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顆牙,大腦老一歲

2023-08-06   保健時報

原標題:少顆牙,大腦老一歲

口腔清新整潔,不僅是禮儀問題,更是健康問題,牽涉心腦腎,還有癌症預防問題。日本東北大學近日發布了一項重要研究成果,指出牙齒衛生健康狀況,一定程度上和大腦海馬體存在重要連結,進而影響老年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研究顯示,若老年人平均少1顆牙齒,即代表著腦部衰退速度快1年。

牙齒數量少大腦萎縮速度快

研究團隊對172名尚未出現認知能力下降、年齡超過55歲的社區居民進行跟蹤研究。針對實驗對象的牙齒數量、是否患有牙齦疾病等進行調查,並且每隔4年對研究對象進行兩次口腔和全身數據收集,藉助腦磁共振成像觀測大腦海馬體。海馬體的萎縮、毀損程度被認為與是否罹患阿爾茨海默病(老痴、失智症)存在一定關聯。

研究結果表明,對於輕度牙齦疾病患者來說,牙齒數量少與大腦萎縮速度更快呈現關聯性,缺一顆牙齒大約對應大腦加快老化1年;對於患有嚴重牙齦疾病的人來說,壞牙越多,大腦萎縮速度越快,每多一顆壞牙,相當於大腦提前衰老1.3年。

此前,美日學者進行的一項研究也發現,痴呆、腦出血均與口腔中一種攜帶名為「CNM」基因的變形鏈球菌有密切關係。研究者推測,這種細菌可能會與血管相結合,隨著增齡和血壓的升高,這些被細菌相纏的大腦動脈發生破裂,進而發生微出血或大出血。

研究者發現,在急性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有26%的人唾液中有CNM陽性變形鏈球菌。研究者還對磁共振檢出腦部微出血的患者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和評估,這些微出血一則可能會導致痴呆,二來也會進一步促發出血性腦卒中。變形鏈球菌是口腔天然菌群中占比例最大的鏈球菌屬中的一種,是牙菌斑的主要成分之一。

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

那麼,怎麼保持口腔健康?《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點指出:

1.每天至少要刷牙兩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還要記住飯後漱口。

2.做到每人牙刷口杯不混用;個人可根據自己所需選用牙膏和牙刷,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預防齲病。

3.提倡用水平顫動拂刷法刷牙;牙刷一般每3個月左右更換一次。如果刷毛髮生彎曲或倒伏,需立即更換。

4.提倡選擇牙線或牙間刷輔助清潔牙間隙。可適當使用漱口水和口香糖。

5.儘量減少吃糖次數,少喝碳酸飲料;晚上睡前刷牙後不能再吃東西。

6.吸煙可使罹患牙周病風險增高5倍;孕婦吸煙或被動吸煙,還可引起胎兒口腔頜面部畸形。

7.提倡每年洗牙一次。洗牙過程可能會輕微出血或短暫牙齒敏感,但一般不會傷及牙齦和牙齒,更不會造成牙縫稀疏和牙齒鬆動。

8.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如果口腔出現不適、疼痛、牙齦出血、異味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9.及時修復缺失牙齒。

10.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口腔保健和治療,以防發生交叉感染等。

口腔健康關乎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關係到一個人的健康。一項在39個國家15000餘位冠心病患者中進行的研究發現,牙好的人,身體也更好。掉光了牙的人,死亡風險大幅升高。「牙齦疾病所致炎症,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加州大學學者對6700位受試者隨訪15年的數據進行分析顯示,牙齦疾病越嚴重,中風風險越高。

一項納入65000餘位女性的研究顯示,有過牙齦炎病史的女性在更年期後患癌症的風險比其他群體高14%,其中與食管癌和膽囊癌最為相關。一項納入13409位受試者的研究表明,牙齦出血頻率越高,呼吸道感染風險越高,哮喘也可能會發生。還有大量研究表明,口腔疾病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等相關。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