生成,無須另行準備,審批效率可提高75%以上,將由法定時限的20個工作日、承諾時限的5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辦結。

2·蘇州工業園區:信息化「助力」 打造「精緻園區」

據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消息,2019年11月15日上午,蘇州工業園區召開城市管理工作推進會,加速信息化助力,打造「精緻園區」。目前,園區積極實施城市管理全面數字化轉型,推進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建設,平台建設方案現已完成,計劃2019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室內裝修及軟體平台開發。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立新,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朱江出席會議。2019年以來,園區在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升城市管理品位等方面積極作為,以城市管理十項重點任務為抓手,項目化推進城市管理和市容環境提升。「大棚房」整治、違法建設整治、戶外廣告設施整治等專項行動成效明顯,夜景亮化、綠化改造、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提升等實事項目有力推進,「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工作進一步加強,園區城市「顏值」不斷提升。

[中經雲端·國家級園區]

1·蘇州高新區:以智能製造賦能區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據蘇州高新區新聞網消息,蘇州高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和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近年來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產業,將智能製造產業確定為區域重點發展產業,加大智能化技術改造步伐,促進區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2018年,蘇州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到58.5%和59%。在全省國家級高新區排名和創新驅動發展綜合評價中均列第2位。引進和培育了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崑崙數據、阿里工業雲、賽飛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國信優易、工信部電子五所華東分所、徐工信息等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技術服務商。在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方面,以「兩中心蘇州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蘇州智能工業融合發展中心、一基地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產業應用(蘇州)基地、一平台工業大數據眾智平台、一研究院賽飛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五大產業平台構建為核心導向,形成了完整的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研發、測試驗證、行業應用、示範推廣的服務能力,助推區域製造業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發展。

2·唐山高新區與西安交大對接35個重點項目

據河北新聞網消息,2019年10月17日,唐山高新區與西安交通大學項目簽約儀式在古城西安舉行。巷道形變檢測裝置設計、基於FPGA的雷射輪廓中心線提取算法、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外觀設計等6個項目簽約,彰顯了高新區與西安交大政產學研合作的新成果。近一年來,雙方已推進15個對接項目轉移落地,組織各類對接活動20餘次,帶動高新區30多家企業實現技術提升,完成了超過100人的專業培訓。2019年11月6日,省政府與西安交大簽署進一步加強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升河北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水平、強化網際網路信息技術運用等方面,不斷拓展合作範圍、提升合作水平。為了建成全省科技創新的「風向標」,高新區和西安交大轉移中心就如何在深化合作中進一步走深走遠開始謀劃。首先,瞄準經濟發展的重要需求,強化特色人才培養和高質量服務社會的協同與互動,建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端智庫。其次,開放式運行,對接西安高校聯盟,使西安的高校資源全部實現與唐山和高新區的對接,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同時,借力借腦借智,成立政產學研聯盟,搶占技術、標準、產業和應用的制高點,建成聚財引智的「蓄水池」,科教融合、成果轉化的「金搖籃」。

3·江蘇省徐圩新區獲批國家智慧石化產業試點示範創建園區

據連網消息,2019年11月20日,筆者從徐圩新區獲悉,2019年11月,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成功獲批國家智慧石化產業試點示範創建園區,將按照《國家智慧石化園區建設指南》標準建設,進一步提升新區石化產業基地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這也標誌著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智能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征程。徐圩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徐圩新區將按照智慧石化園區總體規劃要求,分步建設應急安全管理一體化平台、生態環保管理一體化平台、公共設施管理一體化平台、智慧供應鏈一體化平台、管理服務創新一體平台五大一體化平台,不斷完善公共支撐體系、努力提升園區服務產業能力。那麼這五大平台如何發揮作用呢?徐圩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五大平台相互獨立,但是又互為補充。其中應急管理平台如同園區的「眼睛」時刻巡視園區的情況,並根據情況發出預警,提出應急方案。其存在可以築牢園區安全底線,讓園區的發展可持續。生態環保平台則更像是園區的「鼻子」,認真記錄園區的環境情況,並為應急安全管理平台判斷提供科學「數據」。公共設施平台則是園區的「鋼筋鐵骨」,有力支撐了整個園區產業承載。而智慧供應鏈一體化平台則是園區的「血脈」,為園區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管理服務創新一體化平台則是園區的「大腦」,指揮整個園區運轉,保障其沿著安全、環保和世界一流石化園區的目標前行。

4·雲南箇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讓傳統工藝「活」起來

據云南網消息,位於箇舊市大屯科技工業園區的箇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創建於2011年,是一個集錫工藝非遺傳承展示、生產創意、文化會展、生態旅遊為一體的文化旅遊創意園區,並成功申報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步入園區,玻鋼結構展覽館、法式外形體驗館、仿製蒸汽機車等文化景觀別具一格、引人駐足。同時,這裡設有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斑錫技藝」傳承演示中心工藝生產線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還是雲南藝術學院、紅河學院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實踐創研平台。「斑錫技藝」傳承演示中心內,一條數十米長的生產線清楚地展現了澆鑄、碾片、放樣下料、整型、焊接、打磨清洗等錫器製作全過程,工匠們一招一式專業、熟練。「這條生產線具備年產約1萬件錫工藝品的生產能力,年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6大序列約300個品種的錫工藝品行銷全國,營銷網絡遍布昆明、上海、杭州、義烏、成都等地,擁有『中國馳名商標』、『雲南省著名商標』和『紅河州知名商標』,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博覽會和行業評比中榮獲金、銀、銅等大獎。」一襲布衣、長髯飄飄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園區負責人賴慶國介紹。值得一提的是,在作為資源枯竭城市的箇舊轉型升級中,箇舊錫文化創意產業園做出了有益的嘗試。「相比動輒數億元的工業項目,園區或許不值一提。但錫礦通過深加工變成工藝品,附加值也能提高不止10倍。」賴慶國說,他們將持續推進園區在文化、旅遊、工藝、教學等方面融合發展,為擦亮千年「錫都」金字招牌獻計獻力。

5·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以花為媒」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據新華網消息,近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第四屆花博會期間,紅掌、蝴蝶蘭、彩色馬蹄蓮、大花惠蘭、康乃馨、洋桔梗等特色花卉在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紛紛亮相,不少遊客徜徉於此,「鮮花經濟」逐步成為嵩明縣全域旅遊的新亮點。據介紹,園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建成區8平方公里,花卉園藝生產面積達2.63萬畝,已有68家企業和農業科研機構入駐。目前,園區年產高檔鮮切花近7億枝、盆花1000餘萬盆,年產值12.24億多元,年貿易出口規模4500多萬美元。經過發展,園區現已形成以科技孵化、植物組培等新技術研發為先導,以種子、種苗、種球為主體,以鮮切花、盆花、乾花、有機蔬菜、食用菌生產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成為了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農業科技創新引領、設施農業和外向型農業的示範區。同時,園區依託中科院、雲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科技研發基地、專家工作站和企業自身研發基地三大科研平台,建立優勢互補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目前,園區擁有科技研發基地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現代農業科技中心7個,共收集、保留菊花品種2500多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新品種400多個。在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推廣示範上,園區培養了一批種植能手,帶動了周邊種植業的發展,吸納周邊農村近8000人就業。從事傳統農業的農民轉變為從事現代農業的產業技術工人,有效解決了群眾增收問題,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6·北京經濟開發區:2019世界5G大會開幕

據北京日報消息,2019年11月21日上午,全球第一個以推動5G產業為主題的國際性大會——2019世界5G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國務委員王勇,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並致辭。蔡奇指出,面向未來,我們將加大5G技術研發創新力度,組織產學研用等創新資源建設共性技術平台,強化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整體提升5G技術水平。我們將加速構建5G產業新生態,積極培育5G產業鏈,大力推動5G與各行業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發展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積極推動5G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建設,提升5G網絡覆蓋,深化5G技術在重大活動、重大工程和重點領域的示範應用,帶動5G技術走進各個領域、千家萬戶。我們將大力推動5G的開放合作,深化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產業協同、數字治理等方面的國際合作,鼓勵國內外企業參與北京5G網絡建設和應用發展,讓世界共享技術、市場和發展機會。王勇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網絡信息技術發展,中國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技術創新成效明顯,產業鏈水平不斷提升,網絡建設全面鋪開,應用發展持續深化,國際合作紮實開展。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5G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難得契機,為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提供了強勁動力。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高質量發展,抓住5G發展的歷史機遇,全面推進5G商用部署,促進5G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支撐數字經濟做大做強。要加快網絡部署,構建5G與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要加強技術研發,加快技術升級,促進產業鏈整體突破。要深化融合應用,打通5G應用關鍵環節,支持5G在重點領域先行先試,推進數字經濟發展。要強化安全保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及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制度、標準建設。要堅持開放合作,鼓勵中外企業共同參與,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共築5G全球產業良好發展生態。開幕式前,與會嘉賓參觀了5G發展最新成就和最新場景應用展。世界5G大會以「5G改變世界·5G創造未來」為主題,通過會議論壇、展覽展示、應用設計揭榜賽三大板塊,搭建平台,推動5G交流展示合作,讓5G技術惠及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v9yom4BMH2_cNUgLM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