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東萊街派出所:鼎新賦能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哈爾濱東萊街派出所傳承三件「傳家寶」觀察(下)
鼎新賦能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轄區面積0.78平方公里,實有人口2萬餘人,下轄4個社區48個網格、455家場所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街派出所轄區系哈爾濱的老城區,商戶多,治安情況複雜。
建所77年來,依託一代代民警厚植積澱的「百家熟」「拒腐蝕、永不沾」「警民魚水情」三件「傳家寶」,東萊街派出所實現了轄區的平安穩定、和諧有序。
東萊街派出所民警在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執勤。鄭威攝
進入新時代,如何進一步釋放基層警務活力、推動構建基層善治新格局?
在東萊街派出所所長劉悅看來,答案就是改革。
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近年來,東萊街派出所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以「講忠誠、愛人民、守清廉、創平安」為基本內涵的價值追求,積極推進「兩隊一室」改革,以黨建引領群防群治力量建設,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構築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2022年5月,公安部發布580個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東萊街派出所榜上有名。
基層警務模式重塑
9時30分,入戶走訪,登記流動人口信息;10時,對沿街商戶開展安全檢查;13時30分,與社區黨支部書記開碰頭會,研究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這是東萊街派出所社區民警王子赫普通的一天。
「按照哈爾濱市公安局統一安排,我們圍繞『做實社區警務、做專偵查辦案、做強指揮支援』的目標,深入推進基層警務模式改革,結合每名民警專業背景、業務特長等因素定人定崗、專人專責,實現了『兩隊互為協同、一室支撐兩隊』的深度融合。」劉悅介紹。
東萊街派出所有4個社區警務室,社區民警輔警依託警務室開展工作,承擔著管理實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組織安全防範、維護社區秩序和服務轄區群眾等職責任務,真正將服務和防範觸角延伸至居民家門口。
案件辦理隊是「兩隊一室」改革中東萊街派出所設立的一支專業執法辦案力量,配備了9名有辦案經驗的民警,負責刑事、行政案件辦理和巡邏處突等工作,聚焦更快破小案、更好控發案,堅決向各類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違法犯罪亮劍。據統計,僅2022年,東萊街派出所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82名,破獲小案、現案28起。
如今的東萊街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科技與現代氣息濃郁——牆面上的電子大屏不斷變化,轄區道路和重點治安區域情況一目了然。「綜合指揮室猶如整個派出所的『大腦』。」綜合指揮室民警林阿明介紹,作為「兩隊一室」警務模式運行的中樞核心,綜合指揮室的4名民警、2名輔警承擔著警務指揮、情報研判、視頻巡查、合成作戰等8項職責任務,為巡邏接處警等工作提供強力支撐。
案件辦理隊民警白石岩表示,通過綜合指揮室的精準調度,案件偵破效率更高、力度更足,民警精準打擊違法犯罪能力和執法辦案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黨務政務警務融合
「轄區不大,情況很雜,警力有限,責任很重。」談起轄區的情況,劉悅滔滔不絕。
怎麼辦?
基層黨組織是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堡壘,也是基層警務的堅強依靠。
2022年6月,哈爾濱市委組織部專題部署派出所所長、社區民警兼任同級黨組織副書記工作。
自此,劉悅又多了一個職務:東萊街道工委副書記。社區民警則擔任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參與社區治理。
參加街道(社區)會議活動,結合走訪活動調解鄰里糾紛,給群眾面對面提供服務,向群眾講解惠民政策……「這一制度安排讓黨務、政務和警務相互融合成為現實,保障派出所更好地為社區群眾解難事、辦實事。」採訪中,劉悅向記者介紹擔任「穿警服的副書記」後發生的變化。
今年5月,家住水晶社區的李大娘和曲大娘因為瑣事爭吵起來。原因是李大娘家的馬桶堵了,導致下水道滴漏至曲大娘家,引發雙方矛盾。
眼見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且毫不相讓,正在社區警務室工作的水晶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社區民警鐘奇峰聞訊前往處理。
「曲大娘,您別生氣。大家都是街坊,咱們坐下來好好說。」按照所里的矛盾調解機制,鍾奇峰發揮黨支部副書記職能,將東萊調解聯盟成員單位中的物業公司和司法所相關負責人以及兩名當事人請到警務室。
「李大娘,問題確實出在咱家,該擔的責任咱得承擔啊。物業公司負責疏通管道,我們一定給出一個讓您滿意的結果。」經過鍾奇峰的耐心調解,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東萊街派出所教導員郭明睿說,把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對於開拓基層警務和融合社會治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統計,通過牽動基層社會力量,今年以來,東萊街派出所累計排查各類矛盾糾紛線索169條,化解率達100%。
群防群治力量整合
東萊轄區4個社區有48個網格。如何做到民力共享,借力發力,讓群防群治工作為社會帶來更多「平安紅利」?
「除了充分發揮『冰城紅警』的作用外,我們還探索推出『黨建紅』引領『網格紅』服務機制,通過社區警務室『以線連片』把眾多基層黨組織串聯在一起,構建起『小事網格解決、大事全網聯動』的工作格局。」劉悅說。
上世紀80年代前後,轄區的老黨員、老治保主任們積極參加義務巡邏,組建起了一支聞名全國的「老太太巡邏隊」。而今,現年71歲的徐芹接過了「老太太巡邏隊」的「接力棒」,成為居住地所在的教育園社區的網格員,參與社區巡邏、矛盾調解等治理工作。
「網格員是社區根據需求在離退休人員和熱心公益事業的志願者中選聘的,日常除了完成社區基礎工作外,還會配合我們開展治安巡邏等工作。」記者跟隨社區民警王文帥巡邏時,見到了佩戴紅袖箍在小區巡邏的徐阿姨。
社區有格、格中有警、任務到崗、責任到人。
「我們有16名社區民警,每名民警負責3個網格,網格員是社區民警開展工作的得力幫手。」劉悅介紹。
「小區里有啥風吹草動,哪棟樓來了新租戶、誰家來了陌生人、哪裡有安全隱患了,我們都會第一時間和文帥通氣。」雖然頭髮已經花白,但做起社區工作來徐阿姨仍舊興致勃勃。
「這些網格員,讓我們的警務工作更加契合民意,便於我們第一時間回應、解決老百姓的需求,從源頭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王文帥說。
與此同時,東萊街派出所還把學校、商戶、物業、企事業單位的保安力量和市場攤主組織起來,組建「冰城紅警」隊伍,在民警帶領下開展巡邏工作,通過科學劃分網格,讓治安防範聚點、連線、輻射成面,構建起「空中有監控、社區有管理、企業有聯防」的立體化治安防控網絡。
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
圍繞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東萊街派出所按照《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優勢,努力以基層警務創新發展的新成果,開闢出一條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新路徑。(人民公安報記者王傳宗、馮銳、宋晨)
來源:新警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