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知否》的劇情一開始,明蘭就見識了女人之間的爭鬥,因為生母離世這樣撕心裂肺的往事,才促進了明蘭的迅速成長。
但是,在明蘭的一生中,影響最大的還是盛老太太。
細想想,雖然見過了生母離世,如果沒有人正確引導的話,明蘭只可能走上兩條路,要麼一輩子低眉順眼任人欺負,要麼徹底黑化不擇手段。
在老太太身邊這十幾年,明明不僅學會了打馬球這樣的娛樂活動,也學會了管家治家的手段,最重要的是,老太太教給了她一顆善心。
而且,明蘭的善良與余嫣然不同,她的善良是帶著鋒芒的,是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但是你如果對我心存歹意,我也不會坐以待斃那種。
人們都說,孩子身上,折射的其實就是父母的為人處事方式,這句話用來形容盛家三姐妹,其實最為恰當不過了。
如蘭雖然有一點點看不起兩個姐妹,但總體上來說還是善良的,尤其是在面對明蘭的時候,活脫脫是大娘子王若弗的翻版。
墨蘭很可厭,總是對明蘭使手段,但是到了父親面前,又特會扮可憐,跟年輕時候的林噙霜,壓根就沒什麼兩樣。
只是明蘭,因為母親過世得早,從小在老太太身邊長大,自然很像老太太,很多事雖然她不說,但她的心裡,什麼都跟明鏡似的。而且明蘭對人對事的手段,像極了老太太。
視頻截圖
02
齊衡的母親為了徹底斷了兒子的念想,使出了認親這樣釜底抽薪的手段。
前一刻還是有情人,可後一刻卻成了兄妹,而且是被逼著承受的那種,真真的應了那句惡毒的話——願天下有情人皆成兄妹。
雖然人到中年,對於男女情愛也已經看的通透了一些,但是作為過來人,也知道失去初戀的痛苦,雖然當時明蘭表面上看起來若無其事,但是內心深處其實早已翻江倒海,不然的話,也不會回去哭了一整夜。
人們都說,放下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要麼是時間,要麼是新歡,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初戀。
那段時間,明蘭雖然看起來依舊雲淡風輕,但是她的日漸消瘦早已說明了一切。
孫女兒的一切,老太太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為了幫孫女走出傷痛,她決定帶明蘭回老家去散心。
只是老太太萬萬沒想到,這簡單的回家省親之旅,卻是一路驚心動魄。
且不說這一路遭遇的截殺,單單在揚州老家發生的事情,換做我這小心臟,都覺得難以承受。
事情總是兩面的,這一趟驚心動魄的旅途,一方面為男女主以後的感情打下了基礎,而另一方面,也切切實實促進了明蘭的成長。
畢竟,人只有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才能長大,經歷得越多,成長越快。
03
明蘭在揚州那段時間,我們看到了人心醜陋的極致。
這一切都得從明蘭堂姐淑蘭的婚事說起。其實,第一次見到淑蘭的婆婆的時候,我才發現奇葩處處有,《知否》裡面特別多。
初見面,話都沒說上幾句,就要把明蘭嫁給自己的侄兒。
雖然作為現代人,我反對劇中的等級觀念,但是得知她的侄兒,在功名上是一介白衣,在家產上更是毫無立錐之地,就這樣的基礎,竟然想開口求娶五品官員的女兒,不得不說這孫老太太的臉真大。
隨著劇情拉開,我們才得知,當年孫氏母子不過是在生死線上掙扎的赤貧之人,後來因為兒子中了秀才,這才抖起來了。
因為劇中沒有交代,我們不知道淑蘭為什麼會嫁給孫志高,但是我們知道孫志高這玩意忒不東西了,自從娶了淑蘭之後,就相當於找了一個穩定的提款機。
因為淑蘭的父母心疼女兒,不僅嫁妝給得頗為豐厚,而且只要小兩口一吵架,他們都會拿出財物來安撫,久而久之,孫志高就賴上了盛家。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們罵過很多人是渣男,但是我們罵過的那些人,什麼盛紘,什麼顧廷燁,跟孫志高一比起來,那都算是極品好男人了。
因為孫志高,是渣男中的戰鬥機,不容辯駁也沒法辯駁的那種。
視頻截圖
04
那一次,淑蘭回娘家哭訴這些事情的時候,老太太刻意把明蘭給叫了過去,說是讓明蘭見識見識風浪,會會人間的豺狼。
不得不說,老太太很高明,因為孩子總得長大,總有一天需要自己出面去面對人間的風雨,如果一直把孩子養在溫室里,只能徹底毀了孩子。
只是老太太沒有想到,這件事最後還是明蘭給解決的。
不過說真的,別說明蘭本就與淑蘭是堂姐妹,就算我這個從來不管別人閒事的局外人,都想衝進螢幕去,給孫氏母女兩巴掌。
自從淑蘭跟孫志高成婚之後,孫母感覺自己做了婆婆,應該擺起譜來,就把淑蘭當作丫鬟使喚,留在自己房中伺候自己,而另一方面卻又要責怪淑蘭不能生養,逼著淑蘭用自己的嫁妝給孫志高納妾。
給孫志高娶了良妾,他卻看不上,自己去找了一個青樓女子,那女子有了身孕之後,就要把那女子給迎娶回來。
我想,無論在哪個時代,無論多麼寬容大度的女子,估計都不能容忍吧。
只是我想不明白,十二歲就中了秀才,但是十幾年過去了,卻依舊是個秀才,孫氏母子驕傲的資本到底在哪裡。
幸運的是,並非所有人都是不明事理那種,孫母那次在盛家門口撒潑的時候,還是有人站出來說公道話的。就連後來論起和離的時候,就連孫家人,也不是全部向著孫志高的。
05
論和離的時候,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人心的貪婪與齷齪。
「不就二十二三個,卻依舊連個蛋都沒生不出來」,這樣的話,如果從一個粗人的嘴裡說出來,也許還可以接受,但是這句話從張口閉口「有辱斯文」的孫志高口裡說出來,真真地讓人覺得噁心。
淑蘭一直的委曲求全,換來的卻不是孫氏母子的感激,反倒是變本加厲的欺辱。
碗米恩斗米仇,俗話總這麼說,孫志高則是這句話的活標本。他家的房子店鋪土地奴僕,其實都是盛家給的,就連他讀書花的錢,也是來自盛家。
也許盛家人想要培養一個官員女婿,誰知道養出來的卻是一匹豺狼。
只是這世間事,從來沒有最齷齪,只有更齷齪——就連孫志高逛青樓和為花娘贖身的錢,都是拿淑蘭的嫁妝。明蘭有句話說得很好,這就叫做軟飯硬吃。
這樣的男人,就算罵他是渣男,也是對渣男兩個字的侮辱。
幸好有明蘭,盛家拿到了花娘的籍契,擊中了孫志高的軟肋,才和離成功。
我想,雖然此前明蘭也曾從祖母那裡聽到了一些人世間的齷齪,但是與親眼目睹相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
見識了人心的險惡之後,明蘭自然會成長得快一些。
畢竟很多時候,那些躲不開的人世間的齷齪,反倒是成長最好的催化劑。只是很可惜,很多做父母的,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