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國漫真的越來越爭氣

2019-07-21     傑森娛樂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我命由我不由天!

是魔是神,我自己說了算。

從來沒想過,2019的暑期檔,會靠一部動畫片來唱獨角戲。

也從來沒想過,一部動畫片,會在影院裡聚滿了老中青幼多個年齡段的觀眾,點映場已經是爆滿。

甚至從來沒覺得,一部國產動漫,可以讓我們開懷大笑之後,覺得這個故事這麼熟悉。

這種熟悉,不是因為講了一個小孩子都知道的少年英雄哪吒的故事,而是除了知道哪吒必將成為神仙之外,卻看到他遭遇了我們普通人一樣的坎坷。

也是這種熟悉感,讓我身邊的觀眾,包括大人和孩子,躲在黑屋子裡,暗自落淚。

而且,我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所有的成長經歷里,那個少年英姿、可愛調皮的哪吒形象,會是這般長著一張標誌性的惡人臉。

包括央視版動畫片《哪吒傳奇》,童年曹駿版《蓮花童子哪吒》,甚至是宋祖兒版《寶蓮燈前傳》,都不敢把哪吒毀得如此徹底。

標準的恐怖片大眼睛,參差不齊的尖牙,充滿戾氣的神情,邋遢不堪的外貌,都讓這個哪吒變成了我們所不熟悉的一個新角色。

1

不破不立!

如果沒有這般大膽設想,哪吒依然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三兒子,有些許調皮任性,天命所歸要位列仙班,大鬧龍宮導致龍宮水漫陳塘關。

但他永遠得父母喜愛,受萬千寵愛,最終堪當大任,降妖除魔。

這是傳統的故事版本,哪吒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好人,一個將來要獨挑大樑的重要角色,他可以調皮,但是絕不會成為善良的對立面,以大惡的形象出現。

之所以是傳統,其實就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

中國自古以來認定善惡不兩立,且正義必將戰勝邪惡,善良的人天生就是善良,可以遭受挫折困難,但是絕對不能被毀滅。

所有人都被動接受了這個觀念,但從來沒有人去思考過,這種善惡觀念下,身處其中的人的思想。

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對龍三太子敖丙所說,觀念就像一座山,一旦形成,是無法輕易挪開的。

因此,《哪吒之魔童降世》塑造了一個奇醜無比、齜牙咧嘴的哪吒形象,但這部片子,同時也認真探討了善惡的關係,以及善惡之下人的觀念差異。

也正是這個突破想像的哪吒,一舉扛起了這個暑期檔,本來萬物寂寥的影視戰場,奪下了8.8分的成績。

2

突破,在於不守成規。

在我們所有人看來,哪吒應該是天生善良,倍受他人喜愛的鄰家孩子。

但是,本片中的他,天生就是魔丸轉世,被元始天尊(即天命)宣判了死刑,在人間3年後將遭受天雷之刑,肉身和元神灰飛煙滅。

在這裡,沒有誰應該是天命所歸,哪吒也不行。

而以往作品中,那個除了些許調皮之外,卻總是莫名其妙開始懂得人間道義,承擔起不知道哪裡來的責任的哪吒,變成了一個生來就是充滿魔性,總想毀滅一切的魔娃。

哪吒不再那麼可愛,他長相猙獰令人恐懼,一身功夫卻又喜歡搗亂捉弄他人。

其實,以往的影視劇中,哪吒被我們以先入為主的觀念,認定為神的轉世,早期的劇中,甚至直接稱哪吒為靈珠子。

但恰恰相反,本片中本來也應該是靈珠轉世的哪吒,卻成了魔丸轉世。

在我們的認知中,哪吒天命所歸,他的小脾氣是因為他的能力帶來的,因為他要肩負起拯救蒼生的大任,所以我們都可以容忍。

但是,沒有人想過,哪吒為何一出生就該被寄予這樣的希望,他為何就應該去守護一些自己不認識的人。

這不是自私,而是對於傳統禮數中,盲目信仰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的質疑。

本片中,哪吒一出生便讓世人害怕,作為一種突破常規、世俗不容的事物出現在人們眼前,才會被所有人記恨並想除之而後快。

這裡的世人,便是陳塘關的百姓們。

當他們見識到哪吒的實力之後,紛紛要求將哪吒囚禁,在以後的日子裡,時刻防著哪吒。

其實,魔丸只是一種附屬屬性,他並不能定義哪吒的個性。本片採取了一個稍微能讓觀眾接受的幌子,給哪吒一個不善的表象。

因為,是魔丸轉世,所以哪吒就是天生的壞人?就如同傳統的思想,哪吒是神人轉世,就應該天生肩負起拯救蒼生的使命?他的每一次任性,都是在辜負上天的眷顧?

哪吒降生在李靖家,他也是人。但是,他的屬性被選擇性忽視,除了自己的父母。

在那個被陳塘關百姓圍住的黃昏,李靖夫妻為了求百姓們放過自己的骨肉,立下誓言,不讓哪吒打擾大家的生活。

哪吒做錯了什麼?

當父母規勸哪吒,好好學習仙術,將來降妖除魔,守護黎民百姓的時候,哪吒表現得非常鄙夷。

降妖除魔和守護百姓,為什麼就能強行關聯。特別是在哪吒看來,陳塘關的百姓,鼠目寸光,處處為難他,有什麼值得守護?

為何?

因為,哪吒並非天生的無情,他從小除了父母,沒有人陪伴。陳塘關的人都把他當妖怪,不讓孩子跟自己玩。

其實,他也是個孩子,期待被認可,期待有朋友。當他有一次被一個小女孩邀請踢毽子時,卻被孩子家長阻止。其他孩子嘴裡罵他「妖怪」。

那一刻,哪吒徹底失去了對世人的信任和情感,你們喚我為妖,那我便搗毀這眾生給你看。

3

哪吒沒有朋友,他的童年樂趣是踢毽子,一個小孩子簡單的樂趣,但是沒有人可以陪他。

直到他遇到了龍三太子敖丙。

傳統故事中,敖丙是被哪吒剝鱗抽筋而死。哪吒鬧海的戲,本片沒有呈現,相反,哪吒與敖丙成了各自唯一的朋友。

龍三太子,也不再是那個一出場就作惡多端的富家公子。

他英俊瀟洒,氣宇不凡,功夫了得,充滿愛心。

因為他是靈珠轉世,如果按照師傅申公豹的指導,將來可以獨挑大樑,拯救蒼生,最後位列仙班。

如同傳統故事中的哪吒一樣,敖丙從出生就肩負著使命,身為龍王的兒子,其實並不那麼光鮮亮麗。

龍族之所以成為龍王,掌管著龍宮,其實是當初跟天神抵禦惡魔時,被派駐在這裡,世代鎮壓惡魔。

這是龍族的命,卻在申公豹的挑撥下,讓敖丙承擔起改變家族命運的責任。

哪吒本應是善良百姓的兒子,享受著人間的歡樂,卻以魔丸的身世亮相,也正因為如此,哪吒撕開了人間的醜惡面具。

而敖丙本該是充滿戾氣的家族中,為了家族使命逆天改命的踐行者,卻以靈珠的身世成長,也正因為如此,敖丙渴望善良。

善惡真的是對立的嗎?

其實不是,就像本片一開始出現的那顆由天地靈氣孕育的混元珠,因為吸納了雜亂的天地靈氣,變得充滿戾氣。

被元始天尊收服之後,化成了魔丸和靈珠,一善一惡本就相互依存,哪有什麼天生的好人壞人。

哪吒雖然調皮了些,卻從未傷及無辜,只因世人拋棄了他。

我們常見哪吒那張兇狠的臉,卻不曾覺察,當他被小女孩邀請一起踢毽子時,露出的可愛笑容,那才是哪吒的本真。

而敖丙本就一心向善,卻因為家族往事強壓給了他,讓他做一些違背自己良知的事情。

這就是本片所探討的最直觀的思想。

4

所謂突破,我們不再把傳統的故事重新說一遍,也不再去看那些老生常談、顯而易見的道理。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批判《銀河補習班》的原因,鄧超這次雖然認真了,但他錯把教育當成了洗腦。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總是習慣把國產動漫形容成低幼年齡孩子的啟蒙片。因為,早期的作品,總是習慣幫我們總結道理,生怕我們聽不懂。

這也就是為何,許多人喜歡看宮崎駿的動漫的原因,因為無論是童年還是長大後,每一次看見片中的角色,都是對自己新的認知。

看電影,能看到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

近幾年國漫有了長足發展,《大聖歸來》突破常規,把傳統作品中的美猴王,畫成了鞋拔子臉,無懼艱險、大鬧天宮的他,也有了害怕的東西,甚至有了跟人一樣的真情實感。

這一點,其實在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中就有了表現,而後來的《西遊》系列,也是對《西遊記》新的解讀,突破了對央視版《西遊記》的刻板印象。

我們不再把那些角色當成神,也不再認為他們是天命所歸。

是誰,規定我們生來就該懂事,從小就應該肩負使命和責任?

是誰,規定我們這一生就該如此?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神,我自己說了算。

所以,這是不一樣的哪吒,也是不一樣的孫悟空。也是這個時代,逐漸擺脫傳統的束縛,敢於追尋自我,解放天性的最好註解。

5

也正是這個角色,有了人性,有了我們自己的影子,所以才會更加動人。

我們同情哪吒被冤枉,不被理解。

我們感同身受哪吒孤獨無助,渴望被認可。

當他在海邊被百姓群毆時,我們竟然無比希望他還手反擊。

當代多少人,就活在自尊里,害怕被人定性,害怕不合群,害怕被嘲笑,害怕失去等等,每一個人從小都做過孫悟空的美夢,學著孫猴子舞動棍棒,吹一口仙氣,大喊一聲「定」。

曾經也想降妖伏魔,如今,卻只想做一個隨時能釋放情緒的哪吒,做一個真正的魔娃。

6

我們也真切感受到李靖夫妻,作為父母對孩子無盡的愛。

傳統故事中,總是把李靖塑造成一個滿身正義的符號,甚至可以大義滅親。

卻不曾想過,哪吒最想要的也就是父母的愛和支持。

當我們在影院中,看懂李靖為了換得哪吒的命,甘願用換命符讓自己承受天雷之刑時,眼前是否浮現過自己的父母,辛勤的樣子?

當哪吒幡然醒悟,不願讓父親以命拯救自己,與父母道別時,那眼眶中的淚光和痛徹心扉的嘶喊,大概已經讓所有人的熱淚止不住流淌了吧。

的確,這個片段,我身邊的人都在抹淚。

搭配上此時的壯烈背景音樂,情緒渲染非常到位。

相似的場景,在《大聖歸來》中,孫悟空因為江流兒之死,暴走除魔時,一樣讓人振奮。

7

所以,國漫其實一直在進步,而且,近幾年我們越發看見了國漫的曙光。

國產動漫,從1926年開始,歷經90餘載,形式上嘗試過水墨、剪紙、木偶、水彩等形式,經過藝術家們不斷地摸索,才積累了一些經驗。

但是,早期的中國動漫,一方面受技術限制,趨於二維而缺乏立體感。另一方面,最開始國漫堅持「寓教於樂」「弘揚傳統文化」的原則,說教意味濃厚,且融合許多傳統戲曲元素,人物也有些臉譜化。

近幾年,隨著技術突破,創作思路也與時俱進,不斷有新的作品呈現。

本片就是採用電腦三維渲染技術,視覺效果上就比傳統作品可看性高,其中有一個在江山社稷圖中的場景,有點類似《冰雪奇緣》,也可以看作遊樂園中的奇幻冒險,感官刺激是影院觀影的加分項。

另外,人物形象也有了突破,包括太乙真人的肥胖形象和口音,殷夫人的調皮區別於傳統慈母賢妻的婦女形象,哪吒總是手插褲子裡,甚至包括龍宮設定,以及水淹陳塘關等場景,都做了創新。

總體說來,本片值得我們為之鼓掌,國漫的崛起需要大家的支持,懂得創新,才有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O3pFWwBmyVoG_1ZoH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