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這條隧道終於全面貫通!

2020-04-28     大洋網

「貫通了!貫通了!」4月28日8時36分,伴隨著最後一陣爆破聲響,大(理)瑞(麗)鐵路全線最高風險隧道大柱山隧道全隧貫通,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遠眺雲南省大瑞鐵路大柱山隧道。

從隧道進出口兩端對向掘進的建設者,經過12年艱難施工終於會師,他們大步跨過腳下碎石,上前擁抱祝賀。

大柱山隧道全長14484米、地處橫斷山脈,瀾滄江畔,中鐵一局工人們堅守12年終於貫通,現場喜悅歡呼。

山,一重接一重;峰,一峰連一峰,這裡是全世界最複雜險峻的山系——青藏高原東南部的橫斷山脈。山在這裡一改自西向東的慣例,齊刷刷由北向南橫貫而下,阻斷東西方向的交通,故名「橫斷山」。大瑞鐵路是穿越橫斷山脈的第一條鐵路,大柱山隧道則位於大瑞鐵路大理至保山段保山市境內,全長14484米,穿越瀾滄江深大斷裂與保山褶皺帶交界處,穿過含斷層破碎帶、侵入體蝕變帶、岩溶等不良地質和重大風險,被稱為是「最難掘進鐵路隧道」。

在隧道挖掘面出現涌水、突泥,是施工人員最擔心的情況。而大柱山隧道是在「豆腐渣里鑽洞」,這「最擔心的情況」卻成了常態,施工人員與突如其來的涌水泥漿頻繁作戰。

2009年8月,隧道掘進至最為艱難的燕子窩斷層核心地段,156米的距離,整整打了26個月,平均每天僅能掘進約20厘米。

隧道自2008年開工以來,在雲桂鐵路(滬昆客專)雲南公司組織下,中鐵一局建設者穿越6條地質斷裂帶,為排出單日最高22萬立方米的涌水,先後建設7座抽水站,56台大水泵接力,這樣的單日涌水量,足足可以蓄滿88個長50米的標準游泳池。

隧道涌水不止,工人們每日「淋浴」作業。

除了「水深」,還有「火熱」。隧道內高地溫段長期溫度達40℃左右、濕度85%以上,施工單位長年往隧道施工挖掘面運送冰塊降溫,每天每個挖掘面需要12噸冰塊,施工人員每3小時就要輪換一次。

「水深」和「火熱」,僅僅是眾多難題中的兩個。隧道最大埋深為995米,洞內縱坡設計為「人」字坡,最大縱坡23.5‰,特別是成功穿越了1270米含有瓦斯氣體的煤系地層。

工人在涌水中划船查看地質變化。

與其他長大隧道不同的是,大柱山隧道施工只能從進出口獨頭掘進,無豎井、斜井等輔助施工條件,最大獨頭掘進長度達8.3公里。

為解決隧道進出口獨頭掘進帶來施工棄碴、通風、排水難題,施工人員在正洞左側30米處,平行建設長14190米的平導,平導還將在運營後作為防災疏散救援的通道。

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常務副指揮長劉小榮介紹,最後一兩百米的時候還發生過兩次小塌方,因為當時的圍岩是輝綠岩,自穩性非常差,遇水就變成泥狀。4月份以來,我們快速有序復工復產,1500多人晝夜奮戰,按下施工「快進鍵」,實現全隧順利貫通。

隧道高地熱使施工環境達到41度,工人們輪換作業。

「12年來,我們憋著一口氣,一定要把這個隧道打通。」中鐵一局大瑞鐵路項目負責人姜棟說,今天終於實現了我們團隊當初的約定,掌子面不見不散。

大瑞鐵路全長約330公里,東起雲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緬邊境瑞麗市,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完善路網布局和西部開發重要項目之一。鐵路自大理沿西洱河右岸而下,跨漾濞江、銀江、瀾滄江,穿大柱山後至保山市,再經怒江、高黎貢山,終到瑞麗。建成通車後,大理至瑞麗的旅行時間將由現在約7個小時縮短至約3個小時,這對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雲南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具有深遠意義。

大柱山隧道貫通前,最後一次開挖施工作業。

雲桂鐵路(滬昆客專)雲南公司大瑞鐵路指揮部副指揮長曾勁表示,截至目前,大瑞鐵路全線44座隧道已經貫通了29座;大理至保山段,路基工程已經完成90%,橋樑工程已完成84%;保山至瑞麗段,路基工程已經完成81%,橋樑工程已經完成75%,復工復產以來,全線橋樑路基隧道工程已完成計劃的105%。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Ro0wHEBiuFnsJQV3XN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