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問答:寶寶排斥輔食,可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2019-06-25   崔玉濤育學園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問題:

崔大夫您好 我家寶寶一周歲了,一直是母乳喂養,從6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了,但一直都不好好吃飯,總是邊吃邊玩,吃不了多少,現在表現得更排斥了,我該怎麼辦?聽說適度餓一下也是可以的,具體怎麼做呢?

崔玉濤醫生解答:

很多家長都問過類似的問題。造成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原因很多,比如吃了某些東西身體不舒服;有的孩子可能存在挑食、偏食現象;還有的孩子可能習慣邊吃邊玩,總體吃的量可能不少,但吃飯過程很困難,讓家長覺得「不好好吃飯」。

原因不同,採取的處理方法也不同。根據家長描述「從6個月就開始添加輔食了,但一直都不好好吃,現在更排斥了」,初步可以判斷,問題中的孩子可能存在無法集中精力吃飯的情況。

首先,要想孩子好好吃飯,家長最好能以身作則。

鑒於孩子已經出現了吃飯不專心的現象,建議家長最好不要一邊看電視(或iPad、手機等),一邊吃飯,這樣能對孩子起到一個好的、正向的行為示範作用。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己一邊吃飯一邊給孩子喂飯,不夠「專心」,擔心孩子吃不好。其實,家長和孩子一起吃飯,反而可以通過吃飯的行為、動作誘導孩子產生飢餓感,從而主動要求吃飯。

這裡要提醒的一點是,不要在孩子正玩得開心時,突然強迫孩子中斷遊戲,必須吃飯。也不要為了讓孩子吃飯,拿出玩具等「哄孩子」。讓孩子愛上吃飯的前提是,他想吃飯,而且能夠專心吃飯。

其次,可以嘗試使用「飢餓療法」。

對於已經出現抗拒吃飯情況的孩子,家長可以先嘗試改變下環境,適度使用「飢餓療法」,具體做法可參考如下:

  • 規定孩子每頓飯的用餐時間,一般我們建議限定在20~30分鐘內。到時間了,家長就把飯收拾起來。
  • 在下一頓飯開始前,儘量不要給孩子粥、餅乾、蛋糕等「主食類」的食品,可適當喂奶、添加水果等。

這樣做的原因是,孩子玩的時候接觸不到食物,在他感覺到飢餓的時候,又有飯在面前,自然而然地,孩子對飯的興趣就可能提高了。

否則,孩子一直能吃飽,不存在「飢餓感」,那麼「飢餓療法」自然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孩子對飯的興趣也不容易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