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抖音開啟演員海選,製片人張林書詳解《家有兒女》的IP新布局

2023-06-12   種疏汽車

原標題:聯合抖音開啟演員海選,製片人張林書詳解《家有兒女》的IP新布局

國產情景喜劇稱得上數代人共同的螢屏記憶。

《家有兒女》《我愛我家》《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等經典劇集,曾憑藉老少皆宜的特點,實現了市場通吃。

而對80、90後而言,貼近自己生活的《家有兒女》更像是一份特殊的青春禮物,給他們的成長歲月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印記。

尤其在寒暑假時,各大衛視輪番重播的盛況令人難忘。哪個台播的是第幾部,哪個台播到了第幾集,哪一集的笑點在什麼地方,他們都如數家珍。

電影:承襲家庭故事,依託電影規格

儘管《家有兒女》有著較高的國民度,但想要將其拍成電影,還是有著不小的難度。

一來,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小童星已經在各自的領域內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實現原班人馬的再聚首何其難也。

二來,電影和電視劇終究分屬兩種載體,就觀看氛圍來說,電影院要更為封閉。因此,如何能讓觀眾安安穩穩地在電影院坐上一個半小時,是此類家庭題材電影的一大挑戰。

除此之外,《家有兒女》當初拍了幾百集,主創團隊還能不能在此基礎上寫出令人驚艷的家庭故事,也要打個問號。

事實上,「電影版家有兒女」在昨日登上熱搜之後,就因其神秘性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測。

有人呼喚著原班人馬的出演,希望看到當初鬧騰的三個孩子長大之後工作、娶妻、生子,就像每一個觀眾的經歷;也有人表示,不必對原班人馬有多麼強烈的執念,只要仍然是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都會帶著孩子到影院支持。

而在製作方面,電影版《家有兒女》沒有採用劇版的單一家庭場景,而是完全採用了電影的製作標準。「從故事的推進方式,到場景的搭建、包袱的抖落,都是嚴格按照電影的生產規則做的,而不是簡單地將電影拍成一個半小時的情景劇。」

製作是標準的,受眾是家庭向的。張林書希望,電影版的《家有兒女》不僅能夠在內容層面上為觀眾傳遞家的溫暖,還能在製作上為今後中國類似的家庭類型電影提供一個良好的參照。除此之外,通過《家有兒女》的受眾基礎,逐漸培養人們「全家觀影」的習慣,是她的一大願望。

劇集:特定環境下的家庭表達

從誕生起,中視美星就以製作家庭劇見長,除了人們耳熟能詳的《家有兒女》系列,公司還陸續推出過《樂活家庭》《我的繼父是偶像》等家庭劇,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但論影響力,還得數《家有兒女》系列。因此,在開播15年後對它進行重啟,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其一,《家有兒女》在當年受到歡迎,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喜劇元素老少皆宜,更是因為劇中無處不在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甚至一度被奉為「育兒經」。但是,經過15年的發展,現在的社會背景與此前已經大不相同,曾經的80後、90後也已經成家立業,為人父母。在此背景下,為新時代的父母和兒女打造一部屬於他們的「新育兒經」,就成了張林書的初心。

「這些新時代下的『新』父母,其實也很迷茫,他們說《家有兒女》的那一套已經不足以教育現在的孩子了,為此還給我們發消息,希望能夠製作新的《家有兒女》。」張林書笑著說道。

張林書曾表示,她想要做的家庭劇,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婆媳大戰」「家庭大戰」不同,是要描繪一個家庭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如何相互扶持的故事。

疫情下的家庭,可能就是影視創作中最合適的特定環境了。在慌亂的背景下,人們在家裡的苦中作樂和相互鼓勵,都是一部情景喜劇的絕佳素材,也是最為溫暖的家庭表達。

IP:影視劇綜終成,觀眾將成參與者

其中,演員海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階段。

而在海選過程中,由中視美星打造的《家有兒女》系列微劇、短劇也會同步進行。

實際上,這就是張林書的最大願景:中視美星將不僅僅滿足於《家有兒女》系列的影視作品生產,而是將觀眾也囊括進了IP布局,讓觀眾成為參與者。

「在我的計劃里,《家有兒女》的電影和網劇將會在明年陸續推出,而微短劇等碎片化敘事的作品則會在空檔期進行源源不斷的上新,最終和綜藝形成宣傳上的組合拳,為《家有兒女》這個IP持續提供熱度。」

除此之外,觀眾一直心心念的原班人馬,也會在劇集、綜藝中以特殊的身份出現。比如,中視美星將會邀請他們擔任上述綜藝中的導師,為參賽的小演員進行參賽指導,從而完成同一IP中演員方面的傳承。

15年過去了,《家有兒女》正由劇集單騎突進的態勢,演變成影、劇、綜、短視頻、線下活動並進的IP陣列,一棵小樹正在變成一叢林木。而它與千千萬萬家庭的互動,又給無數少年兒童插上了藝術的翅膀,開闢無限的發展空間。

「這是我一直以來努力促成《家有兒女》IP布局的原因,也是在開播15周年之時,送給所有觀眾的一個禮物。」張林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