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下一個形態浮出水面,小米、三星、OPPO都在「卷」的路上了

2022-03-25     ZAKER科技

原標題:摺疊屏下一個形態浮出水面,小米、三星、OPPO都在「卷」的路上了

摺疊屏手機還沒有捂熱,手機廠商在研製捲軸屏手機的信息就陸續傳出。

近日,小米公司獲得 " 一種用於捲軸屏的散熱結構及電子設備 " 專利授權。該專利利用捲軸屏展開後的進風組件,主動對捲軸屏的本體和分體進行散熱,能夠提升手機的散熱能力。

圖片源自網絡

巧的是,最近有爆料稱,三星、OPPO、小米等多家捲軸屏手機正蓄勢待發。

不過,作為柔性屏手機的兩種形態,捲軸屏與摺疊屏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即使摺疊屏先行一步,但就目前來說,無論是螢幕摺痕,產品功能還是高昂的售價依然算不上多麼優秀。

那麼," 姍姍來遲 " 的捲軸屏會彎道超車嗎?

優勢是摺痕輕、重量輕,體驗統一

在捲軸屏這一塊,OPPO 是目前唯一一位展示過真機的選手,因此我們能從這款產品中發現捲軸屏的特性。

2020 年 11 月,OPPO 發布 OPPO X 2021 捲軸屏概念機,用戶只需用手滑動手機的側邊框,螢幕就可以像畫卷一樣左右伸展和收縮。

這款手機的螢幕採用了無級 OLED 柔性捲軸屏,收縮和展開狀態下的尺寸分別為 6.7 英寸和 7.4 英寸。

OPPO X 2021 圖片源自網絡

在螢幕展開過程中,手機的 UI 也會隨著螢幕比例的改變而調整。微博、京東等軟體的介面會分為左右不同的介面,視頻也會隨著螢幕尺寸的變化而改變畫面的比例。

以 OPPO X 2021 為例,相比摺疊屏,捲軸屏的優勢十分明顯,最突出的就是螢幕在伸縮過程中幾乎不會留下摺痕。

目前摺疊屏基本都採用鉸鏈結構,螢幕被小角度摺疊,受到的應力較大,極易留下摺痕。目前上市的幾款摺疊屏基本都沒有逃脫摺痕的弊端,最新的 " 水滴鉸鏈 " 也僅僅是緩解了摺痕。

而捲軸屏在收縮之後,螢幕呈大角度的弧形捲曲,對螢幕施加的應力比摺疊屏小得多,摺痕也不明顯。

其次是捲軸屏的重量可以得到更好地控制。

在展開狀態下,摺疊屏和捲軸屏的尺寸相差無幾,但恢復普通模式後,捲軸屏手機仍是一部直板手機的大小,而摺疊屏更像是兩部直板手機疊在一起,與 " 輕薄 " 無緣。

此外,摺疊屏手機的內外屏參數不一致,也會影響用戶使用體驗。比如小米 MIX FOLD 的外屏刷新率是 60Hz,內屏是 90Hz;OPPO Find N 的外屏刷新率是 90Hz,而內屏是 120Hz。

少了一塊外屏的捲軸屏,在功耗上也會更低。

捲軸屏的缺點也很明顯

雖然捲軸屏在解決摺疊屏飽受詬病的摺痕和重量問題上效果明顯,但還不是完美的產品。簡單來說,其表面柔性屏缺少足夠保護,本身就是一個比摺疊屏更大的缺點。

主流的摺疊手機大多把柔性屏作為內屏,使用頻率較高的外屏配有保護玻璃。在日常的使用中,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內屏不受到損壞。

華為前兩代 Mate X 均是外折設計,到了第三代 Mate X2 也換成了主流的內折方案,其轉變原因也跟螢幕保護有較大關係。

華為第二代摺疊屏手機 Mate Xs

捲軸屏本質上就是摺疊屏外折方案的翻版,暴露在外的整塊螢幕都是沒有保護的柔性屏,儘管可以貼膜,但也比摺疊屏更容易受損。

類似地,開發適合捲軸屏的保護殼也是一個難題。

以上是從用戶角度來說的,而從技術角度來看,捲軸屏同樣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捲軸屏手機的螢幕使用壽命至少要與摺疊屏同一水平,支持 20 萬次的伸縮。在螢幕展開的同時,手機的內部結構也需要支撐起螢幕,並保證在使用中不會塌陷。螢幕伸縮的耗時也要控制在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時間段之內。

除了螢幕外,影像系統也是捲軸屏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受限於捲軸結構,相機模組很難占據機身太大體積。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塞進更好的相機模組,保證穩定、不掉隊的成像質量,也是捲軸屏手機要攻克的難題。

在當下內卷十分嚴重的手機市場,消費者對一部手機所具備的功能,往往是懷著 " 寧濫勿缺 " 的心態——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尤其是售價普遍在 5000 元以上的高端機,用戶更加難以接受手機過於明顯的短板。

無論是摺疊屏還是捲軸屏,其本質都是追求在直板手機的尺寸里裝下更大的螢幕。兩者都是直板手機的發展趨勢。

就目前來看,摺疊屏和捲軸屏互有優勢,並且各自的優缺點都十分明顯,很難說誰會最終取代誰。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大廠商對捲軸屏的研發投入加大,供應鏈逐漸成熟,或許捲軸屏很快就將成為廠商們的下一個戰場。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實習生 梁宇鵬

編輯 / 劉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a04d5190723c9e7a5519cc96903fd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