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被稱為清朝的第一宦官,發現其墓地時,廢了3把鐵錘才打開

2023-05-26   雲夕客

原標題:李蓮英被稱為清朝的第一宦官,發現其墓地時,廢了3把鐵錘才打開

但並不能夠認為所有的太監都是面目可憎的。能力與智慧並存的太監也有很多,比如清朝有名的太監李蓮英,他有著很高的地位和權力。他有著傳奇的一生,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人。人們在發現李蓮英的墓地時候,用廢了好幾把鐵錘才將墓地打開,墓地的發現更讓人們大吃一驚,究竟發現了什麼呢?這就要從李蓮英的生平講起。

李蓮英原名叫李進喜,九歲就進宮成為了太監,從小就在深宮中長大的他,自然是更懂得為人處世,善於看別人臉色。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他變得圓滑有心計,善於揣測別人心意,正是因為這樣,他要比別的太監更懂得如何服侍主子,也更了解慈禧太后。

因而李蓮英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愛。在過去的影視作品中,給他塑造的形象是那樣刻薄刁鑽,冷漠並且善於用心計。但在史書中提到的李蓮英卻是情商、智商都極高的人物。

李蓮英的情商也是極高的,受慈禧太后恩寵多年,但卻也不曾得罪過光緒帝。光緒帝成年後和慈禧太后的矛盾增加。到了清朝末期,光緒帝被慈禧後囚禁,還會經常被慈禧太后為難,李蓮英也沒有落井下石,還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照顧光緒帝。相比於其他趨炎附勢的太監們來說,李蓮英盡到了身為下人的本分的。

政局變動,告老還鄉

在1980年光緒和慈禧太后都相繼去世,精明的李蓮英知道自己的靠山倒了,皇宮也就呆不下去了。宮中的太監雖然多,但大多數都無權無勢,悽苦一生。只有像李蓮英這樣能在慈禧太后面前說得上話,並且掌握實權的人,在慈禧太后死後才能夠有出路。李蓮英為慈禧守孝百日後,就辭去了大總管的職務,將慈禧太后所賞賜的珍寶全部獻給了皇后,就離開了皇宮,他在皇宮生活了大半輩子,怎麼能夠沒有眷戀。

李蓮英是如何在兇險狡詐的宮廷政治中取得成功的呢?用他的話來總結自己的一生,那就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寬"。他一直在用這八個字做人做事,因此才造就了他傳奇的一生。

李蓮英之墓

李蓮英的墓地被考古專家發現於1966年。光是占地面積就有20畝,在發現墓穴之後專家組便緊急進行搶救性地挖掘。挖掘過程中發現李蓮英的墓室堅硬無比。

經過研究發現,墓穴的牆壁是由雞蛋清、糯米以及石灰這三種材料混合構成,凝固之後堅固如鋼鐵。挖掘人員用廢了三把鐵錘才進入其中。這剛好能說明皇帝為了給他修建墓地耗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但是當人們打開李蓮英棺槨時,人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棺槨中的屍體並不是完整的,只有李蓮英的頭、軀幹和四肢都是用棉花填充的。對於看到的景象,讓專家倒吸涼氣。據猜測,李蓮英是吸食大煙患病而死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李蓮英作為當時最受寵的太監,擁有的實力堪比當時的大臣。因此他在皇宮之中的鬥爭在所難免,得罪的皇親貴族肯定不少。皇宮內的鬥爭涉及到的都是人命。

李蓮英作為清朝的有名的太監。死後還能夠擁有如此規格的墓穴,可見當時實力非凡。至於他的屍身在何處,歷史的真相又是什麼?科技在發展,總有一天我們會揭曉謎團知道答案的。

後人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但沒人能體會到他的苦與樂,悲與喜。或許對他來說,做事不愧於心就足夠了,在哪個朝代人的性命也分等級,他能夠靠著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到更高的位置更是不容易,若是沒有心機,沒有謀略,又怎麼能在亂世生存?任何年代都是一樣,要想出人頭地不光靠機會和運氣,更要有真本事。如果不思進取,只圖享受,而不努力,最終也會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