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有態度的人

2019-10-03     良大師

作者:徐大維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先講一個概念:艾伯林悖論

在德克薩斯一個炎熱的夏天,一對夫婦,邀請妻子的父母來家裡玩。 沒多久,岳父提議去一個叫艾伯林的地方吃飯。 妻子馬上說到:「好啊,這個主意挺好。」

丈夫有點不情願。因為天氣太熱了,艾伯林又很遠,他實在不想去......

可是,他有點擔心說出來顯得不合群,於是也跟著說: 「我都可以,看你媽媽願不願意了。」 他岳母說:「既然你們可以,我當然也願意了。」

於是,四人頂著烈日,到了那個餐廳,結果發現食物非常糟糕。

回家後,大家又累又氣。 岳父假惺惺地說:「嗯嗯,挺不錯的,對吧?」

這時,大家終於忍不住了。岳母說,其實哪都不想去,但是看到其他人興致這麼高,實在不想掃大家的興。

丈夫就更有氣了,說自己一開始就強烈牴觸,但他看妻子和岳父那麼想去,他才附和的。

妻子跳了起來,說自己這都是為了父親考慮的,自己壓根兒就不想去。 最後輪到岳父,他說:

我也不想去那個鬼地方,但是我看大家悶在家裡好像挺煩的,所以隨便提一嘴。誰知大家興致都那麼高,反而讓他騎虎難下了......

你看,大家都以為自己是在為別人考慮。然而最後卻是,每個人都不稱心如意。

有時所謂的推己及人,只不過是自己替別人的一方假想。

只要你身處一個群體中,進行一些社交活動,難免會遇到艾伯林悖論。

比如,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很多人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當別人有個建議時,他們雖然心裡反對,但卻習慣性地順從。

他們不想顯得太自我,擔心會得到別人的反對。但也許,你的建議正好代表了多數人的意見。

由於你沒有表態,不僅喪失了自己選擇喜惡的權力,也可能讓群體陷入一個不太理想的選擇。

所以作為一個成熟的社交者,你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敢於提出反對意見。

我對兒子的教育就是如此。

我經常告誡他,和朋友一起時,如果大家玩一樣的東西,不要管別人喜不喜歡,如果自己不喜歡,就要明確地說出來,而不是簡單地順應多數人的意見。

今天,和幾個朋友帶著孩子們一起去遊樂園玩。

我們幾個家長想當然地以為,孩子會喜歡海洋世界裡的海豚表演,於是便開始排長隊買票。

這時,兒子突然問我們這些大人:「你們很想看海豚表演嗎?我可是不太想看哦。這些表演都是大同小異,在其他地方都已經看過很多次了,所以並沒有什麼特色。」

這時其他幾個孩子也說,不想看海豚表演,更想去植物迷宮玩。

我就問他們,一開始為什麼不說呢?他們說,以為我們這些大人想看,所以就默許了......

你看,孩子們也夠天真的,大人來這兒玩不就是想讓孩子開心嗎?

幸好兒子及時堅持了自己的態度,才讓我們幾個家長沒有陷入「我以為這是為你著想」的窘境中。

所以,與人交往,不能太過聖母心,讓自己委曲求全,處處退讓。犧牲了自己的喜好不說,也許對方並不領情。很多關係的悲劇,就是這樣開始的。

更重要的是,當你成為一個有態度的人,將自己的意願勇敢說出來時,你就不會被別人「習慣性」地忽略,也不會成為一個透明人。

你會因此在人群中擁有一種無形的勢能。從而可以牽引並影響所在的外部網絡。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說到這裡吧。你什麼想表達的,歡迎留言。良叔小隨天天見,再堅持64天。

-END-

好大的冰棒 ——攝於2019年10月2日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點擊了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TJ_mG0BMH2_cNUg3E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