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成雙》:「新意」與「克制」,女性題材劇迎來「破局者」

2023-09-21     娛樂獨角獸

原標題:《好事成雙》:「新意」與「克制」,女性題材劇迎來「破局者」

作者| 糖炒山楂

畫展上,一位打扮得體的女性掌摑了一對正在熱吻的男女,男主人公立刻拋下親吻對象追隨前者而去……這樣的一幕可能並不稀奇,但如果是看似敵對關係的兩位女性一起策劃了這齣大戲呢?會不會有意思許多。

這其實是熱播劇《好事成雙》中的劇情。這幾年,女性題材劇爆發的同時也快速陷入了同質化表達中,販賣焦慮、友誼群像、女性互助似乎滲透在每一部劇中,2023年女性題材劇還能怎麼拍,始終是拷問著創作者的問題。

熟悉的家庭主婦婚姻危機、熟齡女性崛起的故事,但《好事成雙》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不同於大多數女性題材劇的基調:林雙(張小斐飾)和江喜(張嘉倪飾)的對峙的確暗流涌動,但卻不是狗血扯頭髮、潑水戲碼,而是理智女性的談判現場:「我們倆聯手」。

沒人能拒絕「情敵聯手撕渣男」的「誘惑」。數據顯示,該劇酷雲峰值破1.6,騰訊視頻站內熱度破25000,貓眼專業版上也首播即熱度登頂,微博上#張小斐張嘉倪聯手復仇颯瘋了#等話題高熱發酵,抖音上該劇官抖已有多個點贊破百萬的熱門視頻。

娛樂獨角獸同樣在一口氣炫完8集後「陷進去了」,更重要的是,在這部劇中,我們看到了關於女性題材劇的新思路、新人物和新製作,看到了創作者的「創新」與「克制」,我們相信《好事成雙》會成為女性題材劇的「破局者」。

「女性復仇者聯盟」:思路要新、敘事要克制

女性題材的類型化創作思路有跡可循。比如市場偏愛多線並行的敘事結構,三個或兩個擁有著「原生關係」的女性——多以學生時代的友誼或是親情關係為羈絆——如何互相扶持共同成長,主打就是對不同偏好的觀眾來講「總有一款適合你」。

而《好事成雙》是不同的:相比多線敘事、多元議題,它以單線敘事聚焦熟齡女性如何在婚姻困境中站起來的經典命題;在人物關係上,是以擁有敵對關係的女性組成「復仇者聯盟」,深度解構女性形象和女性成長。

這種「新型」人物關係,在故事講述上天然更具戲劇衝擊性,畢竟「敵對關係」是真實存在的。即便是在咖啡館的「聯盟」遊說,林雙也是出口即經典,「冰美式」、「飯粘子和蚊子血」、「道德法律和禮義廉恥」,句句拿捏江喜;後者的精緻妝容、言談間的機鋒,何嘗不是一種挑釁?

將時間線拉回到咖啡館對峙的前兩周,兩人曾進行了多次交鋒。例如禮服事件,江喜以「自己沒時間衛明才選擇妻子同行」、「禮服尺碼小一號」占據先機;林雙轉頭以「禮服風塵」、「衛明抱自己走路」進行回擊。但這更是一場情緒上的「雙輸」:林雙更加確定與丈夫離心離德,江喜同樣被刺激得情緒失控。

不過這種「敵對關係」並沒有走向狗血,相反地,電視劇在敘事上始終保持「克制」,並通過各種元素運用讓故事講述克制而不平淡。咖啡館裡隔壁桌傳來的手撕小三的現場音,與林雙和江喜的「和平交流」形成對比;而林雙泰然自若、江喜略微無所適從的微表情,同樣意味深長。

健身房是兩個人「過招」的又一場所。看到江喜的美甲、言談間確定對方身份,體面人林雙只能幻想著掌摑江喜,現實中兩人雖然言談間充滿深意但表面仍維持著友好;江喜因為插足別人婚姻在健身房被人針對,林雙明明是受害者卻以「聊八卦」為她解圍。這裡仍然是健身房,體面人也該有自己的理智。

這樣的處理,看似缺少直接的視覺衝擊力,實則強化了人物情緒,觀眾總能在第一時間捕捉到人物情緒和表演細節,甚至於兩人每次同框時的暗流激涌都愈發令人回味。看完咖啡館、健身房的情節,不少網友感慨:「汗毛都豎起來了,劍拔弩張的氣氛拿捏到位」、「太有壓迫感了,實力派演員飆戲就是爽」。

在大的題材類型里尋找新切口、新型人物關係,又能夠在極致化人物關係中保持「克制」的敘事風格,避免落入「狗血」的窠臼,《好事成雙》的第一步走得很穩。

「都市女性」題材的人物塑造:人設要新、表演要克制

「怎麼不去公司鬧啊。」

「出軌這件事情,小三是撇不開干係,但最可惡的,還是男人。」

前一句出自江喜,她問出的是大眾對遭遇婚姻困境的女性的刻板印象;後一句出自林雙,這句話奠定了新型女性關係的基礎,也是人物性格的最好解構。《好事成雙》中的人物形象,同樣是一個打破重塑的過程。

林雙是典型的家庭主婦,她的生活圍繞著老公孩子轉;但她又是不同的,她有過光鮮的職場經歷,也曾是奮鬥到生孩子最後一刻的「拚命三娘」,她還是大學學霸、各種獎項拿到手軟,是被所有人看好的「新天花板」。

這樣的設定,也決定了她不同於我們以往所看到的模式化家庭主婦形象。對於家庭理財、孩子運動項目選擇等,她在不同程度上表露出「領地意識」:這個家我來負責;即使是面對丈夫可能出軌的情況,她也沒有做出跟蹤、鬧去對方公司等行為,而是通過老公衣服里的甲片款式查詢其公司附近的美甲店、並以給老公同事送咖啡初步排查和鎖定懷疑對象,通過老公朋友圈的酒店信息和雙人續住進一步判斷老公出軌,通過江喜座位上的健身信息尋找到對方所在的健身房,並最終通過言語交流確認對方身份。

她是內核穩定的「大人」,也是遇事理智冷靜的「智性派」,這樣的人我們其實很難想像她面對老公會卑微服從。這種「強」是心智的強,並不取決於家庭里誰是賺錢的,她從骨子裡認可家庭主婦的價值。《好事成雙》藝術總監、總製片人楊曉培也在採訪中透露過這點,關於如何理解林雙「獨立女性」的特質,是劇本打磨階段再三討論和修改的重點。

從創作層面來講,這樣的人物設定更加極致、新穎,也更令人心動。它以更現實的姿態解讀女性為婚姻、孩子退守家庭的付出與犧牲,對她遭遇婚姻困境的現狀多了一層同理心和共鳴,也為她不走尋常路的「復仇者聯盟」發起者身份、以及後面重回職場的設定增加了一份可信度。

在張小斐的詮釋下,林雙是體面的、克制的甚至有些壓抑的。除了最初埋在枕頭上的痛哭、以及孩子住院奔波後的爭吵,即使是面對老公出軌,她大多數時候也是「淡淡」的。張小斐為她找到的情緒出口,是洗衣機里藏著的啤酒,那是屬於家庭主婦林雙的獨立空間。

這是成年人的情感,沒有那麼多歇斯底里的崩潰,更多是在「失控」中找回方向。聽律師說家庭主婦身份對爭奪孩子撫養權不利,林雙迅速規劃重回職場;需要找到丈夫婚內出軌證據,她聯手江喜上演了畫展上的一幕。在林雙的身上,我們真正看到了人物創新在邏輯上的貫通性和人設上的穩定性。

這種人物創新與克制也體現在其他角色身上。不只是女性,黃曉明飾演的顧許,乍看缺少了幾分「男主光環」,但他的重頭戲在後頭,而也是這種戲份的「克制」成就了人物和故事。在設定上,他也不同於大多數半路空降拯救離異女性的霸道總裁,他在學生時代對林雙的暗戀、重逢後對她的怒其不爭、乃至之後兩人情感萌芽,細節上的鋪墊讓這一切都更加水到渠成。

張嘉倪飾演的江喜,從初次露面扭曲的「愛情觀」到逐漸清醒與林雙聯手撕渣男,乃至她所面臨的職場生態、會在林雙被碰瓷時幫她解圍等,都讓這個人物不同於以往扁平的人物設定,也不是推動女主角崛起的工具人,而是更加新鮮和飽滿。

相比喊著口號和金句的爽感塑造,《好事成雙》明顯更加在乎人物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相信在這個秋天,林雙、顧許、江喜,會在許多人的心中留下名字。

女性題材的製作「藝術」:具象表達高頻次衝擊觀眾心緒

與它在人物關係、人物塑造上的「克制」相一致,《好事成雙》在製作上同樣新穎而「克制」,往往以更具象的表達實現情感的延伸。

這一方面表現為鏡頭語言的巧妙,以更藝術感的方式解構更直接的戲劇衝突。故事開篇,用一個長鏡頭呈現林雙的家庭主婦生活:小到澆花、收拾家務,大到孩子運動項目選擇、禮服定製、宴客菜單溝通,井井有條,直觀且有視覺衝擊力。

在衛明出軌這件事上,鏡頭選取的多是具體的小載體,包括一片美甲、一個酒店續住信息、理財信息變更等。但最令娛樂獨角獸印象深刻的還是一杯水:在為生病的林雙倒水時,衛明所發出的一系列關於飲水機何時購買、如何使用、哪個水杯等問題,都赤裸裸揭露了林雙這段婚姻的真相。這個男人冷漠且自私,對家庭和愛人缺乏實際的在意。

如此來呈現的「出軌」,看似缺少「捉姦在床」的衝擊性,但也讓整部劇節奏更加緊湊,一件事緊接著一件事,高頻次衝擊觀眾心緒。除此之外,電視劇還以不同的場景、不同的鏡頭表達讓觀眾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戲劇張力。比如咖啡館裡林雙江喜旁邊一閃而過的手撕小三現場,畫展上林雙的閃現酷炫且頗有懸念質感。

另一方面是經典戲劇場景的構造。這是劇作思路,在市場層面其實就是年輕人偏愛的名場面,不過以往多出現在古偶、現偶語境中。林雙和江喜多次交鋒的健身房,顯然是其中代表,這裡記錄了兩人從敵對關係到結為同盟的全部心路歷程,兼具爽感、衝突性等多重特質。

再比如林雙的洗衣間。它是林雙作為家庭主婦的具象承載,也是她發現丈夫可能出軌的地方,是她確認丈夫出軌後獨自借酒消愁的地方,既是推動劇情前進的核心要素、也是人物情感的寄託。

以具象的物體、場景承托起故事的發展、人物的情緒,也是一個不斷拉近與觀眾距離的過程。相信隨著劇情播出,更多人會在其中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小細節,這些場景也因為融入了強情節、強情感而在觀眾心中有了新的意義。

新視角、新人物和新製作,並始終在「創新」和「克制」間保持微妙平衡,這個秋天,《好事成雙》無疑會成為劇集市場的驚喜爆款。而立足市場,《好事成雙》的熱播則是向市場釋放一條真誠的創作理念:只有潛心研究、耐心打磨、不斷求新,才能找到更多題材的「更優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9f448cf71e4ac2cda7ec5d64ca159fa.html