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一直都是我國傳統的文化藝術,並且也有眾多的影視,講述了各大武術師的生平
,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黃飛鴻、葉問、孫祿堂、霍元甲等。
他們不僅具有極高的武力值,而且還有些強烈的愛國情懷。
尤其是在清末明初時期,我國遭遇著外國的入侵,這些武術大家積極地站了出來,勇擔重任。
當然,我
們所知道的霍元甲,曾經也經歷過這樣的一段故事。那是他曾主動找另一個男人比武,但是卻在踢出兩腳後就不敢再踢了。
究竟這個男人是誰呢?接下來就跟著阿毛一探究竟吧!
少年拳手,棄醫從武
李瑞東,這位讓霍元甲也害怕的男人。
他出生於1851年,別號又為「煙霞逸士」,人送外號「小孟嘗君」,家庭條件是當地的城裡較為殷實。
其父親名為李小歧,是一名縣府官員
,不僅精通醫術,並且家裡還有近五十頃的土地以及八十多的房屋,是當地較為有名的富豪,並且還開了一家藥店。
由於父親醫術較為精湛,所以家裡的藥店生意特別好,名譽也很高。
原本想著作為獨子的李瑞東,應該會繼承父親的衣缽,但是卻沒想到他最後從了武。
李瑞東老先生從小的時候起就特別喜歡打拳,並且還自己練習了少林的外家拳法。
年輕的時候他就跟隨著河北的大師學習拳法,並與當時的王子斌成為好友。
也正因此學到了王五先生的精髓,
其實李瑞東在武術方面具有極高的天賦,他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也相當的吃苦。
所以沒過幾年,他就已經列出了一身厲害的武術。
當時初出茅廬的他,便開始了四處打比賽,而且屢戰屢勝,就沒有失敗的時候。
慢慢的這位年輕的武術家,在當地開始有了一定的名聲。
李瑞東29歲時,京城裡某一王府的管事人員路經此地後,順便到了李府來看望李小歧一家
,並且留宿了幾日。而這個人還是著名太極拳大師的弟子之一。
此人來到了李府,聽說李瑞東也在練習武術,於是便在晚飯後開始了閒談。
兩人談及拳法時,竟然越來越投緣,隨後就前往了大廳里,想要切磋一番。
但沒想到,
李瑞東竟然三次對戰皆失敗,這是他至今為止的第一次失敗,並且還連敗這麼多次。
經過細問之後,知道是受到了真傳,立即跪地拜了此人為師。
但又因此人與李小歧的關係,無法收他為徒弟,可可以代替師父收徒弟啊,兩人也順利地成為了師兄弟。
在之後的幾年裡,李瑞東一直沉迷於武術。
武林趣事,當官入職
李瑞東由於武術過於精湛,也沒有什麼大架子,名氣傳出了後就被惇親王請去給兒子當老師。
在光緒20年時期,慈禧太后正值六十大壽,於是李瑞東作為親王兒子的老師也就參加了,這是他第一次進宮。
為了慶賀慈禧的壽日,李瑞東展示了一套拳術,看得太后,目不轉睛,相當的投入,大呼「真乃神鷹啊」。
此後,他在多位親王的推薦下,成為了宮廷侍衛,保護皇宮與太后的安全。
在朝廷里,
每一個侍衛都是頂尖的高手,而李瑞東一入職後就被給予了如此高的官位,必定是招來了很多人的不滿與憤恨
,紛紛提出比武請求,但皆失敗。
李瑞東這位武術高超的侍衛,在宮廷里也傳出了名聲。
在他工作稍微清閒時,經常會到北京城的一些古董店裡來購買物件
,有一家是他最常光顧的,老闆姓甘。
兩人在一來二往,逐漸變地熟絡起來,並且會經常開玩笑。但是甘老闆並不知道李瑞東會武術,而還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
一日,他們比試了一番後,這才發現,原來這個買家竟然是一位高手。
之後甘老闆又帶來了一位老者,年紀上百,但相當的有精氣神,一眼看上去就知必定是世外高人。
老闆介紹後,這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是甘淡然。
甘淡然是誰,武當派的金蟾大師的曾孫,繼承了絕對的武術。
兩人在比試時,甘老使出了絕技這才贏了李瑞東先生。先生可是個武痴,當即就拜了甘老為師。
創拳法,收弟子,與霍元甲比試
八國聯軍侵華時,李瑞東先生曾帶領著軍隊與其周旋對戰。
但無奈被包圍在了一個小四合院裡,先生想要保住兄弟們,但是太難了,只能是憑著自己的技能,縮身進入了井口裡,這才逃過一劫。
回宮之後,他便辭去了職位,回到了老家武清,已經開始了閉關,想要創造出新的拳法。
李瑞東把畢生所學融會貫通,將其匯聚成了一個拳法,被後世稱為「李派太極拳」。
而我們經常說的「五行」就是從中演變而來,並且該拳法到至今也依舊流行著,甚至還得到了海外的一致推廣和贊同。
另外,李瑞東還傳下來多個器械套路。
李瑞東先生在傳授弟子時,從來都不向其索要任何財物,並且收弟子向來都是免費。
他還供著一些貧窮的孩子們,長期住在李宅里,吃穿都不愁。
先生一生共收弟子上百人,出名的就有20多人,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李瑞東中年時期還發生了另一件趣事,在1906年,霍元甲就曾親自提出比武邀請。
當時的霍元甲正值青年時期,初出茅廬,還有些不懂事,被人一激後就立刻上了李瑞東的府中,要求比一場武。
經過了一兩招後,霍元甲就知道此人不簡單,自己沒有什麼贏得利率,比武也在和平中結束了。
兩人雖然是沒有分出個強弱,可是他們的性格和脾氣極為相似,同樣的作為一名武痴,同樣的作為一名愛國的武術家
。李瑞東先生這一世基本上就沒有做過什麼錯事,要說一件的話,就是沒有繼續精練武術。
可以老先生卻因意外去世,否則的話,我國的武術文化中就又添了新的招式和拳法。阿毛認為,李
瑞東先生一生坦坦蕩蕩,作為武術家,他做到了海納百川,作為中國人,他做到了愛國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