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再獲提振

2024-10-19     國際金融報

10月18日,在以「信心和信任」為主題的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開幕式上集體亮相,進一步解讀近期的一攬子增量政策、宣布最新的政策信息。

同日,人民銀行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新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多重利好刺激之下,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漲,滬指大漲近3%,創業板暴漲近8%。

近期,黨中央、國務院推出了支持經濟穩定增長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加力加勁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密集發布系列金融增量政策,推動金融機構加快落實,全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

金融監管層齊發聲

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一行一局一會掌門人集體釋放穩經濟信號。

在最新的政策動向方面,潘功勝說,中國人民銀行與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組建了工作專班,推進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新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潘功勝提到,預計年底前視市場流動性情況,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此前,9月27日,央行已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潘功勝還提到,人民銀行將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加強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逆周期調控力度,提升金融支持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為經濟穩定增長、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穩步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動態平衡。

李雲澤說,金融監管總局將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金融供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暢通資金循環,全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更好發揮銀行主力軍作用,著力優化信貸管理模式,加強信貸能力建設,健全激勵約束機制,落實盡職免責要求,做到「善貸」「願貸」「敢貸」。

李雲澤提到,要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服務擴大有效需求,助推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小微企業紓困發展。

吳清列舉了一系列提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他表示,證監會已批覆同意20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申請央行互換便利,並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研究制定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實施方案,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

對市場比較關注的股東減持問題,吳清指出,上市公司並沒有出現「扎堆減持」和大量違規減持現象。針對個別公司違規減持問題,證監會和交易所都立刻採取了措施,進行了嚴肅處理。

兩項創新工具落地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支持資本市場發展。為保障工具操作順利開展,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做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相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該業務是中國人民銀行首次設立的支持資本市場的重大創新工具,對於資本市場的長遠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獲准參與互換便利操作的證券、基金公司有20家,首批申請額度已超2000億元。

記者採訪獲悉,多家金融機構正積極參與相關工作。中信證券表示,將堅決落實《通知》的各項要求,正在積極參與互換便利的各項工作。中金公司表示,作為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已收到《通知》,公司將堅決落實中央部署,迅速做好各項保障工作,積極申請參與首批互換便利業務操作。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正式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其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即日起,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即可向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發放相關貸款。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累計期限估計可達3年。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項貨幣政策工具作為階段性制度安排,與此前的一攬子政策形成疊加效應,為資本市場持續帶來「活水」,將推動中長期資金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持續提振投資者的信心,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近期一系列政策措施加碼推出,將夯實資本市場持續穩中向好的基礎,為市場健康向上發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劉凌在受訪時認為,這兩種貨幣政策工具的推出和落實,正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與「信貸資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關監管規定不符也已得到豁免,打消了從10月8日大跌以來市場的誤解。這些創新工具,與房地產穩價措施和一攬子擴張性財政政策結合,將逐步改善通縮預期的不良影響,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向上向好。

政策效應不斷顯現

10月18日,備受期待的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正式發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9%。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政策效應不斷顯現,主要經濟指標近期出現積極變化。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鞏固。

「下階段,要強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推進各項政策加快落地見效,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盛來運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整體上看,三季度GDP增速延續了二季度以來的下行勢頭,基本符合市場預期。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受樓市持續調整影響,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偏弱。這也是9月末「一攬子增量政策」出台、穩增長政策全面發力的原因。

在王青看來,三季度宏觀經濟的支撐點有兩個:一是新質生產力較快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和製造業投資增速領先各類宏觀經濟指標;二是外需韌性超出市場預期,貿易順差同比擴大16.1%。

泉果基金董事總經理、基金經理戴駿表示,三季度GDP當季同比增長4.6%,較二季度GDP同比增速4.7%略放緩。但自9月下旬以來,宏觀政策力度空前,遠超市場預期。隨著貨幣和財政增量政策雙雙發力,三季度可能成為本輪經濟周期底部。四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明顯改善,資產價格和物價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周五A股趁勢大漲

受到10月18日多重利好消息提振,當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大漲,滬指漲2.91%,收報3261.56點;深證成指漲4.71%,收報10357.68點;創業板指漲7.95%,收報2195.10點。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兩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超6000億元。

獨立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協同發力,財政增量政策密集出台,給市場帶來了想像空間。這說明目前政策工具箱很豐富,有利於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的持續回暖。政策環境持續助力,A股調整空間也會相對有限,一旦市場形成了賺錢效應,疊加金融增量政策的配合,將會刺激市場的運行重心逐漸抬升。

銀河證券研報表示,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於歷史中等水平,中長期投資價值仍然較高。隨著超預期政策密集出台,市場信心有望受到提振,帶動估值回升。同時,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將改善當前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狀態,為A股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支持。

「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牽一髮而動全身」,吳清說,要加快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指導意見,構建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工具的落地都將為A股市場引入增量資金。

吳清還表示,抓住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個「牛鼻子」,引導和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加大分紅、回購力度,落實市值管理責任,不斷提升投資價值,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回報。

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動我國產業升級,推動新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在受訪時表示,希望更多有利於經濟回升的政策不斷推出。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走出牛市行情,產生賺錢效應,吸引場外資金入場。

記者 王媛媛

編輯 白岩冰

責任編輯 孫霄

—— / 好文推薦 / ——

  • 全球緊盯「中國時刻」

  • 警惕「非法薦股」!

  • 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或將常態化

  • 嵐圖知音加入「圍剿特斯拉」

  • 首批中證A500ETF首日成交額超百億

  • 谷歌直面分拆危機

  • 防止「減持」成為「漏風口」

全球緊盯「中國時刻」

警惕「非法薦股」!

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或將常態化

嵐圖知音加入「圍剿特斯拉」

首批中證A500ETF首日成交額超百億

谷歌直面分拆危機

防止「減持」成為「漏風口」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a920ac86a28664c414b7b4a02e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