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兩會特別報道】牢記囑託 感恩奮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甘肅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關注著甘肅。每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都會為甘肅領航掌舵、把脈定向。
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甘肅,看望慰問幹部群眾,視察指導工作。視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八個著力」重要指示,並要求甘肅「加快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為甘肅長遠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雪山掩映下的祁連山美景。(本文圖片均為資料圖)
十年來,甘肅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全部工作的總方針總綱領總遵循,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各族人民負重自強、頑強拼搏,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長足進步、城鄉面貌發生新的巨大變化,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
踏上新征程,甘肅發展的方位更加清晰、前景更為廣闊。全省上下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指引的方向前進,更加堅定加快發展的信心決心,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甘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嶄新篇章。
蘭州新區臨港花海美景如畫。新甘肅·蘭州新區報記者 丁凱
牢記囑託 感恩奮進
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
「八個著力」重要指示,深情似海、厚望如山。
「八個著力」重要指示,高瞻遠矚、歷久彌新。
十年間,甘肅始終瞄準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奮鬥目標,不斷在推動「八個著力」做深做細做實上下功夫,結合省情實際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務實舉措,以堅定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各項工作引向深入,推動「八個著力」在甘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這是一份十年來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單: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八千億元、九千億元台階,2021年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2022年增長4.5%,高於全國1.5個百分點;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到2021年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01.9億元,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4.9%;
……
「天馬號」中歐班列。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金奉干
數字的背後,是甘肅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立足資源能源大省和老工業基地的實際,突出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堅持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手齊抓,加快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
傳統產業「三化」改造不斷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製造等產業重煥生機。
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建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穩步推進。
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生產基地正在加快建設,形成了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發展的新能源及其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格局。
金川集團鎳冶煉廠頂吹爐車間的職工進行爐渣排放作業。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張俊成
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綠色經濟正在「追風逐日」、現代服務業加快崛起……十年來,甘肅發展最大的成效就是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全省產業布局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根本轉變。
——著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十年來,甘肅發展最大的進步就是科技創新驅動作用顯著增強。
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較十年前提高了近12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國第8位,保持在全國第二梯隊。
建成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蘭白科技創新改革試驗區與一批高能級創新平台,形成了覆蓋多學科方向和重點產業技術領域的創新體系。
國產首台自主智慧財產權碳離子治療系統在武威投入臨床應用,實現重離子超大型裝置國產替代。
到2022年底,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38.5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83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29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45戶;科技進步貢獻率58.2%。
岷縣西寨鎮洮河兩岸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渲染大地,與蜿蜒的洮河水、整齊的村居相映成一道最美的風景。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郎佐民
——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動力在政策。
十年來,甘肅時刻牢記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做好「土特產」文章,著力打造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
到2022年底,全省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長6.3%,連續位居全國前列;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510萬畝;糧食產量連續三年穩定在240億斤以上。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通渭縣黑燕調蓄水池。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張子斌
泱泱洮河,潤澤隴中。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二期骨幹工程全線通水,隴中人民半個多世紀的期盼成為現實,全省約四分之一人口吃上了甘甜的洮河水。
得益於引洮工程,會寧縣甘肅甘富果業集團有限公司流轉的2000畝果園,徹底告別了用車拉黃河水澆灌的歷史。
全省建成千萬畝國家級旱作農業示範區,馬鈴薯、玉米等畝產分別提高了約500公斤和100多公斤;建成全國重要的雜交玉米制種和馬鈴薯良繁基地,提供了全國一半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種,每年外調馬鈴薯原原種超過6億粒。
圖為碌曲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著力推進扶貧開發,儘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
「上去了一山又一山,大山里轉了八十道彎;找了一年又一年,沒找到一眼吃水泉……」這曲古老而憂傷的「花兒」,就是臨夏州東鄉縣布楞溝村曾經的真實寫照。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東鄉縣布楞溝村看望貧困群眾,作出了「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讓貧困群眾儘早脫貧,過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指示。
布楞溝的孩子們在家門口上學。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攝
十年來,通過政府支持和社會幫扶,布楞溝村率先脫貧,蓋起了新房,通了自來水,修好了硬化路,孩子們可以在家門口上學,老人能在村裡就醫,群眾也有了穩定增收渠道。
村民感念黨和政府給予的溫暖,家家戶戶在自來水井上刻上了「吃水不忘總書記,永遠感恩共產黨」。
不僅僅是布楞溝一個村,整個東鄉縣村村都通了自來水,供水管道長達7200多公里。
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甘肅如期奪取了脫貧攻堅戰的勝利,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2415元增加到2020年的8539元,年均增長19.8%,同全國人民一道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
航拍下的元古堆村。渭源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甘肅將「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促進鄉村振興,在壯大鄉村產業、開展鄉村建設、加強鄉村治理上繼續下功夫,廣大農民包括脫貧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越來越有奔頭。
——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地處西北地區中心地帶的甘肅,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區,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叮囑甘肅:要努力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2019年視察甘肅時還首次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重大問題。
實踐中,甘肅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底線任務來推動實施,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盯住黃河、長江、內陸河三大流域,努力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在黃河流域,深入落實黃河國家戰略,紮實推進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使流域生態功能出現積極變化。
在長江流域,持續加強「兩江一水」綜合治理,加快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水源涵養功能明顯增強。
在內陸河流域,堅決整治祁連山生態破壞問題,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
生態底色越來越足的同時,甘肅也在持續探索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互促共進的新路子——在「雙碳」目標中持續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大美祁連山。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將
如今的甘肅,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十年來,甘肅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著力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加快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使群眾過上了更有品質的生活。
全省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每年都在80%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連年高於經濟增速,2022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8%和6.4%。
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事業有了長足發展,養老服務設施覆蓋95%的城市社區和55%的行政村,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2.93%。
自2020年以來,連續打贏多輪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持續加大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的傾斜支持力度,使民族地區發展條件、少數民族群眾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隴原大地,群眾生活蒸蒸日上,各族人民一心向黨,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阿克塞縣開展「紅領巾」愛心託管班服務活動。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高宏善 再乃甫
——著力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社會和諧穩定是發展的前提、人民的期盼。
十年來,甘肅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以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為重點,以共建共享為導向,以市域社會治理創新為抓手,推動平安甘肅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取得明顯成效。
從蘭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到隴南的「民事直說」工作法,從張掖的「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模式到酒泉的「三社聯動」……一項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實踐,成為全省社會治理的金字招牌。
甘肅各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讓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讓大量糾紛解決在訴訟之前。
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安治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不斷湧現出「天水村民議事會」「金昌道德銀行」「定西民事直通車」等一大批群防群治品牌。
法治甘肅建設深入推進,公共安全體系日益健全,社會和諧穩定,百姓安居樂業。
碌曲縣尕海鎮組織宣講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韋德占
——著力改進幹部作風,提高黨和政府公信力。
好作風是凝聚力,是戰鬥力,也是推動力。
十年來,甘肅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指示,把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持續糾治「四風」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紮實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深化為基層減負工作;下力氣夯實基層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鮮明樹立重實幹、重實績、重擔當的選人用人導向,多措並舉激勵幹部擔當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
馳而不息、堅定不移,精準施治、糾樹並舉,甘肅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作風建設不斷深入,黨風政風不斷向好。
新時代十年發展實踐深刻啟示我們,做好甘肅工作,推動甘肅發展,必須堅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綱」和「魂」。只有真正做到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才能不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不負新時代的偉大使命,不負隴原人民的熱切期待。
「中華民族一家親」文藝節目在東鄉縣慰問演出。
接續奮鬥 實幹興隴
書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歷史畫卷總是在前後相繼中鋪展,時代華章總是在接續奮鬥中書寫。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號角,為我們奮進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如今的甘肅,已經站上新的發展起點,正處於蓄勢發力、爬坡過坎、追趕進位關鍵階段。
甘肅始終牢記「八個著力」囑託,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行,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時俱進優化發展思路,鞏固拓展比較優勢,咬定目標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系統部署,提出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行動。
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總體要求,提出全省上下要增強「放眼全局謀一域,審時度勢抓要害」的意識,精準把握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確保現代化建設符合發展規律、體現甘肅特色、融入國家大局。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的決定》,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基礎設施網絡,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14個方面對甘肅現代化建設的重點任務作出具體部署。
圖為敦煌百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航拍圖。周斌全 攝
前進有方向,腳下有力量。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甘肅省科學技術(專利)獎勵大會暨強科技行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全省強工業行動推進大會暨先進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等一系列會議的召開,對甘肅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推動經濟實現整體好轉。以壯大優勢產業、培育市場主體、強化有效投資、釋放消費潛力、擴大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高效要素保障、真抓實幹作風「八個賦能」,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永昌縣紅山窯鎮小麥豐收。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周進學
——加快建設農業強省。聚焦「守底線」「土特產」「能致富」「現代化」「增活力」「強保證」六個方面,紮實推進「三農」各項工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奮力建設創新型甘肅。牢固樹立「抓科技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理念,在抓龍頭牽引、抓平台打造、抓重點課題、抓主體培育、抓成果轉化、抓隊伍建設、抓科技合作、抓創新生態等方面攻堅拔寨、精準突破,爭取在科技創新「賽道」上實現趕超進位,讓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加快推進工業重塑優勢、重振雄風。立非常之志、謀非常之策、舉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以工業的發展壯大帶動全省經濟的發展壯大。找准突破口,推動新能源產業加力提速、新材料產業大力培育、生物製藥產業量質齊升、有色冶金產業高端延伸、裝備製造產業加快升級。
——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加快構建全面責任、隱患排查、監督管理、宣傳培訓、應急救援「五大體系」,立體施策、綜合施策築牢安全堤壩,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凡工作必有明確量化指標,凡部署必有督查落實,這是新一屆甘肅省委的明確要求。
2022年12月9日,全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召開會議,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會後,由省紀委監委牽頭,會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組織部和省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立即成立13個督查組,深入一線、深入基層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科學精準有效推動「新十條」措施落實落細、更好更快更高效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保障、有力有序有效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等情況進行全覆蓋督查。
甘肅建投工程裝備事業部工人進行吊裝操作。新甘肅·蘭州新區報記者 丁凱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1月28日,春節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經濟運行調度會,會議以視頻形式開至縣一級,參會人數達到1.2萬人。
「新春第一會」釋放出甘肅全力以赴抓經濟、千方百計促發展的鮮明導向,明確提出: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開局就是決戰的幹勁抓發展,以起步就是衝刺的拼勁促增長,奮戰一季度,確保「開門紅」,為實現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新年新氣象,實幹開新局。放眼隴原大地,從政府到企業,從城市到農村,從車間到田間,召開會議部署、開工重大項目、抓緊春耕備耕……人人鉚足幹勁,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全力促發展、奮戰「開門紅」!
新舊動能轉換是甘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推進產業轉型則是實現動能轉換的關鍵引擎。
甘肅深入開展產業賦能行動,著力做足「拓存創增」的文章,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全省經濟實現結構優化、良性循環。
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甘肅·慶陽)「東數西算」產業園。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穩定經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歸根到底要靠廣大市場主體。
借船出海、借梯上樓、借雞生蛋。立足市場主體存量不夠、經濟發展內力不足的實際,甘肅堅持立體多面、綜合系統開展招商引資,全省各地成立工作專班,各級黨政領導帶頭親自抓招商引資,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緊盯產業鏈薄弱環節,大力引進一批配套型項目,促進上下游、大中小、產供銷一體化發展,不斷提高產業配套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信心比黃金重要。為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甘肅省政府印發《促進經濟穩中有進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47條措施為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加力賦能。
同時,甘肅將今年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全面推行包聯制、「白名單」制、「六必訪」制、「企業家日」等制度機制,堅持各項惠企政策精準滴灌,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進一步強信心、穩預期,全力以赴穩經濟、促發展。
2022年11月10日,崇信縣舉辦「崇信人社直播帶崗」專場活動。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侯勇 保喜貴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甘肅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紮實做好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實事,推動共同富裕有更多實質性進展,努力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提出,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分配製度,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入開展「健康甘肅」行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武威市政務大廳稅務幹部協助群眾辦理業務。圖片由武威市稅務局提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加快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努力形成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一心為民,躬身為橋。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根本宗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加快發展的強烈期盼,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把群眾的生活幸福抓在手上,以赤子情懷將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以躬身實幹、擔當作為搭建起富民橋樑。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幹。
奮進新征程的道路上,沒有旁觀者和局外人,需要全省上下每一個人的艱苦奮鬥。
2月13日,全省「抓學習促提升抓執行促落實抓效能促發展」行動正式啟動。
在現代化建設的起步之年,甘肅省委開展「三抓三促」行動,打造了加強黨的建設、促進事業發展的綜合性載體和針對性抓手,引導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知重負重、勤學勤練、擔事任事、敢為善為,形成比學趕超、大抓發展、爭先進位的生動局面,一步一個腳印把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
方大炭素加工廠新電極生產線上工人加工石墨電極產品。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羅永崗
事不過夜、雷厲風行。甘肅省委堅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確保說一件干一件,做一件成一件。每項工作都提出明確的時限、務實的計劃,建立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每項任務落實情況都跟進督促檢查,環環相扣、閉環運行、壓茬推進,堅決防止「掛著空擋踩油門」,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時代大潮奔流不息,偉大事業任重道遠,惟有奮鬥,方能挺立潮頭、掌握主動、續寫輝煌。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壯麗圖景,正在隴原大地徐徐展開。甘肅將牢記領袖囑託,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只爭朝夕、頑強拼搏,躬身為民、躬身為橋、躬身實幹,加壓奮進、加力奔跑,不斷把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宏偉事業推向前進,努力創造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驕人業績。
酒泉廣播電視台小編:劉俊傑
來源:甘肅日報、新甘肅客戶端
甘肅省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編號:62120180032
往期推薦:
習近平: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製造業
第1視點|習近平: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時政新聞眼丨今年兩會首次到團組,習近平強調牢牢把握這個「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