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這門大學問!用上這5個選書方法,輕鬆讀出思考力

2019-11-22     書語人間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度提高的秘訣》一書的共讀。

上一篇文章里,我們聊到了如何通過假設閱讀、整體閱讀、推測閱讀,和平行/交叉閱讀的方法,來把一本書讀厚。

現在,我們先來簡要複習一下,這五種把書讀厚,提高思考能力的閱讀方法,都分別是什麼:

  1. 假設閱讀:在讀書前,先結合書的標題、腰封、序言和目錄,來推測一本書的內容,初步判斷這本書是否適合自己;
  2. 整體閱讀:每讀完一段,和一個章節時,便嘗試用自己的一句話來概括讀過的內容,來確保自己沒有因為文章的篇幅過長,丟了整體;
  3. 推測閱讀:在讀完一個章節後,結合這個章節的內容,試圖推測出作者寫在下個章節里的內容;
  4. 平行/交叉閱讀:同時閱讀2本或多本書,找出書里的不同之處,嘗試分析這些不同都從何而來。

讀到這裡,你也許會問了,每一本書都有這樣深入閱讀的必要嗎?

其實呀,雖說每一本書里,都有著作者對某個問題的不同見解,但是,從閱讀這件事情本身來說,書也是有好壞之分的,除非是興趣使然,或是工作需要,是沒有必要一本本閱讀的。

那麼,都有哪些書可以在閱讀後提高你的思考力呢?來和靈遙一起看看作者在書里提到的5個選書方法,找到那些讓你收穫滿滿的書吧!

01.

閱讀暢銷書

第一招便是選擇「多數人都會讀的書」「賣得最好的書」,比如,豆瓣上評分在7.5,甚至在8.0以上的書。

你可能會懷疑,「就這麼簡單?未必也太簡單粗暴了吧……」,但是,不得不說,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大家讀後交口稱讚的,往往都是會對你有幫助的書。

一方面,暢銷書之所以會暢銷,往往是因為它說到了人們的心坎上,讓不少人都覺得,「嗯,你說的是我」。因此,你如果能夠把它暢銷的秘密給找出來,那麼對你的閱讀和寫作都是有幫助的。

另外,這本書里的內容即便在你驗證後發現不對,你也能弄明白了大部分人出錯的地方,然後對照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你的成長也是有幫助的。

另一方面,暢銷書一般都是一個學科里,語言最通俗易懂的書,能夠用最簡單的話語,幫你快速入門一個學科,做出「這個學科的內容,我是否感興趣的判斷」。

比如,你在讀完了這本《睡眠革命》後,便會明白何為晝夜節律,以及晝夜節律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的。這樣,你在閱讀其它類似的習慣養成書時,也能夠很快地做出對錯的判斷。

另外,暢銷書暢銷的另一個原因,往往是它能夠把很複雜的語言,用最簡單的方式給講出來。

比如,《思考,快與慢》便是一本行為經濟學裡的暢銷書,雖說講的都是經濟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因此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是,它的內容整體來說都較為簡單,舉的也是會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非常好懂。

這樣,你也能夠根據一本暢銷書書來明白,自己對某個領域是「真的喜歡」,還是「葉公好龍」,進而做出是否要深入學習下去的決定了。

因此,你若是不知道該讀哪些書,不妨從暢銷書開始你的閱讀吧。

02.

相信那些靠譜的推薦

隨著印刷術的高度發達,出書的門檻也是越來越低了,你只要有錢,有自己的作品,便能夠聯繫出版商,買到一個書號,然後出版它。

但是,這便會有一個問題,市面上「魚目混珠」的爛書實在是太多了,有時連續讀上個好幾十本,都找不到一本把話說到自己心坎里的書。

因此,想要找到好書,你便要學會去向專業人士求助。

我舉個例子,靈遙因為讀了《為什麼精英這樣用腦不會累》以後,便對腦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是,市面上講腦科學的書有太多太多,既有講基礎知識的神經生物學,又有講病理和治療方法的神經病學,還有一些與其它領域,如,運動、飲食相互結合的書,到底哪一本才適合我入門呢?

這時,我便會去網上看一些神經學專家推薦的書單,或是大家都在推的神經學好書,一個作者的多本書,一個系列的書,或是考研必讀。

這樣,我能夠確保我的學習不偏離方向,先夯實基礎,再活學活用了。

當然,靈遙也會陸陸續續在書語人間這個公眾號里,給大家列書單,推薦我讀過的書,大家可以酌情參考一下。

總而言之,選書的過程不一定要自己的獨立完成,也可以找值得信賴的家人、朋友、老師、同學、薦書達人尋求幫助喲。

03.

超越時代的經典

通過閱讀暢銷書,我們能夠弄明白哪些書才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但是,唯有那些超越時代的經典,才是會影響你一生的作品,值得你反覆閱讀。

比如,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海明威先生的《老人與海》、諸子百家、《黃帝內經》《曾國藩家書》等等,都是超越時代的經典,書里的內容都能夠在現代這個社會中得到印證。

我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你去對照一下《定位》,這本被譽為「營銷學聖經」的經典。

你會發現,裡面的「要麼在某個領域裡做到第一,要麼開創一個能夠讓自己成為第一的領域」的理念,便是不少企業、斜槓青年和網紅背後的經營法則。甚至,在知識付費時代,有不少大咖還靠著這句話賺得個盆滿缽滿喲~

因此,請反反覆複閱讀這些有著傳世價值的經典作品,與智者對話,讓他們做你成長路上的啟明星吧。

04.

設立年度閱讀主題

書的分類琳琅滿目,包羅萬象,隨便去到一家書店,兩性關係、親子教育、投資理財、生活常識等等,你都能夠找到一大堆書。

如果不限制分類或是領域,那麼,你多半會和靈遙一樣,被各種各樣的書吸引走,以至於被今日頭條怒批「不夠垂直」。

因此,你不妨結合自己當下的一個狀態,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年度閱讀主題,在一段時間裡,只讀一種類型的書,把書讀精,讀透。

那麼,如何設定年度主題呢?

你通過書店裡的,心理學、經濟學、文學、哲學等這樣的分類是可以的,也可以結合你當下的狀態來,比如,一個剛剛懷孕的准媽媽,便可以在孩子出生前,讀些與孕期、分娩、早教有關的書籍,在孩子出生後,不手忙腳亂。

接著,是每一個主題持續多久。

這個同樣是因人而異的,你如果是一個時間充裕的人,那麼,不妨以3個月,到半年為一個階段,然後,給自己設定10-12本書的閱讀目標,1-2周一本,吃透即可。

這樣,你一年便能夠深入閱讀20-60本書,也是不小的收穫了。

當然,你若是工作忙碌,家裡也有一堆事情等著你去做,那麼,你不妨一個月讀1本,一年讀12本,把一個主題徹底地吃透,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最後,為了提高你的閱讀效率,每讀完了10-12本書後,你一定不要忘了寫下你的閱讀心得,或是替打算入門這個領域的小夥伴準備一份書單喲~

05.

直面讓你的犯難的書

讀書有時候和吃飯很像,難免會遇上幾本自己不想要讀的書。比如,我在遇到文學類書時,往往會覺得很蒙圈。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內因,在你,也就是你沒有到達該讀這本書的時候,比如,一個對物理沒有多少興趣的人,非要去強讀一本霍金《果殼裡的宇宙》,那麼,我只能說,讀書是自己的事情,別裝逼。

另一個是外因,也就是,咳咳,那本書已經超過了你能夠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說,書對你來說,太難了。

比如,我想要了解某種神經病學,如,心腦梗,的成因,但是一點兒都不知道人體是如何構成的,神經系統是如何運作的,那麼自然是看不懂的。

這時候,我便只能夠降低書的難度,從基礎開始補起。

因此,你若是覺得一本書暫時有難度,也不要怕,先弄清楚是主觀的「討厭」,還是客觀的困難,解決即可。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上一篇文章里,我們討論了如何通過讀書來提高你的思考能力,來把一本書讀透。

在掌握了好的閱讀方法的同時,選擇合適的好書來深入閱讀,則能夠讓你的閱讀效果的如虎添翼。

也希望在日後的閱讀中,你能夠用好這兩篇文章里講到的內容,讓每一本書成為你成長路上進步的階梯。

祝好!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u6xlG4BMH2_cNUgu3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