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點生活 | 九月重陽話老人

2024-10-11     錢江晚報

潮新聞客戶端 朽木

重陽節即將來臨,我家的三位壽者,生前慈祥、樂觀的容顏,尤如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和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那樣,常常出現在我們眼前。人們都說,長壽是有原因的,可是細細回憶他(她)們在世時為人處世的觀念與生活方式,好似他(她)們一個個簡簡單單,平淡無奇,沒有一點特殊之處。

軍人出身的老丈人,96歲不幸而逝。如果不是病魔以突襲之手段攻其不備,以他自己生前的話說:「我身無大病,一生磊落,快樂寬心,活到105歲一定沒有問題。」

他1946年參加革命,轉業後一直是省部級單位的幹部。一位有相應級別的虎背熊腰的離休幹部,通常來說多少總該有點威氣、霸氣,可他與看大門的普通老頭沒有什麼區別。

衣著都是一般市場上買的大路貨,只求吃飽穿暖不求好看。全身沒有一件名牌,沒有一樣貴重物品。

不抽煙,不喝酒,吃飯也沒有什麼講究。即使過年,一頭大蒜,一盤山東水餃,一小碟辣油米醋,就會心滿意足。若是平常,一個煎餅,一根大蔥,一點甜麵醬,就會喜笑開顏。

他平時經常說:「要記住我們的一切都是誰給的,任何時候都要知足,都要感恩。」

守著這句話,他打過鬼子,打過反動派。他從北到南地打仗,一直打到一江山島。解放前後,他多次榮立過二等功和三等功,軍功章、獎章曾掛滿過他的胸前。以後在地方工作,他也一貫任勞任怨,經常受到上級的表彰。

從剛懂事起就在部隊中的他,在不正常年代,也被戴上了一頂頂這樣那樣奇里古怪的帽子。

這真夠他委屈的,可就因為他心中始終記著「一切是誰給的,要知足,要感恩」,而沒有牢騷,沒有埋怨。摘掉帽子以後,與往常一樣認認真真地工作。

在生活待遇方面,他從沒有伸過手。加薪升職他從沒有提過自己的要求,對下屬尤其是普通職工之冷暖卻常掛心頭。有一次剛發完工資,就沒錢給兒子交學費,丈母娘摸遍他全身口袋摸不出分文。事後才知,工資才到手,一半給了困難職工,一半寄給了受水災的老鄉。

守著要知足、要感恩,他好似一輩子沒有過怨恨,沒有過委屈,一輩子總像彌勒佛那樣的大度寬容,那樣的樂樂呵呵。

老丈人還有一句話守著他一輩子:「心急吃不成熱豆腐,凡事不可過急。」所有家裡人就沒有見過他為做不好事而抓耳撓腮。家裡人要他辦事,無論能不能把事辦成,他也不會著急。無論家人或者外人如何指責,甚至於謾罵於他,他也不會面紅耳赤。在家人和常人眼裡,年輕時他經常是一個哼哼哈哈的慫男人,老了以後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糟老頭。還有人偷偷的在背後說:「這種人怎麼還會當上領導。」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真還當了幾十年幹部,而且還享受副廳級待遇呢。

我的外婆是一個纏過腳的典型家庭婦女。她九十歲去世,一生僅八十歲吐血時進過衛生院,至死沒有再進過醫院大門。假如常進醫院,注意保養,很有可能會長命百歲。

自我知道她開始,天剛亮就起床,起床後就燒飯、洗衣、打掃衛生、帶孩子。每天牛拉磨式地循環往復地幹著相同的活。

她一生只有一種打扮:頭髮窩成一個髻子,髻上插一根簪子;下著粗布大腳褲,上穿粗布斜襟大褂。

她一生心中沒有自己,只有家人。兒女和兒女的兒女們都過得好,是她唯一追求。她自己則只要吃飽穿暖就行。

她一輩子說話總是輕聲細語,沒見過她發火的樣子,更沒有見過她與人吵架的樣子。

她認定人的一生是前世註定,一切都要認命,一輩子都要隨遇而安。她說:「這輩子做人是為了下一輩子過更好的日子。為了下輩子過更好的日子,這一輩子必須做好人。」

我的媽媽六十歲起就有高血壓、糖尿病,但她也活過了九十一歲。

她對疾病的態度是不去擔心,不去發愁,不去鑽研醫道,不去相信偏方,一切謹遵醫囑。

醫生讓她初一複查,她絕不會初二。醫生讓她怎麼吃藥,她絕不會逾越醫生的雷池半步。她說自己不懂醫而不尊醫,是不尊重醫生,也是糟蹋自己。

媽媽生前好似非常懦弱。老爸在世時一切都是老爸拿主意,她總是只跟著後面哼哼唧唧,好像從來沒有自己的主意。為此,老爸不在,我就會在媽媽面前耍賴,有時還會頂嘴。小時候,總認為媽媽無用,其實不然。

爸爸從不管家中柴米油鹽,這一切都是媽媽在爸爸不知曉的情況下操辦的。上世紀六十年代遭遇饑荒,爸爸拿珍貴糧票接濟飢餓之人,媽媽卻在四處買米糠、野菜以解決自家饑荒。

在老爸面前,老媽好像只會說「好的,好的」。以後我才知道,默默無聞甘當配角,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偉大。其實媽媽非常有主見,而且驚人的豁達。

爸爸病入膏肓,兄弟們在我家商量老爸後事,媽媽突然闖進我的家門,含著眼淚說;「死生有命,你們不必瞞我。如有一線希望,務必救治,實在不行,讓他安然回家。」按照老媽的吩咐,老爸安祥地回家度過了最後時光。

老爸離去,還有兩天就除夕了,年關遇此不幸,兄弟姐妹皆憂鬱彷徨。又是老媽毅然止住眼淚決定年前出殯,並對大小事宜作出詳妥的安排。

人之大事莫過於死生。此時此刻心不慌,意不亂。我忽然覺得老媽偉岸勝過雄男。

老媽話語不多,必說時也是輕聲細語。她有主見,又很尊重別人,遇事總先聽聽別人的。只要別人意見可行,則會放棄或者不再說出自己的意見,所以與誰都能和睦相處。

老媽做事總是走一步看一步,不按主觀意願強求。所以凡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總是有條不紊。老媽外表上看非常懦弱,內心卻異常剛強而有見解,在大事發生的關鍵時刻,她總能拿出最適合當時當事的最好主張。

三位高壽老人,身份不同,觀念參差,經歷各異,但隱約之間似乎都有「佛系」的知足、隨緣與寬容。難道這就是他(她)們長壽之秘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d14402200231cefdb35186e3e5e85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