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對你的人,不管是誰都沒必要聯繫了,這是為你好

2022-06-16     仲念念。

原標題:這麼對你的人,不管是誰都沒必要聯繫了,這是為你好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人和人的日常相處,有時候就像是一種博弈,總是會有很多的計較和考量,哪些朋友值得深交,哪些人值得疏遠,個人心中都有一本帳。

只是很多話不會說盡,很多事看破不說破,這成了成年人社交中一種另類的體面。

人也是敏感的,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就算不宣之於口,從他的日常行為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

如果有人這麼對你,那麼說明他想疏遠你,你就不要再自討沒趣,讓雙方都更加難看了。畢竟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單方面付出永遠不會有好的結局,及時斷了聯繫,對於自己反而是一種保護。

一:對你說的話毫不在意

想要疏遠一個人,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視而不見,雖然你圍繞在他身邊,但是他卻可以把你當作空氣。

在生活中也許不會做得這麼明顯,但是他所表達出來的抗拒你還是可以第一時間感受到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對你說的話毫不在意。

無論你說了什麼,是否與他有關,這些話好像都入不了他的耳,如果有人有這樣的表現,那麼說明他其實對你並不重視。

你說的話在他看來就是毫無意義的廢話,完全不用費心思去聽去懂去理解,自然也就不會在他腦海中留下任何印象。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即使他聽明白了你的話,但是由於他想疏遠你,並不想和你發生過多的聯繫,所以乾脆裝作毫不知情,希望以此可以讓你知難而退。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對你說的話毫不在意,都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漠視和無禮,他既沒有尊重你,也沒有重視你。這樣的人也無需再花心思花精力和他相處,畢竟交往也是需要有平等作為基礎的,一份不對等的感情,就算勉強維持下去也毫無意義。

二:不再與你分享生活

還有身邊的一類朋友對你防備甚深,他和你聊天往往都只是最敷衍的客套,也許他的語氣是熱烈的,回復是迅速的,但是卻是毫無內容的。

一個人無意與你分享他的生活,說明你在他的朋友中只不過是最外圍的那一個,他並不想和你有更進一步的接觸和理解,也不想讓你參與他的生活,走進他的生活圈。

你對他的意義來說,也許只是一個朋友圈的點贊之交,路上見面了打個招呼的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朋友間的交往不可能只是客套,總會有涉及到真實生活的一面,如果一個人關上了這扇門,那麼說明你已經被他拒之門外。

只不過,他沒有用更加堅定的態度和直白的話語來向你表達,你應該可以看出他的抗拒與疏遠,這時候就不要再剃頭挑子一頭熱,打擾別人的生活。

可能是時機不對,也可能是性格不合,但無論哪一種都說明了你們在此刻,沒有做朋友的緣分,那麼退在彼此的舒適範圍之外也很好。

也許到了合適的時機,你們還有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如果沒有這種可能,就好聚好散吧,沒必要勉強了。

三:屢次拒絕你的邀約,不願與你親近

成年人的社交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下次約」。這個下次也許是星期八,也許是32號,總歸是你看不見的那一天。

當一個人經常用這樣的話語來搪塞你,或者直接拒絕了你的邀約,那麼他對你的疏遠和防備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了。

一個人如果想送你,東南西北都順路,同樣的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和你多親近,那麼他總會有時間。

沒有人真的會忙到連一次邀約都沒有時間去赴,當你一次兩次的邀約被拒絕時,你就應該能看出他拒絕背後的潛台詞,他並不是沒有時間,他只是沒有分給你的時間而已。

如果他真的是很忙,沒有時間赴你的約,那麼他也會在其他方面給出明示,比如說主動約你,或者是更換時間。

但是如果他沒有提出任何的解決方案,只是直白地拒絕了你的邀請,這其實就是明示,他與你的關係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近。

朋友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緣分的,如果有人真的想疏遠你,這並不是說明你不好,而是你們之間可能缺了那麼一些緣分。

這時候,好聚好散也是一種體面,不需要去強行拉近你們的關係,也不需要懷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洒脫一些,你身邊還會有更多更好的朋友出現。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ce1278b1cf3eb03a47ba1b70eaabe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