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3180萬例,歐洲多國疫情出現反彈。在暑假結束、返校季來臨之際,一些公共衛生專家警示,事實上歐洲第二次疫情已經開始了。截止9月24日11:26,歐洲現有確診病例排名前5的國家,依次是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烏克蘭,而這些恰巧都是中國賣家發力歐洲的核心市場。
歐洲疫情二次爆發,供應鏈、跨境物流以及社交活動有序恢復的各方阻礙,引發中國跨境電商從業者對歐洲市場需求的擔憂。
社交禁令愈趨嚴格,線下商業中心接待縮時、減量
每日新增病例飆升的同時,歐洲各國相繼實施了更加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9月21日零點起,西班牙已封鎖首都馬德里37個市鎮人員的出入限制,要求民眾遵守不超過6人的限聚令,預計超過85萬人將受影響;暫時關閉公園,酒吧、餐館、商業中心等場所將以50%的接待量對外開放,並且需在晚上10點前關門。
法國也在42個疫情傳播較為嚴重的「紅色疫區」施行嚴格的聚會限制,比如巴黎、里昂以及沿地中海海岸的幾乎全部地區,要求人們必須嚴格遵守戴口罩的政策規定。而在英國,雖說沒有出台明確的禁足令,但英國首相詹森正考慮在英格蘭採取為期兩周的「迷你封鎖」,以阻止近期病例的激增。
不過,社會隔離之外,跨境電商平台並未有針對歐洲疫情的進一步封鎖動作。除了2020年9月25日上午10時起,Wish 針對西班牙、瑞士及荷蘭路向調整EPC 訂單物流價格外,相反的,經多次調整和超過150項流程變更後,日前亞馬遜卻決定重啟英國站、德國站、義大利站以及西班牙站上庫存位於法國境內的亞馬遜物流商品的跨境配送服務。
線下購買渠道遇阻、跨境渠道大體順暢的狀態,其實並未給中國賣家耕植歐洲市場帶來多大的信心。隨著歐洲疫情的不斷發酵和可能擴大範圍的二次封鎖,賣家對防疫物資、宅經濟熱門類目以及常規品的銷售,有著不同程度的擔憂。
產品替換周期短,「宅經濟」、自行車購買熱再次抬頭的可能性低
歐洲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歐洲零售額環比增幅最大的消費品分別是服裝(192%)、電子產品和家具(53%)以及計算機設備(49%)。宅經濟意外拉動家用辦公桌椅、廚房用品、家用健身器械等類目增長,歐洲人「囤積」了很多宅家生活和娛樂用品,復工復產下還開始瘋搶中國自行車……
可面對歐洲疫情的二次爆發,業內人士指出歐洲再現「宅經濟」和自行車購買狂潮的可能性較低,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首先,截止8月歐洲傳統夏季打折季的結束並未提振買家的消費信心,相反民眾減少報復性消費增加了現金儲蓄;歐洲央行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法國總計共增加了600億歐元儲蓄,遠高於平均月度38億歐元的銀行存款;
其次,歐洲各項經濟復甦計劃或政府補貼政策,更多側重於對本國線下餐飲、汽油消費或線下實體企業的點對點幫扶;扶持政策旨在短時內復原民眾工作崗位和生計,對跨境電商線上交易未出台明確的扶持法案,實際作用於中國跨境電商賣家產品購買的福利較小;
再者,聚焦「宅經濟」類目和自行車來看,這類產品的使用周期或產品生命周期較長,在此前補貼政策施行過後,消費者短時間內復購、換新的可能性較低;
最後,提醒部分中國賣家和生產廠商注意,疫情二次爆發可能會再次出現退訂潮、退貨潮和物流漲價潮,再次抬高歐洲路向的跨境成本;建議賣家及時跟進國家政策、平台和物流規則變動,避免造成進一步損失。
口罩仍有需求,但新老賣家的入場數量正逐漸減少
短短几個月,口罩這個熱門單品從供不應求急轉直下,過渡到相對的產能過剩。雖說在國內需求飽和的情況下,部分口罩廠商還是會將目標市場瞄準海外,但是在出口不暢、資質不全的尷尬狀況下,面對歐洲疫情復燃所存在的口罩需求,仍舊有一批新老賣家斷然退出口罩乃至防疫物資的市場角逐。
「口罩是有需求!賣得好,賺點小錢,一著不慎,賠的『底光』。」這位圈內人告訴雨果網,海外疫情爆發以來,口罩原材料熔噴布一度賣出近乎80萬元/噸的天價,而跌落抄底後,賺夠千萬、億元的新賣家(指跨界轉型,原主營產品非口罩的賣家)「撈一筆就走」很快收手退場;留下原經營口罩的老賣家,在不斷拔高的出口資質門檻和政策風控中苦苦掙扎,部分老牌口罩工廠甚至面臨著倒閉的窘境。
以一批耳掛式口罩合規合法出口至歐盟市場為例。據了解,這家企業首先需要具備的國內資質包括:營業執照、藥監局註冊證、二類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以及出現在商務部和醫保商會名單(醫用口罩287號)里;產品符合歐盟EN14683:2019 Type IIR標準;產品還需擁有歐洲授權代表、CE安全聲明認證以及SGS質量檢測報告……
與此同時,福步論壇的數據顯示,因沒按格式要求發防疫物資被封的帳號,申請解封的前提是:承諾不再發布口罩相關的產品信息,並刪除或關閉此前發布的防疫物資貼子。營銷渠道受限的同時,產品資質和出口風控的嚴格規範,也是迫使絕大部分新老賣家退出歐洲市場的原因。
「歐洲疫情二次爆發下,口罩爆單的機率不大。綜合來講,疫情周邊產品出口至歐洲面臨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抗力因素有很多,如平台政策、海關清關要求、當地市場准入規則、跨境物流運價、發貨渠道穩定性以及海外機構可能存在的攔截等等。加之,短期內歐洲市場並未如預期般出現報復性消費,建議賣家謹慎投入。」業內人士指出。
(文/雨果網 鍾雲蓮)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上雨果網搜索「跨境資料庫」,領取歐美/東南亞各國市場商機、各大平台熱銷品報告、跨境電商營銷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