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孕有多「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這4種體驗男人不懂

2022-04-16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女人懷孕有多「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這4種體驗男人不懂

女人懷孕究竟有多「難」?沒經歷過的人或許永遠難以感同身受。

黃申英是知名的韓國「搞笑女藝人」,產檢時發現懷上三胞胎後,她拿著6張超聲照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渾然不覺自己即將面臨一場「艱苦卓絕」的考驗。

等到懷孕34周時,黃申英曬出孕照,照片中她挺著巨大的肚子,雙腳腫得無法行走,配文:「累哭了!現在肚子真的要爆炸了,感覺這周都很難撐下去,我喘不過來氣,除了吃飯,連起床都很難。」

女星朱珠早前懷孕時,曾跟隨老公出席新店的開業儀式,有眼尖的網友發現,朱珠的雙腳腫得厲害,就算穿著寬鬆的涼鞋,也只是勉勉強強地塞了進去,看起來勒得不行,隔著螢幕都覺得疼。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孕期「辛苦」,但究竟「煎熬」在哪裡,有些准爸爸還是不清楚、不理解,甚至覺得妻子表現得太矯情。

殊不知,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很多准媽媽都要經歷下面這4種磨難,想成功生下寶寶,要遭不少「罪」。

孕吐反應

孕吐反應是早孕反應的一種,也被稱為「妊娠反應」,大約從第5周開始,准媽媽會忽然感覺噁心,沒有任何徵兆地發生嘔吐。

根據統計,大約有80%左右的准媽媽都曾出現孕吐反應,反應程度則是因人而異。

記得之前網上有寶媽分享,吐得那是一個「昏天黑地」,不僅一早一晚感到噁心,有時候就算是聞到某些氣味,或者是聽到某種食物,也會跑到馬桶邊吐個不停,整個孕前期體重不增反降,還瘦了不少。

而像這種孕吐反應強烈的情況,現實生活中不在少數,沒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這樣的感受。

要想緩解孕吐,准媽媽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B6、儘可能多休息、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尿頻、漏尿

要說孕期什麼最讓人尷尬,尿頻、漏尿一定是很多准媽媽的夢魘。

孕早期,隨著孕周增加,准媽媽的子宮體積逐漸增長,內臟會隨之受到擠壓,對膀胱產生壓迫感,使准媽媽很容易產生尿意,進而發展為尿頻、漏尿。

等到孕晚期後,因為骨盆底肌張力、收縮力下降,以及胎兒對膀胱的壓迫,尿頻、漏尿的情況還會加重,可能1個小時就要去好幾次廁所。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准媽媽都屬於生理性尿頻,等分娩後,可以自行恢復,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准媽媽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故意少喝水甚至不喝水,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孕期中補充充足的水分很有必要,大家切忌因小失大。

手腳浮腫

孕期中,不少准媽媽都會飽受手腳浮腫的困擾,就像朱珠一樣,即便是許多明星也不能倖免。

隨著准媽媽來到孕晚期,子宮增大到一定程度,骨盆內壓力升高,會使下肢的靜脈血流受到影響,導致靜脈回流,使得下肢浮腫。

另外因為體內的激素變化,血容量增加等因素,也會導致准媽媽手腳浮腫,連穿鞋都成了困難,走路也會受到影響。

避免手腳浮腫,准媽媽一方面要多注意飲食,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儘量做到膳食均衡,另一方面則要適當鍛鍊,避免久坐、久站,加速血液循環,放鬆身心。

產前抑鬱

最後,產前抑鬱也令有些准媽媽苦不堪言,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會出現一連串的反應,甚至個別准媽媽還會因為產前抑鬱而選擇自殺。

懷孕以後,由於體內激素髮生變化,准媽媽非常容易焦慮,忍不住對未來、對寶寶各種擔心,一旦與家人相處不愉快,無法適應身份的驟然轉變,「產前抑鬱」就會找上門來,整個人變得易怒、焦躁,時不時地陷入悲傷情緒中,沒有精力,身體也感覺非常疲憊,對生活失去希望。

其實女性成為準媽媽後,忍不住胡思亂想、情緒波動大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我們在減輕產前抑鬱時,可以試著充實孕期生活,將煩惱向親近的人傾訴出來,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都能起到效果。

而身為準媽媽的家人,一定要注意理解和尊重准媽媽的情緒,在精神上儘量給予支持。

心理學研究證明,來自社會的支持越多,准媽媽發生產前抑鬱的機率就越小,其中社會支持是最重要的,就是伴侶和孕期早期照顧者的支持度,以及與母親的關係。

老苗結語:

從懷孕開始,准媽媽就要經受各種各樣的磨難,等到成功分娩後,更要面臨真正的考驗。

所以希望每一位準媽媽都能得到家人的善待、最大程度地關心和支持,畢竟要想成為一名媽媽,真的很不容易。

今日話題:你當初懷孕都有哪些不適感?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