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斷了腿為何必須死?

2024-08-04     讀史

點擊關注

授權自

zhihu.com/question/543076389/answer

01

我朋友的父親當了40年獸醫,他曾經告訴過我:無論身價多麼不菲的馬,只要腿受傷,骨折或韌帶斷裂,就得強制安樂死,能治好的馬萬中無一。

東京奧運會上,在馬術三項團體障礙賽中,來自瑞士選手羅賓的賽馬「噴氣機」出現失誤,導致馬匹的腿撞到護欄上。

經過獸醫診治,發現其腿部的韌帶斷裂,獸醫建議對「噴氣機」執行安樂死,而羅賓經過思考之後,也忍痛簽下了同意書。

02

馬腿折了,就得安樂死?要知道能參加奧運會比賽的馬匹,價值少說都得幾百萬美金,如果不是無法治療,誰又會放棄這些馬匹呢?

包括人在內的大多數生物,如果出現骨折、骨裂或韌帶撕裂,只要經過治療、康復、修養就可以恢復如初,難道馬就不可以嗎?

大多數情況下,馬還真不可以。

考古學家發現,早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馬就和人類建立了聯繫,為了果腹,馬一直是原始人所追逐的口中珍饈。

在7000多年前,原始人類也開始首次馴化野馬。

馬也逐步在人類的各項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就影響了包括運輸載重、戰爭、競技、農耕甚至喪葬習俗,人類與馬變得越來越分不開了。

但馬和其他動物有很大的不同,成年的馬體重在800至1000斤左右,而這些重量竟都落在了四條細細的馬腿之上,馬的腿骨也非常單薄。

馬腿骨X光照

其前肢承擔總重量的五分之三,而後肢承擔總重量的五分之二,實在是有些分配不均。

而馬用來奔跑的蹄子,其實並不是馬的腳,確切地說應該是馬的指甲。

在它的馬蹄內部,包裹著一塊尖銳的三角形蹄骨,在馬奔跑的時候,這四塊鋒利的蹄骨時刻都會刺激著角蛋白構成的蹄壁,這些蹄骨猶如刀一樣,如果受力不均就會傷及馬蹄。

馬腿受傷治療後,必定會讓其他三條腿來承擔全部身體的重量,久而久之,銳利的蹄骨就會慢慢地戳破蹄壁,使馬最終無法站立。

人類腿部受傷,治療後慢慢靜養就可以了,而好動的馬,根本無法安靜休養,哺乳動物腿部受傷後,修養時間大概要持續三個月才能逐漸痊癒。

如果在治療期間,馬匹隨意掙扎亂動,會再次導致骨折或韌帶撕裂,治療費用也會相應增加。

03

有人問,既然馬不太適合站立養腿傷,為何不讓它們臥倒養傷呢?

其實這又是馬和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馬早已習慣時刻站立,甚至連睡覺的時候,也是站著的。

這是因為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其站立睡覺的習慣自然也遺傳自野馬,站立睡覺讓它們時刻都處於警覺狀態,隨時都能快速逃跑。

馬在進化的過程中,已經不適應長時間臥倒躺著,如果長時間臥倒,會導致馬的眼壓升高,最終引發青光眼或角膜炎病變,最後失明。

另外長時間臥倒會影響馬的血液循環系統,壓迫馬匹與地面接觸一側的血管,導致供血不暢,最終會導致臟器衰竭、血栓和肌肉神經壞死,馬也會在極度痛苦下死亡。

所以在馬的腿部受傷時,一般有經驗的獸醫都會勸主人對馬實行安樂死,與其最後讓它在痛苦下去,不如讓其儘快解脫。

今日推薦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fb351359e06a76ccc2c66bc7989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