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健康生活,遠離胃癌

2024-10-29     兩廣大地那些事兒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見癌症,更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國是胃癌大國,全球大約43%的胃癌患者在中國,嚴重威脅國民的健康。

了解胃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維護自身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一環。那麼,胃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它又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預防胃癌呢?

01

胃癌的定義

胃癌,是起源於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和習慣的改變,高危因素的暴露增加,胃癌的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

02

胃癌的發病機制

胃癌的發生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經過漫長而複雜的過程逐漸形成的。 這些危險因素大體上可以分為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其中遺傳因素是不可改變的變量,例如年齡、性別、種族、民族等。

環境因素往往在胃癌的發生過程中起到更多的作用,且環境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在環境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如攝入過多腌制、煙燻、油炸食物,飲食不規律,吸煙飲酒等。

精神因素對於胃癌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長期心情鬱結低落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更高。此外,如今學者們公認HP(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具有明顯相關性,慢性胃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等則是胃癌發生的重要誘因,被稱為「胃癌癌前病變」。

03

胃癌需要警惕的臨床表現

胃癌的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進展期胃癌典型的常見症狀包括上腹部不適、隱痛、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

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出現 體重下降、貧血、黑便等症狀。但由於個體化的症狀差異,並非每個患者都有上述典型的症狀。

04

胃癌的診斷方法

病理診斷是金標準,是醫生進行臨床治療的重要依據。建議先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睡一覺即做完檢查,無不適感,體驗感非常好,而且更加安全。

在確診胃癌之後,臨床醫生需要在制訂治療方案之前對患者的癌症進行分期診斷,用於明確癌症的進展程度,從而選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臨床常用的分期診斷方法有:超聲內鏡、CT或者MRI檢查、PET/CT檢查等。超聲內鏡及增強CT是胃癌分期診斷首選檢查項目。

05

胃癌的治療手段

如果不幸確診胃癌,應接受規範的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治療手段已經日益豐富,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藥物及免疫治療等,醫學上稱之為「綜合治療」。手術有望治癒胃癌,包括了開腹手術、微創的腹腔鏡手術和機器人手術等;如果是早期胃癌,現在更有超級微創的內鏡手術治療。

此外,輔助中醫中藥治療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06

胃癌的預防措施

預防胃癌,關鍵在於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建議保持規律的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腌制、煙燻、油炸食物;戒煙限酒,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加強體育鍛鍊亦有一定的幫助。

此外,應把Hp(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篩查納入常規體檢項目中,若檢驗結果為陽性,儘早在臨床醫師指導下服用四聯藥物根除Hp,解決由Hp感染引發的胃癌高危因素暴露。同時積極治療慢性胃病,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07

早期胃癌的篩查與高危人群

早期胃癌可以採用內鏡下切除從而將其根治,其5年生存率>90%,其中黏膜內癌內鏡下術後的10年生存率最高能達到100%,而且治療費用低,個人及社會負擔極小。因此進行早期胃癌的篩查意義重大!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龐大,我國尚未推行大規模人群胃癌篩查計劃,暫時將篩查目標針對「高危人群」。胃癌的病死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我國40歲以上人群胃癌發生率顯著上升,參照《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2014年,長沙)》,確定我國胃癌篩查目標人群為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Hp 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後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級親屬;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篩查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1. 血清學篩查:有研究表明將「胃蛋白酶原Ⅰ(PGⅠ)≤70 μg/L且胃蛋白酶原Ⅰ與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PGR)≤3」(不同檢測產品的參考值範圍不同)作為針對無症狀健康人群的具有較好的篩查效果;目前常用腫瘤標誌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腫瘤標誌物在進展期胃癌中的陽性率僅為 20%~30%,在早期胃癌中的陽性率低於10%。

2. Hp感染檢測:Hp已於1994年被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人類胃癌第Ⅰ類致癌原。目前認為 Hp 感染與胃癌具有明確的相關性。3. 胃鏡檢查,推薦行無痛高清胃鏡檢查,優先選用具有電子染色及放大功能的內鏡檢查。將血清 PG 與 Hp 抗體聯合法用於評估胃癌發生風險,可篩查出胃癌高風險人群,這部分人群需要增加胃鏡檢查的頻率。

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讓您對胃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如果身邊的人有相關的疑慮或症狀,請及時就醫並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醫學知識是我們守護生命的最有力武器。

作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消化內科 黃春雨

編輯:程煥映 溫嘉林

責編:陳廣泰

猜你喜歡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守護腸胃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e39ff70ab45560e6f50a144c083b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