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的悲哀:嘉賓狂看提詞器,廣告里插播綜藝,都懶得掩飾了

2022-04-22     好歌獻給你

原標題:「王牌」的悲哀:嘉賓狂看提詞器,廣告里插播綜藝,都懶得掩飾了

作為國民度頗高的王牌綜藝,《王牌對王牌》在結束第六季後,遲遲沒有後續消息,甚至引發節目停播的擔憂。

大家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第七季原班人馬的回歸,原以為「好飯不怕晚」,可惜大家都高估了《王牌對王牌》的實力和誠意。

嘉賓狂看提詞器、廣告里插播綜藝,已經懶得再掩飾了,這些都是「王牌」的悲哀。

廣告植入無下限

作為藍台吸金的王牌節目之一,單單從冠名商和贊助商來看,那真是一季比一季強,一季比一季多。

「拿人錢財,替人辦事」本是天經地義,但凡事過猶不及,早在前幾季的節目中,觀眾們就一直吐槽廣告太多。

而到了第七季,節目組反而變本加厲,讓廣告來得更猛烈些,難怪觀眾吐槽:「如今的《王牌對王牌》,不如改名為《廣告對廣告》吧。」

從第七季節目開始,可以說每期節目無縫銜接各種廣告,正兒八經的節目內容沒多少,廣告倒是喧賓奪主,成了「主角」。

但凡看過節目就會發現,從常駐到飛行嘉賓,大家的眼睛一水地瞄向提詞器,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大家好像玩起了「蘿蔔蹲」。

「王牌家族」讀完,飛行嘉賓讀,嘉賓讀完,主持人讀,每個人之間形成讀廣告詞的完美閉環,滔滔不絕的廣告聽得人腦袋大。

插入廣告就算了,關鍵還插入得那麼明顯生硬,為了廣告而廣告的做法,實在是太影響大家的觀感了。

就連賈玲、沈騰也開始」神遊天外」,記不住詞不要緊,提詞器大喇喇地擺在前方,主持人和嘉賓也不再遮掩,大大方方地照著念,恐怕大家不知道自己在看提詞器一樣。

常駐和飛行嘉賓時不時地上演一場生硬的「情景劇」。

就像在首期節目中,大家明明上一秒還在討論宋朝的風俗習慣,下一秒賈玲就說起了自己也喜歡養貓,然後華晨宇趕緊接上話茬問到「你喜歡什麼貓」。

賈玲頂著提詞器,說道「我們的老朋友七貓」。

嘉賓們面無表情,神情僵硬地看著提詞器,逐字逐句地念出那些毫無感情的廣告詞的同時,還要避免一直盯著提詞器的尷尬。

看此情景,觀眾們的心聲是:太佩服這些嘉賓的「演技」了!

在《王牌對王牌》中,最累的既不是「王牌家族」成員,也不是飛行嘉賓,而是提詞器背後的人!

念念廣告詞,就能把酬勞裝入荷包,對於明星們來說似乎這錢賺得很容易。

但是對於觀眾來說簡直就是折磨,千呼萬喚而來的第七季《王牌對王牌》,一出現就給了大家一個「下馬威」,「廣告中插入節目」的做法,是在挑戰觀眾的觀感底線嗎?

對此,我們是將其歸咎於導演吳彤飄了?還是節目組高估了「王牌」在觀眾心中的分量?

明明是一把好牌,卻越打越爛,觀眾的失望只能化為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嘉賓慘變工具人

如果說無底線的廣告植入,正在一步步地消耗著觀眾的耐心,那麼參與節目的嘉賓慘變「透明」工具人,流程全靠王牌家族的成員生抗的做法,只會讓觀眾更加覺得節目組「雙標」。

就拿第二期節目來說,白敬亭和譚松韻幾乎成了「透明人」,鏡頭少得可憐。

要知道白敬亭此前作為《明星大偵探》的常駐嘉賓,分析推理是他的拿手好戲。

而且憑藉在電視劇《開端》中的精彩表現,無論是能力還是人氣,在以「反詐」為主題的第二期節目中,他都能作為一個主要角色來串聯整個流程。

但縱觀整期節目下來,小白雖然抓出了三個人,但整場的表現依舊受限。

相比之下,譚松韻的處境就更可憐了,編排好的舞蹈表演被一刀切,僅出現在了精編版里。

而且據現場觀眾透露,在其他嘉賓都能更換服裝的時候,只有譚松韻身著短袖,在一旁凍得瑟瑟發抖。

再加上無處不在的廣告宣傳,難怪一向好脾氣的她也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嘉賓參與度低只是節目的弊端之一,而飛行嘉賓與節目主題不匹配,才叫人看得尷尬。

在「動漫主題」的一期節目裡,請來的飛行嘉賓是黃明昊、虞書欣和岳雲鵬等人,乍一看這幾位嘉賓哪位和動漫有關係?

因為飛行嘉賓的不適配,所以就導致了當動漫導演在現場講解時,一旁的嘉賓們無一能夠進行互動的尷尬冷場。

這樣的場景,就像是老師在台上講得激情飛揚,台下的學生聽得卻是一頭霧水。

嘉賓們和動漫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現場效果又怎麼會好呢

?於是在節目後段的配音環節,大家聽到的只有一群非專業人士給出的生硬的配音效果,硬捧場都無從下手。

再者節目組似乎也從根本上就沒搞懂「動漫」和「動畫片」的關係,整期節目像極了為了動漫主題而生搬硬套的大雜燴,看得人心累。

既然飛行嘉賓不給力,節目主題又敷衍,那就祭出「王牌家族」來撐起節目的收視率和可觀性了。

想當初大家對於第七季回歸的呼聲中最高的一點,就是期望四位「王牌家族」成員能夠全員回歸。

的確,《王牌對王牌》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多的忠實粉絲,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王牌家族的成員。他們之間的搞笑互動貢獻的笑點,才是大家追節目的最大動力之一。

不過隨著第七季節目的播出,大家也能夠明顯感覺到節目組的一些刻意為之的行為,以及核心成員沈騰、賈玲的狀態下滑。

關曉彤一如既往地成為美貌擔當,而被稱為「王牌親兒子」的華晨宇在節目中被偏愛的也是十分明顯。

比如在第四期節目中,華晨宇猶如天降紫微星全程開掛,只是這太過明顯的劇本設定,難免讓大家覺得「假」。

而作為節目核心人物的沈騰和賈玲,在節目中一如既往地努力抖包袱、找笑點,遊戲環節造梗,帶動現場氣氛。

遺憾的是,無論兩個人再努力,與早前的表現相比,狀態明顯下滑,大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觀眾看了也是有種深深的疲憊感。

雖說第七季《王牌對王牌》自開播以來,收視就一路高漲,熱度登頂,如此驕人的成績足夠讓吳彤拿去給金主們「邀功」了。

從嘉賓到節目組再到贊助商,一眾人喜笑顏開,獨留觀眾們黯然神傷,失望大於期望。

環節老套玩舊梗

在《天天向上》改版,《快樂大本營》被新節目取代後,內娛許多綜藝都開始面臨著「改變」或是「淘汰」的選擇題,《王牌對王牌》也不例外。

在第七季節目開播前,節目組就對外宣稱新一季的節目將要全新升級,然而當新節目正式開播後,大家才發現所謂「升級」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罷了。

首先就是節目看似在與時俱進,融合了時下熱門的「文化」調性的內容。

例如首期節目請來了劉濤、鄭愷等人,以古裝造型登場,在節目中融入了歷史相關知識,並請來了嘉賓姜鵬來講解歷史內容。

但實際上,依舊是形式大於內容的所謂「創新」,略顯生硬的知識傳播,觀眾學沒學到東西不好說,「王牌家族」發揮受限,飛行嘉賓又擔不起宣講和搞笑的責任,整期節目充滿不知所云。

而到了後幾期節目中,雖然節目組放棄了以往擅長的懷舊主題,每期節目都賦予了新的主題內容,可細看之下,每期節目又都能找到從前的影子。

第三期的武俠專場,在此前就有過《天龍八部》劇組重聚;諜戰主題,也在前幾季的節目中出現過,甚至就連「臥底」的設定都沒變。

節目主題的雷同也就罷了,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便是萬年不變的遊戲環節。

不愧是出自同一導演的手筆,《王牌對王牌》和《青春環遊記》中的遊戲真是再也玩不出新花樣。

從第一季玩到了第七季,猜歌、穿生筒、你畫我猜......同樣的遊戲,充其量就是換個介紹的說法,就連賈玲都不止一次的抱怨遊戲環節的雷同。

對此,我們到底應該是說節目組江郎才盡,還是指責他們不思進取,糊弄觀眾呢?

不論是哪種結論,至少節目的不用心讓大家肯定了一點:吳彤團隊絕對算不上是有創意和肯花心思的,否則也不至於作為總導演的吳彤在微博上求助網友們,希望提供新遊戲。

環節老套玩舊梗就算了,節目到了第七季依然沒長記性,依舊在犯錯。

既然將節目的調性定義為「娛樂性質」,那麼觀眾自然是希望看得開心、看得輕鬆,而不是在節目看中看所有人聚在一起哭哭啼啼、相互訴苦。

《王牌對王牌》卻死不悔改,煽情畫面之多,幾乎占據節目三分之一的時長。

明明大家可以快快樂樂的,偏偏非要在節目尾聲搞一個重聚或訪談,集中煽情一下,每個人都淚眼婆娑,才能收穫話題和收視。

甚至不惜撕開明星的傷疤,就如同讓張韶涵在鏡頭前再次提起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害一樣。

對於這樣「下頭」的操作,只想送給節目組三個字:何必呢!

結語:

如今《王牌對王牌》已經走過了七季,原以為他能打破「綜N代」的魔咒,誰成想節目的巔峰狀態永遠留在了前幾季,以為原地踏步已是進步,誰知結果只是比之前更加糟糕。

《王牌對王牌》的尷尬,從來不只是廣告植入、遊戲老套的問題,而是節目組以為自己拿捏住了觀眾的「情懷」命脈,於是理所當然地敷衍了事,肆無忌憚地消耗大家的熱情。

可惜啊,內娛綜藝千千萬,當觀眾的情懷被屢屢「傷害」後,沒有誰還會再有耐心守著節目改變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de0f5347d9472cd2f068afda881f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